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夸天下无双绝 独立人间第一香——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慈禧书画作品赏析

2016-03-30 08:43杜恒伟
收藏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皇太后方印绢本

□杜恒伟



竞夸天下无双绝独立人间第一香——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慈禧书画作品赏析

□杜恒伟

Appreciation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orks of Empress Dowager Cixi Stored at Shenyang Palace Museum

Du Hengwei

Empress Dowager Cixi, as the practical ruler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has left a lot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orks.She intended to mingle with men of letters and pose as a lover of culture,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to win over the ministers with artwork as a reward Cixi'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re usually ghosted by court painters, which are mostly ghosted by LIAO Suyun.Shenyang Palace Museum stores many her works, an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m by category.

图1 清 慈禧御笔 设色富贵长春图轴

慈禧(1835—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被封为贵人。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元年(1862年)尊为太后;光绪元年(1875年)尊为皇太后。于咸丰、同治两朝“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在她统治的47年里,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女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画墨宝。

一.慈禧书画代笔及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慈禧绘画作品

在慈禧当权的晚清,大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慈禧也想通过一些手段笼络大臣,赏赐书画既是其中一个办法。她本人并不擅长书画,为此,年老的慈禧太后是不是要找人来代笔?慈禧又是从什么时候集中精力研习书画?据《清宫遗闻》卷·转专录《寒松阁谈艺琐录》记载:“光绪中叶,慈禧太后忽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学作擘窠大字。常书福寿等字,以赐大臣等。思得一代笔妇人不可得,乃降旨各省督抚觅之。时(缪)素筠随夫宦蜀,夫死子幼。甚苦,归滇。工花鸟。能弹琴,小楷亦楚楚颇合格。四川督抚乃驿送之京师,慈禧召试,大喜,置诸左右,朝夕不离。”

上述提到的宫廷女画家缪素筠即是“宫掖画家”。晚清,在宫廷中出现了以绘事服务于皇室的女性画家,被称作“宫掖画家”。宫掖画家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教慈禧书画,其次是为慈禧代笔作画。她们平日里是直接承慈禧口谕作画,与如意馆画家是接懋勤殿的太监传旨作画不同。缪素筠(1841-1918年)名嘉蕙,云南昆明人,是慈禧款书画的主要代笔者。她善花卉翎毛,师法恽寿平的没骨画风,继承和发展了徐崇嗣的画法,融合徐(熙)、黄(筌)两派技法,重视写生取象求真,力求形似。笔墨技法熟练,描绘花卉通常用重粉点瓣,或淡色晕染,生动自然。着色秀雅而艳丽,极富韵致。在宫里,她被尊称为“女画师”、“缪先生”。缪素筠也工于心计,讨慈禧的垂青,赏其三品服色,免其跪礼,月俸二百金,常令缪素筠位居其左右,随时教她画画,成为她的主要代笔者。其他擅画入宫为慈禧代笔者,也不乏王韶、阮玉芬等。

综观慈禧钤有玺印的书画作品,可以看到其作品的创作年代主要集中在:1888年至1908,而沈阳故宫慈禧书画作品创作年代大体在1905年。此间正是晚清政府国力衰微、穷途末路之时,这些作品大多数为慈禧的颁赐品,大多赏赐给御前王公大臣或亲僚,少部分作品也有慈禧太后修心养性之作。作品题材多表现具吉祥寓意,如有富贵寓意的牡丹、有长寿寓意的松、鹤等,又有绘以示君子风范的梅、兰、竹、菊等等。

此精选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慈禧部分绘画作品加以介绍:

设色富贵长春图轴(图1)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时年58岁。纸本,设色。纵247、横79厘米。画面以没骨技法描绘几株牡丹,后有松枝、松果点缀,相映成辉,一朵盛开的牡丹犹如月光之下,花仙子一般亭亭玉立,旁边还有含苞欲放的花苞。画面右上款署:“光绪癸巳季冬上浣,御笔”,左上有大臣徐郙敬题:“自然富贵出天姿,琼彩缤纷晓露滋。花外一枝松影瘦,浓香黛色月明时。臣徐郙敬题”,下钤朱文印“敬书”。左下题:“丹屏百幅敞珠宫,苍玉纸笼锦一业。天上瑶台新献寿,青鸾紫凤舞春风。臣陆润庠敬题”,下钤朱文印“敬书”;右下题:“蓬岛春融御苑西,宝栏花灿彩云低。荫来百尺苍龙影,长向天阶护紫泥。臣张百熙敬题”,下钤朱文印“敬书”,右下角钤朱文收藏印“暂为徐氏愒园所有”。

图2 清 慈禧御笔 绢本设色牡丹图轴

图3 清 慈禧御笔 绢本牡丹图轴

绢地设色牡丹图轴(图2)

设色、绢本。纵222、横79厘米。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画面绘牡丹两株,以没骨技法绘红、紫色花朵各一,红色娇艳欲滴,紫色淡雅凝香,寓意富贵吉祥。画面右上书:“光绪乙巳杏月上浣,御笔”、“瑶阶香艳冠群芳”。引首印钤:“大雅斋”朱文长方印,款下钤“承明寿光”、“澄心正性”连珠印。画上部正中钤:“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

绢地设色牡丹图轴(图3)

设色、绢本。纵220、横75.5厘米。画面绘几株牡丹,枝叶繁茂、花瓣鲜粉。高低错落,疏密得体。两大朵牡丹花色彩艳丽、上下偃仰呼应,两小朵含苞欲开。牡丹茎杆被花压弯表现的栩栩如生,赏心悦目,富贵大方。画面右上书:“光绪乙巳仲春上浣,御笔”、“天香第一冠琼林”,引首印钤:“大雅斋”朱文长方印,款下钤“含和履中”白文圆印,“昭明有融”朱文方印。画上方正中钤“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

图4 清 慈禧御笔 绢本牡丹图轴

图5 清 慈禧御笔 设色九桃图轴

笔绢地设色牡丹图轴(图4)

设色、绢本。纵223、横79厘米。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绘牡丹花两朵,犹如美人春风里,羞涩欲垂头之感。一朵以没骨手法,为墨色牡丹、另一朵以线条勾勒花瓣,以朱砂点出花蕊,婀娜多姿,富贵天香。画面右侧题:“光绪乙巳新正上浣,御笔”、“春风送暖墨池香,”右上方钤引首印“大雅斋”朱文长方印,款下钤“德日新”白文方印、“黄金共寿”朱文方印,画上方中央钤:“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

绢地设色九桃图(图5)

绢本、设色。纵282、横82厘米。此画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之作。纵282公分,横82公分。以没骨手法描绘横斜桃树,绿叶繁密,九桃硕果累累,寓意长寿。此幅为书画合璧之作。画面上方题诗一首:“磅磄瑞木庆云联,生近扶桑旭日边,清浅蓬莱波似镜,蟠桃斗大种成田。吴树梅敬题。”题诗上方正中钤“慈禧皇太后之宝”于诗句之上。下钤“南斋翰林”朱文方印。画面右上题款“光绪乙未孟秋上浣,御笔”,引首印:“大雅斋”长方印,款下钤“澄心正性”白文腰圆印、“凤沼恩波”朱文方印。画面左下题:“江淹曾写山桃赋,如电成虹露井姿,臣朔归来欢舞甚,摹天绘日说瑶池。王懿荣敬题”。诗首钤“永寿乐恺”朱文方印。

图6 清 慈禧御笔 兰石图四条屏

墨笔兰石四条屏(图6)

纸本,设色四条屏。每幅纵200、横43厘米。四条屏画心均为墨笔绘兰花山石图。每幅都有尖峭、高耸的岩石挺立,兰花自石间长出,似随风舞动。画幅上方均为方形粉腊笺纸,上有李培元题诗四首,分别为:

之一“灵根好傍紫芝生,一抹寒烟放晓晴。古色古香来笔底,移将楚畹到蓬瀛。”

之二“石畔蒙茸生意饶,聊将澹墨写轻绡。披榛采采凝朝露,华榦敷荣傍九霄。”

之三“披露含风覆绿阴,孤根应不老云岑,删除萧艾留真品,近傍瑶阶抱素心。”

之四“缭绕光风泛水汀,崇兰无处不芳馨。移从隐谷来瑶砌,琴操何须谱孔庭。”诗旁均自署“李培元敬题”,题诗上方正中钤“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于诗句之上。下钤“翰林供奉”方印。

每幅画面右上分别又有梁耀枢题诗四首:

之一“湘帘一桁逗新晴,槛外和风扑面迎。正是茶阑琴罢后,妙香闻处倍心清。”

之二“澧浦名芳品格高,暗香滋露袭宫袍。彤庭写出湘花意,岂待江淹五色毫。”

之三“幽姿端合绕蓬池,汉荡微芳霭薄飔。最是晓风琼岛畔,半丛经雨欲开时。”

之四“御苑晴光向晓天,紫茎耀日倍鲜妍。非关九畹灵根好,得地新承雨露偏。”

诗旁自署“梁耀枢敬题,”下皆钤“梁耀枢印”方印,另钤有“承明受光”、“御赏”、“精鉴玺”、“爱物俭身”、“嘉承天和”、“德日新”、“大圆宝镜”等印。

绢地松图轴(图7)

绢本、设色。纵220、横75.5厘米。画面绘一遒劲苍松,下部松干粗大弯曲似满弦之弓,挺拔向上,上部画松枝以“险势”下垂,十分生动。墨色浓淡干湿有度,笔法顿挫有力。画面右上题:“光绪乙巳仲春上浣,御笔”,钤引首印:“大雅斋”朱文印,款下钤“芝”、“田”白文连珠印。画面右下方题诗一首曰:“千重苍翠咏徂徕,好共南山进寿杯。长养须知膏泽渥,晚成犹许栋梁材。陆润庠敬题”。款下钤“南斋供奉”朱文印。诗上钤“镜荣烛和”白文印。画上部正中钤“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

图7 清 慈禧御笔 绢地松树图轴

图8 清 慈禧御笔 绢本梅花图轴

绢地梅花图(图8)

絹绢本、墨笔。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时年68岁。纵220、横75厘米。画面绘墨梅数枝,参差错落。谈墨掏染底色。冰清玉洁观梅花绽放,交相辉映看玉树琼枝。画面右上题“独步早春”,引首印钤“大雅斋”朱文长方印,下钤“恩风长扇”白文长方印、“冰清玉润”朱文方印。左上题:“光绪癸卯仲春,御笔”,下钤“养太和”白文方印。画面上方正中钤“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

绢地梅花图(图9)

绢本、设色。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纵220、横65厘米。画面绘一梅花,老干生发出数枝傲雪寒梅,竞相开放,独占人间第一春。画面右侧题:“光绪乙巳新正上浣御笔”,引首印钤“大雅斋”朱文长方印,款下钤:“澄心正性”朱文长方印、“道湛天初”白文方印。左上题:“琼英玉蕊秀瑶壶”。画面上方正中钤:“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

图9 清 慈禧御笔 绢本梅花图轴

图10 清 慈禧御笔 行书龙字片

二.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慈禧书法作品

按清宫习俗,每遇庆典和各种节令,皇帝都要“御笔”以福、寿字赏赐臣僚,有时也御笔书画,以表皇帝对大臣的器重。慈禧为了维护其统治,也想方设法把自己塑造成为能书善画的统治者。现在所说的慈禧的书法,主要体现在“擘窠大字”。在故宫的各个殿堂内和颐和园,也到处都挂上“福”、“寿”斗方大字。这些字的上端,虽然都盖有“慈禧太后御笔之宝”的硕大印章,但绝大多数出自缪嘉蕙笔下。原本慈禧的书法写的不是很好,其父亲是笔帖式出身,受此影响,她对书画也有兴趣和通路。据说晚年的慈禧,通常每天晚上到仁寿殿研习大字,画师们如缪嘉蕙等自然要在旁边悉心指导、伺奉。我们所看到的慈禧的书法多为四尺的各色洒金蜡笺质地书写的“龙”、“福”、“寿”、“虎”等字,也是历代清宫皇帝经常书写的题材,并喜欢将这些字赏赐给大臣们。这些字的结构、用笔几近相同,沿袭了康、雍、乾时期效仿“董其昌、赵孟頫”字体而形成的“馆阁体”风格,追求“乌、方、光”。值得注意的是,慈禧的这些大字作品,可能是因为受到长方形纸张幅面影响,仅写一字的缘故,故字形都拉长了而显得饱满,几乎是满贯纸张。其用笔遒劲,从笔锋带出的飞白可见看出,使用的工具应为硬毫大提斗写出来的,一气呵成。相同的单字作品结字非常相似。启功先生作了大胆的推测,认为如此雷同的书法,是大臣写好后,用投影方法将字的影子用光投射到宣纸上,依样描画而成,使点画的粗细和字的结构和原字完全一致,以达到稳操胜券的满意的效果。

此捡选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慈禧书法三件作介绍。草书“龙”字轴(图10):纸本,洒金蜡笺纸。作品年代不详。纵182、横93.5厘米。墨笔草书一“龙”字,一字贯穿上下,颇有气势,上方正中钤篆书“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朱文方印。此御笔书法沉稳俊秀,寓意深长。

行书“福”字片(图11)纸本,各色蜡笺纸,共六件。作品年代不详。纵181、横93.5厘米。墨笔行书“福”字,六件作品中的“福”字用笔相似,字体雷同,上方正中钤篆书“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朱文方印。无款。

行书“寿”字片(图12)纸本,各色蜡笺纸,共七件。作品年代不详。纵182、横93.5厘米。墨笔行书“寿”字,七件作品中的“寿”字写法几近雷同。上方正中钤篆书“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朱文方印。无款。

(责任编辑:刘昱)

图11 清 慈禧御笔 行书福字片

图12 清 慈禧御笔 行书寿字片

猜你喜欢
皇太后方印绢本
《与·游》
荒率秀润
冉茂列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走进陈半丁花卉画
光华呈爱日 仁寿遍和风 从寿康宫佛堂内部陈设看崇庆皇太后多元的宗教信仰
《鹿鸣》绢本设色
吉祥法螺-11 45×68cm 绢本重彩 2018年
清宫藏乾隆皇帝为崇庆皇太后所作御笔书画题材、样式小考
穿长裙的“皇太后”
请“皇太后”走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