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

2016-03-30 17:27:06程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福建茶叶 2016年9期
关键词:普洱茶饮品宝玉

程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

程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红楼梦》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艺术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更是我们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茶文化和《红楼梦》一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除了作为一般的饮品存在于贾府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作为一种符号存在于整部经典作品中。不同的译者对于《红楼梦》中茶符号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译风格。因此,本文以《红楼梦》英译为切入点,首先对译者风格进行了论述,其次阐述了《红楼梦》中相关茶行为,最后分析了《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反映出的译者风格。

红楼梦;茶行为;映射;译者风格

《红楼梦》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艺术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更是我们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茶文化和《红楼梦》一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除了作为一般的饮品存在于贾府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作为一种符号存在于整部经典作品中。不同的译者对于《红楼梦》中茶符号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译风格。译者的风格同时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译者,其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风格就会不一样。因此,本文以《红楼梦》英译为切入点,首先对译者风格进行了论述,其次阐述了《红楼梦》中相关茶行为,最后分析了《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所反映出的译者风格。

1 译者风格的内涵

所谓译者的风格,即译者主体性风格。是指在作品翻译领域,译者通过对源文章本身的翻译,体现译者本身的风格,供读者品鉴。译者的风格直接影响读者的情绪与对文章的理解性。因此,译者的风格也可从以下方面去理解。第一,翻译过程本身。翻译过程本身会体现译者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译者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文章本身的内容。翻译过程本身是译者风格的主要体现。源文章是我手写我心,译者便是我手翻我心。一篇翻译成很多版本的文章之所以会给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感受,完全是因为译者翻译过程本身导致的。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有六十多种不同的翻译版本。就单单是题目静夜思就有非常多种的翻译版本。比如有人把静夜思翻译成Nostalgia,直译为乡愁。这是读者对于李白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概括,静夜思写的就是乡愁。所以译者题目就取名为乡愁。还有一种对题目更为直白的翻译,Quietnight thought。这一种翻译就是直接把题目翻译了一遍,称之为逐字逐句翻译。还有一种,对题目的翻译更为通顺一些,也符合西方的语法结构,如Thoughts in a quiet night。这就是将题目的意思更为通顺地表现了出来。现阶段,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最后一种翻译方式,因为这种翻译方式显得更加地直接又客观。第一种方式,表现直接,直接把中心思想体现在了题目上,可能有些不符合我们中国文化含蓄的表达习惯。第二种翻译方式显得有点古板且脱离实际,因为逐字逐句翻译很容易曲解题目本身的意思,且不利于读者理解。更何况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将文章逐字逐句翻译会使得文章变味,失去了文章本身所应该有的韵味。

第二,读者意识。翻译是一种利用译者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对一篇文章进行再造的过程,其目的是让不同文化的人都能理解这篇文章,且有自己的体会与领悟。因此,这时候译者在对文章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读者的意识,也就是说需要考虑西方读者与我国读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考虑读者文化差异时,译者应当充当两者文化差异的桥梁,通过他的翻译,让桥那边的读者理解桥这边作者的意思。这是翻译的上乘境界。举一个例子,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就有很多种翻译版本。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版本,直译过来就是床前的月光非常的明亮。对于这种版本,体现了译者的风格,但是却没有体现读者的意识。西方的读者大概只能想象床前照进来一轮明月,但是它周围的氛围以及作者的情感却体现不出。因此,笔者认为好的译者一定会考虑读者的意识,真正做那架沟通文化的桥梁。

2 《红楼梦》中相关茶行为

《红楼梦》中,茶随处可见,更有学者提出《红楼梦》简直就称得上的半部茶经。茶在《红楼梦》中扮演的角色也多种多样,有日常饮品的功能,有交际的功能,有怡情的功能等等。笔者通过整理,发现《红楼梦》中经常出现的茶有普洱茶和枫露茶。而茶体现的文化主要有生活日常饮品,交际的工具以及等级符号的体现。

2.1生活日常

在生活日常中,普洱茶在贾府中随处可见。普洱茶还有一个别称,叫女儿茶。普洱茶清新淡雅,翠绿可爱。其用在《红楼梦》中正好合适。在书中,普洱茶随处可见,也和书一样特别富有诗意。在《红楼梦》中,第63回中写道怡红院有宴会,林之孝也来了,宝玉吃完喝完准备睡觉。林之孝问袭人等丫鬟宝二爷有没有睡觉。宝玉就说因为吃多了所以要多玩一会。林之孝就对丫鬟说,应该沏普洱茶给二爷吃。然后袭人和晴雯就笑道说已经沏了女儿红,并且二爷喝了两碗了。从文中可以看出,女儿红应当为普洱茶,且有消食的作用。在第3回中,讲述了林黛玉进贾府的情境。林黛玉进贾府到处显得小心翼翼,并且观察入微。和贾母一起共进晚餐,黛玉发现吃完饭后有漱口的茶,漱完口,还有饭后茶。可见茶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并且是生活的日常饮品。在第62回合中,宝玉因为一心想着去参加怡红院的宴会,而用茶泡了半碗饭吃了。可见茶在《红楼梦》中还可以泡饭吃。第84回中,宝玉又用了茶泡饭吃。可见,茶在书中作为生活饮品随处可见。

2.2交际工具

茶作为交际工具,在《红楼梦》也是随处可见。例如在《红楼梦》中,第63回中,林之孝来宝玉住处查房,袭人和晴雯等人就用茶来招待林孝之。林之孝吃了他们的茶也不好意思再逗留,就赶紧走了。第72回中,贾琏叫鸳鸯拿出贾母的珍宝出来应急,一面叫鸳鸯姐姐,一面叫人沏茶。而在《红楼梦》中,茶作为交际工具在妙玉身上体现得尤其淋漓尽致。妙玉用茶、茶具、茶话等与宝玉交好,典型地把茶作为了一种交际工具。妙玉在贾府中对每个人的茶味也了如指掌,因此才能跟贾母和宝玉等一干人交好。在第8回中,李奶奶虽然作为宝玉的奶娘,但是种种行为着实令人讨厌。在这一回合中,李奶奶偷吃了宝玉的枫露茶,令宝玉非常生气,大发雷霆,大骂李奶奶。这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心灵交际的体现。

2.3等级符号体现

在《红楼梦》中,茶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意义,更是作为等级符号充斥全书。第24回中,林小红越轨给贾宝玉端茶便是体现了茶在书中的等级符号。在这一回合中,贾宝玉因为要喝茶,叫身边的丫鬟们倒茶来,然而身边的丫鬟们都不在,又嫌弃老妈子们倒的茶,这时候,小红恰巧经过,便上前给宝玉端茶。这件事被秋纹她们几个贴身丫鬟知道了之后,非常生气,大骂小红,说她下贱身子也配给宝二爷递茶。可见,在《红楼梦》中,只有贴身的丫鬟才配给主子送茶,这正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些贴身的丫鬟最有机会接近主子,也最有可能成为宝玉的妾室,袭人不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么?因此,当秋纹她们知道是小红给宝二爷倒的茶时,心中怒火万丈,因为她们认为小红这个行为不符合她下等丫鬟这种身份。或者另外一层意思,秋纹她们怕小红来和她们争宝玉,无形中相当于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3 《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所反映出的译者风格

在英译《红楼梦》中,杨宪益和霍克斯最为有名。他们两一中一西集中体现了中西方译者的两种不同的风格,也体现了译者对于《红楼梦》的不同解读。

3.1思维习惯

在《红楼梦》中,到处都是“端茶”、“递茶”、“沏茶”、“摆茶”等等字眼。而大多数这种递茶行为都由书中的女性角色完成。女性的这种角色被赋予了一些等级符号,也符合封建时代的特征。在杨宪益的翻译作品中,she字随处可见,根据统计其比例高于霍克斯的译本。在杨宪益的思维方式中,《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关于女人的书,那里面的女性都很美且有艺术性。因此杨特别爱在翻译中使用she这个字眼。下面可以举个例子:第72回,有这样一句,一个小丫头端了茶来。杨是这样翻译的,She took her to the easternroom where a maid served tea.霍克斯是这样翻译的,A junior maid poured them both some tea.

3.2文化认同

在英文中,it很多时候是没有具体的意思的,但是在中国人眼中,it是它的意思。因此在翻译中,也会因为不同的文化,导致翻译版本不一样。霍克斯的译本中it的比例就比杨宪益译本中的高。这里也可以举个例子:第47回,有这样一句,那小厮去了没一盏茶时,果见宝玉出来了。杨宪益是这样翻译的,Just now master bao told me he had noticed you as soon as he came in.霍克斯是这样翻译的,After about the time it would drink a cup of tea in,bao yu appeared.霍克斯的翻译中把原来的意思表达了出来,用it来做主语但是it却没有任何意思。因此,因为文化习惯不同,导致译者风格也大不同。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红楼梦》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艺术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更是我们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茶文化和《红楼梦》一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除了作为一般的饮品存在于贾府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作为一种符号存在于整部经典作品中。不同的译者对于《红楼梦》中茶符号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译风格。因此,本文以《红楼梦》英译为切入点,首先对译者风格进行了论述,其次阐述了《红楼梦》中相关茶行为,最后分析了《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所反映出的译者风格。通过文章的分析发现,译者的文化认同感、思维方式以及翻译策略等都能影响译者的风格。从不同译者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品出不一样的茶文化,也能看出不一样的《红楼梦》。

[1]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2]夏贵清.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4 (4):89-92.

[3]张劲松.《红楼梦》中茶之文化符号探微[J].贵州大学学报.2014(4):43-48.

[4]郑斯瑜.《红楼梦》中茶[J].茶健康天地.2011(1):30-31.

程斐 (198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普洱茶饮品宝玉
宝玉不喜欢的男生
幽默大师(2020年11期)2020-12-08 12:01:58
论宝玉之泪
红楼梦学刊(2020年5期)2020-02-06 06:20:44
宝玉受笞
幽默大师(2019年11期)2019-11-23 08:47:48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广东茶业(2019年2期)2019-06-18 10:24:22
宝玉问路
幽默大师(2019年11期)2019-01-14 17:47:37
高颜值饮品高颜
风采童装(2017年7期)2017-09-15 12:22:47
天热了饮品畅欢
母子健康(2015年8期)2015-12-13 00:30:24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小主人报(2015年1期)2015-11-06 06:53:59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中国酿造(2014年9期)2014-03-11 20:21:04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