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摘 要】目的论认为,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交际目的,根据交际目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可采取音译,直译,意译和活译的方法。
【关键词】目的论;电影片名;翻译方法
电影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走进国人的生活,一部好片吸引观众的除了演员精湛的演技,当然还有电影本身的内容和主题。而对于观众来讲最直观的莫过于该部电影的片名了,电影片名兼有艺术观赏和商品广告的双重功效,在某些时候,直接起着导视和促销的作用。因此电影片名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翻译工作者在何种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将直接决定翻译的质量。笔者认为翻译目的论对实现电影片名的导视和促销功能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1 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是德国学者费米尔(Hans J. Vermeer)于1978年在他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目的论者根据行为学的理论指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1]P27翻译目的来自翻译活动的发起者(initiator)规定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包括需要译文的目的、原文、译文、收受者、使用译文的时间、地点、情形、交际媒介及译文应有的功能等。费米尔把翻译定义为“翻译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交际性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或两者兼有)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1]P11强调翻译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转换的一种交际行为,而不是纯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目的论”的另外两个法则是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principle)。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即译文必须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目标文本与原文本之间存在的“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二者相同或相似的程度由翻译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语际连贯”从属于“语内连贯”,它们都从属于目的原则。第二代目的论者诺德(Christiane
Nord)对“目的论”进行修正,提出了“功能+忠诚(loyalty)”的原则。“忠诚”指的是目的语必须与原作者的意图一致,属于“一种人际范畴,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1]P125忠诚原则限制了某一原文的译文功能范围,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商议,纠正了激进功能主义的倾向,进一步完善了“目的论”。
2 电影片名的功能
电影片名是电影的广告,陈宏薇(2001)将片名的功能主要分为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信息功能就是通过片名,将影片的内容简练地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原片的思想内容。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片名,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而信息功能,美感功能都是为祈使功能服务的。祈使功能正是通过片名,感染观众的情绪,吸引观众。片名的功能完全符合广告学上的“AIDA”模式,也就是说片名首先是要引起观众的注意力(Attention)及兴趣(Interest),然后唤起观众进入电影院的欲望(Desire),进而促其购买行动(Action)。因此,进行片名翻译时,译者应深入理解影片的内容蕴涵和风格,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以传递信息和唤起美感为目的。
3 目的论对电影名翻译的指导意义
目的论认为翻译所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目的法则不仅摆脱了“等效原则”对电影名的指导,降低了原电影名在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与支配地位,更有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发挥目的语的优势,使译文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以电影Waterloo Bridge为例,众所周知滑铁卢桥又叫伦敦桥,始建于1817年,是一座九孔石桥。当其建成通车时,正值英国的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胜拿破仑两周年,该桥便由此得名滑铁卢。如果将waterloo bridge译为《滑铁卢桥》,观众的第一印象可能会是:该部影片是描写滑铁卢桥的,是一部战争片,而很难联想到它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爱情片。而根据目的论原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为了实现电影片名的各项功能,译者将其翻译为“魂断蓝桥”。根据《史记·苏秦列传》的记载:公元前320年,苏秦向燕王讲过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约于桥下会面。但姑娘没来,尾生为了不失约,水涨桥面抱柱而死于桥下。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就称为“蓝桥”。从此之后,人们把相爱的男女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蓝桥是中国一个关于爱情的典故,国内观众在看到这个译名后就自然而然地知道它是一部爱情片,相恋的情侣当中有一方为对方殉情了。而非什么战争片或科技片。
4 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4.1 音译
音译是将原语的语音形式转换成目的语语音形式的方法。根据发音将片名译成另一种语言,在片名翻译中使用较少。主要涉及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多为人所知,翻译之后不会让人费解。例如,Casablanca译为《卡萨布兰卡》则是使用了音译的翻译方法。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该部电影故事背景就是在这座白色之城。Titannic译成《泰坦尼克号》),由于“泰坦尼克”号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最舒适的邮轮,又是第一次横渡大西洋,许多有钱人都想先试为快。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Southampton)出发,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New York),开始了这艘“梦幻客轮”的处女航。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由于只有20艘救生艇,1523人葬身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根据这一真实海难而改编。所以采用音译名可以使观众马上想到故事发生的背景。Jane Eyre译为《简爱》,Harry Potter译为《哈利·波特》,这两部电影均改编自名著和畅销书,他们的名字已经在中国家喻户晓,因此采用音译更能实现吸引观众的目的。
4.2 直译
直译法需要忠实于原电影名的内容,当一部电影名能体现它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时,在翻译中最大限度的保持原名的内容和形式的直译法不失为最佳选择。如,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The God father教父,love story爱情故事Princess Diary公主日记,The Jurassic Park 侏罗纪公园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加勒比海盗等。
4.3 意译
为使译语观众能真正领会原片名的内蕴,根据目的论的连贯性法则,就需要放弃对原语的机械的翻译,而需要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运用增词、减词、转类、扩展等方法进行翻译,从而起到深入传达原片内容。增强片名感染力的作用。例如:Madison County Bridge被译为《廊桥遗梦》,它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所著的畅销书,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从相逢、相恋到相别的全过程。这是一段婚外恋情,一个被作家用“真实性”、“悲剧性”和“死亡”包装过的浪漫的婚外情故事。若直译为麦迪逊大桥,观众完全无法产生一睹为快的愿望,而《廊桥遗梦》则在观众心中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景,使人产生寻梦的冲动,从而实现片名的广告功能。像这样的翻译实例比比皆是,比如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等。
4.4 活译
有时候,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经常会出现直译、意译都不能完整的体现原片内容,激发观众审美愉悦的情况,这就需要以目的论为指导,牢记功能+忠诚的原则,灵活翻译。我国片名译者这方面有很多上乘之作,选词优美.恰到好处,生动地再现了原片内容。如将Volcano译为《地火危城》,Ghost译为《人鬼情未了》、Mission Impossible译为《碟中谍》,Sabrina《情归巴黎》,Airport译为《九霄惊魂》等。
5 结语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门学问,译者应在目的论指导下,采用音译,直译,意译与活译的手法,以期实现电影片名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王惠玲,张碧航.目的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运用[J].西北大学学报,2006(9).
[4]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1997(4).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