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说中的茶文化内涵探析

2016-03-30 17:27:06杨帅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福建茶叶 2016年9期
关键词:茶会奥斯汀舞会

杨帅(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英国小说中的茶文化内涵探析

杨帅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着。当茶叶进入英国后,对英国社会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以及精神生活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英国茶文化。与此同时,茶叶也成了许多英国小说家的创作主体,在很多英国小说作品中都能看到对英国社会饮茶场景的描述,文学与茶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推动了英国茶文化的发展与成熟。鉴于此,本文对英国小说中的茶文化现象进行了赏析,以期对后人的研究有所借鉴价值。

英国;茶文化;小说

1 英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现,经过上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依然十分深远。英国是世界上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茶叶在英国社会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早在1615年,英国的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茶的记录,英国的第一批茶叶来自遥远的中国,当这种被誉为“神奇的树叶”进入英国社会后,迅速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尤其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迅速发展,到了十八世纪,茶叶已经成为中西贸易中最主要的商品,这段时间也成为“茶叶世纪”。茶叶初到英国是被作为保健品来使用的,当时英国社会普遍认为这种来自异国风情的饮料,对预防中风、提神醒脑等药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英国人减少对咖啡和酒精的依赖,过上健康的生活。随着茶叶进口量的增加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繁荣,茶叶渐渐从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茶叶对英国人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成为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历史学家约翰·戴维斯曾指出:再也没有任何一样商品,能够像茶叶那样对英国社会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茶叶在英国的普及以及茶文化在英国的发展,其背后折射的是当时英国整个社会的全面变迁和重整。

2 英国小说中的茶文化现象

在英国的小说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对饮茶场景的描写。与诗歌不同,小说无法像诗歌那样,用一切华丽的、美好的词语直抒胸臆的来歌颂和赞美茶叶。小说中的茶叶描写大多将其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通过细致的描述茶会中场景和人物特色,来丰富人物性格特征,为整部作品营造生活化的场景,为剧情的发展进行铺垫。下面我们以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为例,对英国小说中的茶元素进行了探讨。

2.1简·奥斯汀的茶缘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女作家,她出生于英国乡村小镇的一个书香家庭,受家庭教育氛围的影响,她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小说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基础。她的作品中没有轰轰烈烈的社会变动和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而是将触角伸向了身边的小人物,用细腻的笔触来描写当时社会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简·奥斯汀是茶的忠实信徒,对茶叶有着近乎疯狂的热情,她甚至花光了所有积蓄来购买茶叶和茶具,饮茶已经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在与朋友的信函中无数次提到了茶叶,她嘱咐她身边朋友:如果发现了新的茶叶,一定要记得告诉她。因为她见了茶叶,就像猫见了老鼠一样。不仅如此,她还喜欢观察别人饮茶的举止和方式,来猜测他人的性格特征和教养水平。这些都为她的小说创造打下了基础。在她的小说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关于茶叶的细致描写。

2.2简·奥斯汀小说中的茶描写

2.2.1关于茶叶药用价值的描写

茶叶刚进入英国社会时,被当做一种神奇的健康饮品,茶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开始被英国社会认可。关于这一点,在简·奥斯汀的小说中得到了细致的刻画。在她的作品中,每当主人公身体出现不适时,就会需求茶叶的帮助。在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当主人公范妮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家时,最期待的就是在门开的一刹那能有一杯热茶在等着自己,饮用过妹妹端上来的茶点和热茶之后,范妮感到整个人都焕然一新,所有的疲惫一扫而光,她的身体迅速的恢复了活力。连近日来一直困扰她的头疼也好多了。可见,在作者的笔下,茶叶不但是一种饮品,更具有健康和养生的功效。简·奥斯汀以细腻的笔触,借助小说主人公的视角,将读者带入小说营造的情境中,来细致享受和品位茶叶的魅力,为茶叶在英国的普及和推广贡献了力量。

2.2.2关于茶会和茶舞会的描写

出于对饮茶的喜爱,茶会成为当时英国社会进行社交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无论绅士还是小姐、太太,都愿意在闲暇时聚集在一起,边享受茶点和茶饮,边互相嘘寒问暖、洽谈生意或畅聊心事,进行一些社交活动。正如英国作家约翰逊博士提到的那样:茶有时就是一个借口或者托词,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喋喋不休的聊天,无论是喝一杯茶还是喝二十杯茶的人,都是如此。可见,在当时的英国,茶会变成了广受欢迎的社会手段。在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茶会在上流社会中得到普遍欢迎,很多情节都是借助茶会的场景展开,茶会是一个增进友谊或者追求伴侣的绝好场所,柯林斯先生朝思暮想的一幕就是能够和伊丽莎白一起参加茶会并畅聊。当时,参加茶会的绅士和女士在服饰和礼仪上有着严格要求,绅士要身着剪裁得体的燕尾服,头戴高筒帽。女士身着雍容华丽的洋装,佩戴白手套。绅士与女士举止优雅而得体,当有人从旁边经过时都微笑点头致意,所有茶具与点心都轻拿轻放,彰显贵族风范和淑女风采。茶会上空萦绕着悠扬的音乐,精致的餐桌和精美的茶具相得益彰,还有各种各样精致的点心放在精美的碟架上,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大家相谈甚欢、感情融洽,与会之人已经不在乎喝的何种茶叶,也不在乎喝了多少茶叶,他们沉浸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所有的不快和争吵都可以搁置一边,小说中本内特先生一直对外甥柯林斯的阿谀奉承颇有微词,经常对其进行嘲讽和挖苦。但是到了茶会上,这些都放下了,本内特对外甥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请他为在场的太太、小姐们朗诵诗歌。

除了茶会之外,茶舞会也是当时英国社会的一种文雅的社交聚会,在小说《诺桑觉寺》,简.奥斯汀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场滑稽好笑的茶舞会场面,凯瑟琳和艾伦夫人终于有机会到巴思参加一场茶舞会,去之前她们都经过了精心打扮,从服装、化妆到首饰都精心挑选。她们去的时候舞会已经开始了,偌大的舞厅内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她们费了好大劲才挤进人群,人流汹涌差点把她们挤散,她们的胳膊紧紧地抓在一起,头上的装饰也零乱了,身上的洋装也起皱了,她们看不到谁在跳舞,只看到女士头上高耸的羽毛在不住的晃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相对宽松的地方,她们心悸未平地看着来时的路,回想着进来时的那些风险,这嘈杂不堪的舞厅让她们感到窒息。稍微放松一会,她们想去跳舞,可是一个人也不认识,也没有绅士来请她们跳舞,她们尴尬的站在那里。终于到了休息喝茶的时间,她们跟着大厅的人群来到茶室。在那里,终于有个男士请她们喝了一杯茶,并简单攀谈了几句。这也是她们这次茶舞会之旅的唯一亮点,也让她们的心情稍微好一些。简.奥斯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茶舞会场景,也让读者对当时英国茶舞会的规矩和礼仪有了更深的了解。一是当时的茶舞会有固定的喝茶休息时间,大家可以喝茶来解渴和补充能量。二是茶舞会上,都是绅士主动邀请女士跳舞,当时英国上流社会普遍都经过基本的舞蹈和礼仪训练。三是茶舞会是展示绅士风度和女士气质的场合,绅士和女士在跳舞的时候不方便交谈,在饮茶时可以互相沟通,合适的可以继续交往。小说中当凯瑟琳夫人后来参加茶舞会时,在休息喝茶时与蒂尔尼先生相谈盛欢,二人互生好感,由此结下了缘分。

2.2.3关于茶会中社会阶层的描写

在简·奥斯汀所处的时代,尽管茶叶已经从上流社会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但贵族家庭的茶会布置和普通工人家庭相比,仍然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细致刻画了贵族家庭的茶会场景,衣着光鲜的太太小姐们围坐在茶桌旁,亲切的交谈着,装饰丰富华丽银制大茶壶正放在炉子上烧水。贝内特小姐亲力亲为,细心地为众人沏茶,茶桌上的餐点种类繁多、样式也十分诱人。茶具和桌布也都十分讲究,刀叉、餐巾、托盘、茶壶等一应俱全。对于英国贵族家庭而言,拥有一套精美昂贵的茶具并不仅仅是为了沏茶,更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财富。饮茶结束后,仆人们会为太太小姐们收走茶具,摆上牌具供大家消遣娱乐。与其说是一场茶会,不如说是一场大型的私家宴会。在小说《诺桑觉寺》中,范妮小姐乡下父亲家中的茶会布置显得寒酸无比,在灰尘漫天的屋子里,只有一张痕迹斑斑的旧桌子和几条椅子,桌子上的茶盘好像从来没有洗过,显得污垢不堪。牛奶放在桌子中间,上面飘着一层蓝色的灰尘,看着令人作呕。普通工人家庭就是用这样的餐桌来饮茶,随便一张桌子,摆上粗制的茶壶就可以饮茶,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和礼节礼仪。人们享受茶会的目的是为了解渴和充饥。只有在周末,茶会才会稍微隆重一些,会多布置一些火腿、果酱等食物。通过茶会场景,我们清楚的看到当时英国社会鲜明的阶级差异。

3 结语

总之,经过几百年的沿袭与继承,饮茶从简单的饮食文化中脱离出来,变成英国人传统的、有规律的生活,发展成为一种高雅别致的生活的代名词。茶叶的魅力折服了大批的英国文学家,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红茶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著名剧作家皮内罗也说过:茶之所在,也是精神所在。饮茶时人们获得个人的自我满足感和家庭活的凝聚感,充分体现了英国人价值观。这一点在英国小说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习惯和精神风尚的载体,茶叶也为英国小说创作提供了素材,众多如简·奥斯汀一样的英国作家,用生动的文字语言为我们勾勒出那名目繁多的茶会和舞会场景,直到今天仍为人津津乐道。

[1]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程翠英.英国红茶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J].饮食文化研究,2004.(3).

[3]刘炳善编著.英国文学简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4]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2):327-333.

[5]英昱.英国下午茶的渊源[J].广西教育.2005(12C):41.

[6](英)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雷立美,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杨帅(1983-),女,山东滕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西方文论研究。

猜你喜欢
茶会奥斯汀舞会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舞会
长腿舞会
少儿美术(2020年2期)2020-12-06 05:53:28
秋天的舞会
简·奥斯汀,为什么两百年后我们依然爱她
两百年后,依然奥斯汀
如何办好一场茶会
茶道(2015年3期)2015-04-09 19:05:59
“茶会”九问九答
茶道(2015年3期)2015-04-09 19:05:59
圣诞舞会进行时
茶会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茶叶通讯(2014年2期)2014-02-27 07: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