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生,孙锦云,王德贤(.甘肃省天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 天水 74000;.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000)
天水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王虎生1,孙锦云2*,王德贤2
(1.甘肃省天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天水741000;2.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天水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内陆中等城市。农村面大,农业人口多,经济欠发达。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尤为重要。农业兴则全市兴,农村稳则全市稳,农民富则全市富。因此,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最艰巨的任务,直接关系到全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天水农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天水市;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之间。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南部为西秦岭山地,渭河及其支流经过,形成不少河谷盆地。总面积约1432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590万亩。全市总人口3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3.7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粮食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市。发展农业生产既有有利条件,同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
(一)有利条件
1.自然环境。天水气候垂直和区域性差异显著,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天水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地带,境内年平均气温10.2℃,年平均降雨量480~610毫米之间,无霜期141~200天左右。因受大陆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不均匀,冬春季少,夏秋季多。南部西秦岭山地,为渭河流域与嘉陵江流域的分水岭,降雨较多,植被较好。天水的自然环境特点,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特色农业。天水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蔬菜生产基地和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农林土特产品质优品繁。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秦州樱桃、下曲葡萄、航天蔬菜驰名中外。依托天水(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一城两园”(天水花牛苹果商贸城、北山生态产业示范园、南山花牛苹果产业园)的创新示范和技术带动,全市林果、畜牧、蔬菜三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花卉等优势产业迅速发展,节约型农业技术广泛推广,优势农产品基地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和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前景广阔。
3.市场趋向。天水农产品品种比较丰富,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和人民生活需求。表现在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普遍产品多,优质名牌少;一般品种多,专用品种少。产品的商品率比较低,比较利益不高。难以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迫切要求加快农产品多样化、专用化、优质化的开发步伐。这是天水农业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
4.种植业潜在优势。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群众科技意识的增强,抗旱增产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的高产高效农田建设得到大范围实施,种子工程,沃土工程和植保工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至2015年,全市粮食作物平均亩产278公斤。但其推广潜力依然较大,推广效益仍然显著。设施栽培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开发种类较多,但其潜在优势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因此,随着科教兴农战略的继续实施,综合开发种植业生产潜力,一定会使其生产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
5.资源供给。天水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野生中草药。全市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共有78个,其中:粮食作物20个,油料作物8个,蔬菜及瓜果类37个。天水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人口列全省第一。
(二)不利因素
1.基础条件。天水是一个完全的旱作农业区。在全市590万亩的可耕地中,旱地面积达546.93万亩,占92.7%。秦安、甘谷、武山三县和清水、张川的西部,秦州、麦积的北部属典型的干旱地区,正常年份降水仅为480多毫米,靠天吃饭是天水农业长期不能改变的事实,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就能获得丰收,如遇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农业就要减产。农业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冰雹、暴洪、冻害等。山多川少,旱多水少,土地贫瘠,农业增产后劲不足,抗灾能力脆弱是制约粮食生产上台阶的主要因素。
2.农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天水种植业突破了“以粮为纲”的旧格局,生产稳定增长,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农产品阶段性、结构性矛盾逐渐突出。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品种和品质结构不太合理,地区间种植结构雷同,尚需进一步优化。
3.市场狭小。市场是产品流通的场所,天水农产品市场规模小,带动辅射范围大的农产品市场还很少。市场现代通讯设施及新技术应用程度低,交易方式落后,市场供求信息不灵。使农产品不能及时得到流通和销售,农产品价值不能实现,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4.人才素质。天水农村人口占到全市人口的87.5%,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9.4%,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开拓进取意识不强,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知识贫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对实用技术的接受能力弱,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欠缺。城乡技术人员难以衔接,缺乏技术“二传手”,从而导致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速度慢,高新技术覆盖率差,已成为农村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十三五”时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天水要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机遇,种植业生产要不失时机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川水地区以蔬菜生产为主,全面发展设施农业;在川台地和土壤肥力较高,适于间、套、复种的梯田地,积极发展以粮食生产、农民增收为主的高效农业;在药材、油料及主要农产品集中地,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退耕还果地块,要因地制宜,积极间套粮、油、菜、药等作物,发展立体种植。从而形成天水区域特色明显,种植结构合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种植业生产格局。
天水农业发展要紧紧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围绕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两大主题,坚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保证农产品的社会有效供给;大力发展支柱产业,重视农产品的深加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其总体思路是:实施“两个战略”:即科教兴农战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搞好“一个调整”:即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走好“三条路子”:即川道地区走好高效农业的路子,浅山干旱地区走好旱作物农业的路子,高寒阴湿地区走好生态农业的路子;加强“四项建设”:即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以农业立法、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农用物资质量鉴定监测为主的农业法制化建设;加强以良种引进、示范、繁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以农业科技教育、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业综合信息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
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结构,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环节。在产品及品质上,通过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抓紧淘汰低劣品种,加快农产品更新换代和优质化步伐,积极开展名、特、新、优品种引进示范,努力扩大种植面积,尽快建立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使优质专用品种种植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
(二)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加强绿证培训工作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发农村智力,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积极扩大、普及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村科技应用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重大工程。也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根本途径。因此,要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对农民技术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当地农民发展的技术尖子和科技带头人,去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的两个转变
今后农业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的主要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确立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一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选择优势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不断扩大生产基地。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组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集团,将
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
(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农民闯市场
市场建设包括市场信息和市场体系建设。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生产基地与连锁经营相结合的新型流通方式。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营销信息网络,充分发挥信息的引导作用,准确、及时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等信息,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同时引导鼓励农民闯市场,大力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流通渠道和销售队伍,降低流通成本,建立绿色通道,并大力培养流通中介组织,形成个体运销大户,合作组织,专业运输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流通组织体系。
(五)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
要抓住国家在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在认真进行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好项目,争取国家的立项投资。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千方百计吸引外资和城乡居民闲散资金以及城市大商业的资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改变天水加工企业少,设备老化,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加工能力不高的局面。
(编辑:刘国华)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19(2016)06-0020-02
收稿日期:2016-01-18
作者简介:王虎生(1974-),男,甘肃天水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工作。
通讯作者:孙锦云(1974-),女,甘肃天水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