英国访问纪行(上)

2016-03-31 03:40张良仁
大众考古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文物

文 图/张良仁

英国访问纪行(上)

文 图/张良仁

2016年4月,应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都楠(Roger Doonan)教授的邀请,水涛教授和我到英国访问了14天。由于都楠教授的精心安排和全程陪同,我们得以参观了一些遗址,访问了谢菲尔德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和牛津大学,欣赏了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博物馆的展览,见闻不少,收获良多。

大英博物馆

因为我计划在南京大学开设《世界考古》课程,需要收集资料,此次访英自然不会错过大英博物馆。我们到达英国次日就去参观该馆。该馆成立于1753年,最早的一批藏品来自于医生思诺安爵士(Sir Hans Sloane)。此人收集了71000件希腊、罗马、埃及、近东、远东和美洲的文物,因为不想死后让这些文物流散,就卖给了国王乔治二世。议会和国王协商建立大英博物馆,但该馆既不属于国王,也不属于教会,而属于国家,向公众开放;而且它从一开始就胃口很大,从全世界征集收藏各种文物。1778~1800年,库克(James Cook)船长在全世界范围内收集的文物引起了英国人对异域土著社会的兴趣。1801年,英国打败了法国,此后埃及的大型石雕源源不断涌入该馆。1840年起,大英博物馆开始派人到小亚细亚和近东发掘亚述都城尼姆鲁德和尼尼微,将出土的大型浮雕和楔形文书收入囊中。斯坦因和伍雷(Leonard Woolley)又带来新疆和乌尔王陵的部分文物。与此同时,大英博物馆本身也在不断扩建,以容纳迅猛增长的藏品。

大英博物馆大中庭(Eric Pouhier 摄)

1874年展出罗塞塔碑时的情况

大英博物馆4号展厅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上半身

我们由南门进入博物馆,穿过柱廊和安检,直接来到4号展厅看古埃及雕刻。一进门就看到很多人在围观罗塞塔碑。该碑是1802年乔治三世捐给大英博物馆的,上面同时镌刻了古希腊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为释读后者提供了钥匙。由于不懂碑上的文字,我们就没有停留,径直看雕像去了。这里收藏的古埃及国王头像、半身像、狮身人面像、石碑和神庙壁画让人叹为观止。其中就有拉美西斯二世坐像。该像不完整,现存部分只是原像的上部分,但看上去非常高大。坐像原有一对,均由整块石材雕刻而成,石材采自尼罗河中游的阿斯旺,大约20吨。如此之重的石材采好以后,要装上特制的船,运到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门口两侧,立起来,再由工匠仔细雕刻,然后还要上色,今天还能看到残存的颜料:眼珠黑色,皮肤红色,头巾蓝黄色条纹相间。拉美西斯二世脸庞圆润,嘴巴微闭,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是个年轻英俊的青年。其写实的造型、唯美的风格和高超的技艺,堪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相媲美。在这尊坐像的背后,就是雄伟的神庙。神庙前面是一排圆柱,其中一根呈莎草形,高达4.5米。神庙内精雕着死者形象、祭拜死亡之神的场面和死亡之书。如此看来,埃及法老的神庙工程非常浩大,加上金字塔本身,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就匪夷所思了。过去觉得商代国王的王陵规模大,随葬的青铜器多,已经过于奢华,但是埃及法老的王陵与其相比毫不逊色。

大英博物馆的文字说明做得非常详细而又不啰嗦,值得称道。正因为如此,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古埃及的历史,而且可以了解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金字塔和神庙。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可以效仿死亡之神奥西里斯(Osiris)再生。因此我们在神庙内会看到死者向他供奉食物和啤酒的场景。墓室墙壁、棺材和莎草纸上的咒语与死亡之书保佑死者获得永生。有时候灵魂会以死者形象出现在墓室的假门上,等候子孙的供奉。这种对永生的追求也体现在棺材和木乃伊的制作上。三楼的59号展厅陈列了许多木棺和木乃伊。在古埃及人看来,死亡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向一个新的人生转变的过程。人由若干关键部分组成,包括人体和心脏以及灵魂卡(ka)和巴(ba)。卡可以让人在死后继续生活,但是他需要后代提供酒食;巴可以离开人体,自由活动,但是如果人体不存在,它就无法回到人体,巴也会灭亡。这种观念类似于我国古代的魂魄观念,人死后灵魂分为魂和魄。魄要留在墓葬里,生者要提供各种衣服、酒食、歌舞,让它过得舒服,否则它会跑到人间,祸害子孙后代;魂要上天,生者要打点好各路鬼怪,以求它可以进入神仙世界。只不过在古代中国,没有像古埃及那样用建筑、绘画、雕刻和文字将这种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死者的灵魂,古埃及人修建墓室,供奉酒食,并且制作木乃伊。为了保护尸体,人们要把内脏和脑髓取出来,然后用麻布包裹,放入木棺。木棺上绘有死者供奉死亡之神的图像和死亡之书。死亡之神可以保证死者得以重生,而死亡之书保证巴可以自由离开和回到尸体。

大英博物馆现在拥有1300万件文物、97个展厅。我们前后只有两天的时间,无法走遍各个展厅。该馆的中国藏品非常丰富,其中斯坦因从新疆、甘肃带回去的文书和文物就有不少,可惜时间不够,只好割爱。我想把重点放在近东,因此除了埃及,只能选择西亚。在4号展厅旁边的5号展厅,陈列着亚述的大型圆雕。1845~1861年,大英博物馆的考古学家莱亚德(Austen H. Layard)发掘了尼姆鲁德,带回了不少雕刻。其中有守卫宫殿门口的人首狮身像,有歌颂国王功德的方尖碑,以及表现国王军功和帝国威严的巨幅浮雕。这些东西我在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看过不少,但是在大英博物馆看到布满三个展厅墙壁的巨幅浮雕,仍然震撼不小。

拉奇什浮雕

波斯波利斯浮雕

纳尔逊圆柱

看完亚述浮雕,我们就前往52号展厅看伊朗部分。此部分主要展出了波斯帝国的浮雕和器物,帕提亚和萨珊时期的东西不多。其中波斯波利斯王宫的巨幅浮雕复制品,再现了属国进贡、波斯王猎狮的景象。各地统治者都喜欢展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但是没有像近东的古代国王们这么露骨,把它刻在宫殿的浮雕里,写在碑铭中。大英博物馆在西亚发掘的另一处遗址是闻名遐迩的乌尔王陵(Ur),这是1922~1934年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的项目,所得的文物对半分。我们看到了两顶金冠,其中一顶为一位18~20岁的女性所有 。该墓的许多器物都被倒塌的填土压扁,发掘者伍雷采用填注蜡液的办法加以固定,将死者的脑袋和金冠取回。这些墓葬埋的是否为国王和王后,其实是没有确切证据的,伍雷只是根据墓葬的规格推测的,后人也就这样跟着说了。这些墓葬均为竖穴土坑,一边有斜坡供人出入。在墓室的旁边还有陪葬者,其中包括乐师和士兵,他们有时随葬有车辆和丰厚的随葬品。可惜黎凡特地区的史前时代的文物并不多,勉强能凑个年代框架。本来我想看看有关农业起源、文字起源和城市起源的文物,恐怕不能如愿了。

伦敦

来伦敦之前,本想端个学者的架子,不去一般游客爱去的地方,但是终究未能免俗,因为不去,还真是无法了解伦敦的历史和文化。在伦敦的第三天,陪同我们的谢菲尔德大学博士生钱多多就带着我们在伦敦街上飞奔,穿过中国城,然后与都楠教授汇合。就这两天的见闻而言,伦敦完全是个国际化城市了,在宾馆、在商店、在大街、在酒吧,我们听不到几个正宗的伦敦腔,听到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口音的英语;见不到扎堆的白人,见到的是各种肤色混合的人群,说明在伦敦各种肤色和宗教的人群已经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了。

特拉法加广场

沿路看到的一些建筑,让我想起了英国辉煌的帝国时代。在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我们的目光立刻就凝固在那根高耸入云的纳尔逊石柱(实高44.27米)上了。基座上四只巨大的铜狮守护着这根石柱,柱头上纳尔逊(Horatio Nelson)元帅持剑站立,仿佛在指挥他的舰队。这根石柱骄傲地告诉我们,他率领的舰队在西班牙的特拉法加战胜了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英国从此成了海上霸主。特拉法加广场和附近的滑铁卢地铁站,时时在提醒法国游客,让他们回想起法国屈辱的历史。不过这个广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发生了多次游行示威。1887年11月13日,3万多抗议者在此聚集反对失业,与警察发生了大规模冲突,示威人群焚烧了周围的几栋楼,打伤了一些骑警,而骑警也撞伤了不少示威者,踩死了一个人,史称“流血星期天”。虽然如此,英国政府采取了比较温和的处置手段,没有下令让警察开枪动刺刀,只是让他们用木棍和马匹予以镇压。

大本钟

继续往前走,经过唐宁街,就能看到风格独特的大本钟和旁边的国会大厦。大本钟原名钟塔或史蒂芬塔,2012年改名为伊丽莎白塔,以纪念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年。这座塔建成于1858年,属于新哥特风格,挺拔峭立的塔身与国会大厦的密集的尖顶塔柱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大英帝国的巅峰时期,英国开始吸收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艺术为己所用。1941年,德国空军对伦敦实施了大轰炸,但是大本钟运转如故,分秒不差,可见当初设计的精准。不过在20世纪,它发生了若干次停摆,也发生了走快和走慢的情况,有些是因为维修,有些是因为天气。在过去的150多年里,也换过一些部件。都楠教授说,主钟早在1859年被钟摆撞裂,当时工程师只是把钟体转了几度,继续使用。近些年有人提议把钟拆下来重铸或者另铸一钟,但是文物界并不赞成,因为该钟已经成了文物,成了英国的标志;而且本身已经裂了一百多年,还非常准确,所以就不要换了。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大本钟(Diliff 摄)

大本钟旁边就是中国游客耳熟能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这是各国游客都爱去的地方,本不打算去游览,不承想都楠教授非要拽我们进去,说不看我们会后悔的。他说的没错,这座教堂积淀的东西太深厚了。根据可靠的史料,这座教堂建于10世纪后半叶,1042~1052年忏悔者爱德华(Edwardthe Confessor)开始重建这座教堂,给自己死后准备一个埋葬之所。1066年他死后就埋葬在这里,这里此后也成为诺曼国王的加冕地,虽然并没有其他国王埋在这里。现在的建筑是金雀花王朝亨利八世于1245年开始建造的,以尊奉忏悔者爱德华,同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埋葬之所。

今天整个大厅高大敞亮,不见华丽的雕塑和壁画,只见彩色玻璃画。在1760年以前这里也是大多数英王加冕、结婚和葬身之处。有意思的是,棺材表面的死者雕像仰面朝天,双手合十,在死亡世界继续崇拜上帝,让人想起中国商周时期的贵族在死后继续崇拜祖先的情形。从克伦威尔时代开始,这里成了许多名人的葬身之所,以褒扬他们的贡献。我们看到了克伦威尔、达尔文、牛顿和韦伯佛司(William Wilberforce,废奴运动的领导者)的长眠地,也看到了乔叟、拜伦和莎士比亚等诗人作家的名字。此外,一位一战时期阵亡的无名士兵也埋在这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大本钟(Diliff 摄)

峰区国家公园(Vincent 摄)

除了这些中学课本略有涉及的中世纪以后的历史之外,伦敦其实还拥有很多史前和罗马时期的遗址。我们在伦敦博物馆看到,早在45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在伦敦生活,6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来到这里。公元前4000年,这里进入新石器时代,虽然这里仍然森林密布,但是居民已经开始生产陶器、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不过定居房屋还没有出现,说明他们仍然过着迁徙的生活。大约公元前2300年,冶金技术来到这里,主要用于制作奢侈品;都楠教授告诉我,泰晤士河和两岸经常出土铜器,但是没有发现当时的聚落,所以不能排除它们是古人故意扔在河里献给水神的。其中武器多出自河中,而工具多出自陆地上的窖藏。小伍德寇特(Little Woodcote)窖藏就出土了43件竖銎斧、13件有翼斧、2件剑刃和69件铜锭。其中有些竖銎斧很像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的器物,都楠说把它们丢进后者的器物堆里,英国的考古学家不一定能分辨出来。在公元前1000年至罗马人到来之前,这里的居民不少,只有少量的铜器。不过在罗马人到来之前,一些本地部落已经与罗马接触,说拉丁语,而不说凯尔特语。因此罗马人的到来,不完全是征服,因为部分部落已经罗马化了。罗马人来了以后,就建了伦敦城(Londonium),修了道路。罗马殖民者带来了新的建筑、道路、文字、雕刻、钱币、陶器和金属器,而本地的习俗和陶器工艺也延续下来。不过真正从意大利来的殖民者很少,大部分士兵和商人可能来自德国、法国和英格兰本土。我问都楠,为什么罗马帝国要在这里建立殖民地?是因为受到了英格兰部落的威胁?还是为了英格兰的资源?都楠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不过伦敦博物馆告诉我们,英格兰出产的羊毛、奴隶、铅和猎狗都是罗马帝国需要的商品。可惜时间仓促,没有看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和更晚的陈列。

威尔士之行

离开伦敦博物馆,都楠就开车带我们直奔威尔士,参观那里的一个青铜时代(公元前2400~前800年)的采矿遗址大奥莫铜矿(Great Orme Mine)。

峰区国家公园

向西出了谢菲尔德市,就进入峰区国家公园(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这里属于英国的高地,实际上海拔只有300米,丘陵起伏,草原绵延,美不胜收。都楠一面开车,一面介绍。公园一部分为砂砾,只能长草;一部分为石灰岩,可以耕种。这里有罗马时期的城堡和马路,与当时开采的巴斯通(Buxton)铅矿相连。公园内还有其他矿产资源,现在开发的有矿泉水和石灰岩,后者用于生产水泥。1951年国家公园成立,虽然土地并非属于国家,而是属于民间组织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负责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农场和公司,但是法律限制公园内的开发和建设。近几年,一些公司在协议到期后,因为没有续签,只好关门。公园内还有一些城镇和乡村,主要依靠养羊、矿泉水和旅游等收入。14~18世纪,这里还曾经是羊毛纺织的中心,外地羊毛送到这里的小作坊加工。后来由于工业化,纺织中心转移到别处,但是小作坊延续下来。此外,中国读者熟悉的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的许多场景就取材于德比郡境内。其他还有很多作家曾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创作。有了美景和名人古迹,峰区国家公园自然就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大奥莫铜矿

离开了峰区国家公园,过了曼彻斯特,不久就进入了威尔士。在国内一直不明白英国的政治体制,到了这里才知道。威尔士是个独立的国家,与苏格兰和英格兰一样,拥有自己的国会,但同属于英联邦。在13世纪,英格兰征服了威尔士;16世纪,英格兰吞并了威尔士,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法律体系。不过它仍然保持了自己的民族身份,自认为是五个凯尔特国家之一。虽然大多数人讲英语,但是威尔士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与英语差别极大。都楠是爱尔兰人, 不懂威尔士文,因为妻子懂,所以认得几个单词。威尔士词汇有一些很长的,为此都楠带我们在一个小镇的火车站停留了一下,让我们见识了这个小镇的名字:

“LLANFAIRPWLLGWYNGYLLGOGERYCHWYRNDROBWLLLLLANTYSILIOGOGOGOCH”

其长度堪比一个句子,事实上,它是一个带有很长定语的名词:“The Church of Mary in the hollow of the White Hazel near the Fierce Whirlpool and the Church of Tysilio by the Red Cave”。

威尔士靠近大西洋,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其特征就是一天之内天气变化多端,刚刚还是晴天,一会儿来了一片云,便就下起了雨,常年都是如此,所以一路上少见农田,而多见草场。威尔士多山,煤、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威尔士一度成为采矿和重工业基地,但是1970年以后这些产业衰落,其经济开始转型。我们要去的大奥莫铜矿位于威尔士西北的克兰迪德诺(Llandudno)半岛上。此处在维多利亚时代就被打造成了一个度假胜地,开通了一条登山有轨电车,也修建了很多海湾宾馆,从山下到山上是一条陡坡,我从来没有想过电车还有如此惊人的爬坡能力。

威尔士小镇

从大奥莫(Great Orme)看克兰迪德诺半岛

Doonan、水涛和张良仁在大奥莫铜矿

大奥莫铜矿遗址就在山上,维多利亚时代曾大规模开采,废石填满了青铜时代的矿坑。遗址于1987年开始发掘,但是政府一直不愿出钱,唯有当地人自己投资。铜矿在青铜时代开采到地下75米,可能到了水位就停止了。后来维多利亚时代继续下挖,到了100多米深,进入水位以下,直到抽水速度赶不上渗水速度为止。现在考古发掘还在继续,为了方便游客游览,他们在里面打通了巷道,修了道路。矿脉很多,有的很窄,显然只有儿童才能进去;有的很大,成了一个巨大的山洞。

考古人员在矿坑内发现了大量的石锤、兽骨和少量陶器。还有一些奇特的现象:一是发现了成堆的石锤,没有用过,都楠认为它们不是实用的,而是礼仪用的;二是在巷道内发现不少粉碎矿石的石砧,因为巷道内空间狭窄,光线昏暗,所以古代矿工一般把矿石运出去,在地面上粉碎矿石。从巷道的数量和体积来看,古代开采的矿石数量不小,保守估计达205~270吨。但是这些铜矿石去了哪里呢?遗址周围又没有发现冶炼遗址。事实上,英国的古代铜矿很多,但是没有发现任何冶炼聚落。都楠说他们做了很多地面调查,没有发现炉渣。不过,最新的一项同位素研究表明,来自大奥莫铜矿的铜料所生产的铜斧广泛见于不列颠和丹麦。

约克

大奥莫铜矿之行后的第二天我们便动身前往约克(York)。由谢菲尔德市往北,开车1个小时就到了。这个区域属于低地,一路都是平原,可见一片片油菜花地。这里的天气似乎也更为稳定,一整天都是晴天,所以日照和热量更为充足,适合农业。谈到土地,都楠说过去每户人家都有一块大小不等的土地,用篱笆圈起来,里面放羊或者种地,这已经有一千多年的传统。但是近年来开始有公司收购土地,为规模生产拔掉了地块之间的篱笆。这样做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破坏了生态环境。

英国的许多城市以钢铁出名,约克却是个例外。它的主体经济以农业为主,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约克出产的巧克力十分有名,其生产历史已经有300多年,并且拥有不少世界名牌。约克丰富的历史古迹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们。考古学资料表明,人类在细石器时期,也就是公元前8000~前7000年开始在这里生活。在罗马人到来之前,这里活跃着罗马人所说的布里甘特(Brigantes)部落。公元71年,罗马人建造了第九军团军营,一开始是木构,后来改为石砌,位置在奥斯河(Ouse)和佛斯河(Foss)之间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三角形台地,时称艾伯拉肯(Eboracum)。此军营面积20万平方米,曾经居住6000名士兵。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76~138年)、塞维鲁(Septimius Severus,145~211年)和康斯坦丁I世(Constantius I,250~306年)都曾在这里处理朝政,因此此城就是当时小不列颠的都城。康斯坦丁I世死于约克,其子康斯坦丁大帝(272~337年)就在这里登基。但是当时的宫殿一直没有发现,现在只见一根粗壮的石柱。在公元400年前,连续不断的洪水把约克摧毁了。

约克的景点很多,现存的约克大教堂建成于1480年,属于哥特式建筑。建筑用精密切割的沙岩方块垒砌而成,展现了精美的尖锥体的角柱和门窗。这座教堂颇有来头,它不只是约克郡最重要的教堂,还是中世纪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地位仅次于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离此不远就是新修的约克郡博物馆,新馆更侧重儿童教育,为此减少了展品数量,里面只有少量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石器,而且不少是私人捐赠品,没有出土背景。但是罗马时期的石雕、墓碑和陶器不少。在博物馆旁边有一段城墙,一端有十四角塔楼,基础为罗马时期的,所用红色的薄砖是该时期的特征。从博物馆走不远可见克里福德塔(Clifford’s Tower)。塔也在两河交汇处,底部为圆形土丘,类似于冢墓。都楠说它可能是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修的。塔身最早是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1028~1087)修建的,后来亨利八世于13世纪重修。我们拾阶而上,又从门道两侧的螺旋台阶爬到顶部的走道。在这里我们可以居高临下,看到周围的建筑。在这些建筑周围还围着一段老城墙,长约7.2公里。城墙也是方石垒砌的,本身不高,5米左右,但是下面垫土,高度有所提升。外侧有射击口,具有防御功能,样子与我国西安的明代城墙相似,但是规模无法相比。

(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司介绍

江苏文博艺术品修复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7月,位于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 B4栋,面积 1500余平方米。公司拥有江苏省文物局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证书编号32018-2016),业务范围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铁器、其他金属器,砖瓦,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碑帖拓本、档案文书。主要研究方向有文物保护科研领域,预防性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文物修复和保护、文物临摹和复制等技术,以及文物研究与征集。修复公司的建立将为博物馆、考古所等文物收藏单位及个人提供专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支持。

工作室分类

公司设有保护修复工作室四个、专业实验室一个:

陶瓷保护修复室,主要开展陶瓷类文物病害检测、原因分析和保护材料筛选试验及保护修复;

金属器保护修复室,主要开展金属文物病害检测、原因分析和保护材料筛选试验及保护修复;

书画保护修复室和古籍文献保护修复室,主要开展纸张类文物病害检测、原因分析和保护材料筛选试验及保护修复;

科技保护实验室,以现有设备人员为主,并以南京大学文物保护的成果与实验室为支撑,在检测技术、文物保护技术、防护技术、修复技术等方面具备一定实力和基础。

公司聘用了陶瓷、书画、古籍文献、金属器、砖石等类别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专业人员,其中高级职称 9 人,中级职称 11 人,其他专业修复人员6 人。主持或参与过数千件古陶瓷、书画、金属器、古籍档案、砖石等类的三级以上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此外,还聘请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莫愁职校、金陵科技学院的专家担任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顾问。江苏文博艺术品修复有限公司的建立,将肩负着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复和科学研究任务,提供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的技术支持,拟打造成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国家级可移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基地,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大英博物馆文物
历史上最有趣的五件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大英博物馆馆藏侯马青铜器:技术研究
《我在故宫修文物》
大英博物馆修复唐代敦煌刺绣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
大英博物馆国际培训项目培训报告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