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4”的中职与普通本科一体化衔接模式研究

2016-03-30 13:26訾克明陈劲松
科技视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分段应用型

訾克明 陈劲松

【摘 要】中职与普通本科“3+4”七年一贯制的衔接培养模式,是新形式下针对中高职开展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衔接培养模式。首先介绍了“3+4”衔接模式的背景和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了“3+4” 改革模式的主要衔接内容,对中高职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3+4”;衔接;中职;普通本科

1 “3+4”衔接模式的背景

实施中职与普通本科“3+4”衔接培养模式改革是江苏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上下衔接贯通的分段式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194号)、《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3〕9号)、《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等意见,部分中职校与普通高校开展了“3+4”分段一体化改革模式。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内容、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考核评价体系相互沟通,将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分层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升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因此,探讨科学合理的机械类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一体化衔接模式是推进“3+4”改革模式的重要内容。

2 “3+4”模式内涵

所谓“3+4”模式,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高校“上下贯通”的一种教育形式,即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一体化培养,中职学校学习3年,经考核合格后,学生进入对口试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习4年,毕业后获取普通本科文凭。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中职校和普通本科高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的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区别于以往的中职与高职(3+2,3+3)分段培养模式、高职与普通本科(3+2,5+2)分段培养模式。后两种分段培养模式,分段前后都有相应的交集,而中职与本科的3+4模式没有交汇点,并且跨度最大。“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并不是中职与普通本科的简单拼接,而是新形式下的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是区别于以往的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

“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中职与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师资力量的衔接,考评体系的衔接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

3 “3+4”改革模式的主要衔接内容

3.1 “3+4”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招生生源的不同,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普遍重视实践而轻理论,本科院校普遍重理论而轻实践。如何统筹考虑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改革模式的重点。不能割裂的考虑两个教育阶段,应该尽可能地融合“3+4”中职与本科两个教育层次,制定七年一贯制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在总目标的框架下,构架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衔接与融合。

3.2 “3+4”课程体系衔接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分段式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落脚点。避免基于原有的三年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四年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简单组合,避免中职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与本科阶段专业课程的重复现象发生。将中职阶段的转段考核与七年一贯制的总体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将中职阶段的专业课程与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打通一体化,统筹科学安排,形成在总体培养目标指导下,高度融合的上下贯通的科学课程体系。

3.3 教师队伍衔接

教师队伍建设是“3+4”一体化衔接模式中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合作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打造一支完全适合“3+4”培养模式的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

3.4 教学资源衔接

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建设基础好、师资队伍强、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有实效、人才培养有特色等优势。中等专业学校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设施完备、师资条件优越的明显优势。通过整合院校现有专业人才教育资源,实现设施通用资源共享,能够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更大作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这将有利于创建机械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智能装备制造时代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

4 “3+4”模式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领导,统筹管理,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创新工程项目促进委员会,负责对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机制、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协调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以及院校合作培养机制等。

4.2 成立教学工作协作组

建立由试点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的一体化合作培养教学工作协作组,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机制的改革试验,加强分段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健全课程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课程模式研究和教学研究。

4.3 加强“3+4”衔接理论与实践研究

建立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课题组,吸收试点院系骨干教师参加,针对“3+4”分段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课题立项,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跟踪试点进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试点方案。

4.4 增加经费投入,落实项目实施的经费保障

院校定期拨付一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研发。

5 结束语

目前实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理论与政策尚不完全成熟。因此中职与本科衔接模式还需进一步理论创新和实践研究。对于“3+4”分段培养机械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将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国庆.“3+4”中本衔接的内涵差异化融合的分析.江苏教育,2015,03.

[2]张永.基于“3+4”模式的职业教育一体化研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分段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分段计算时间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关于年龄分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