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守生
传统的中职实训课主要是全体学生整体实训,很难关注到实训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专业基础课和技能实训课分别由不同教师以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因而就容易出现“黑板上开机器,车间里来演戏”的局面。因此,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必须建构一种更适合校情和学生专业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此,长阳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实施“项目驱动,师徒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完善实施步骤、优化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任务项目化。在学年初,针对专业实训课特点,结合市场中用人岗位的技能要求,结合学生的实情,将所有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任务进行项目化。一般情况下,专业课的技能任务在结合学年、学期的时间安排上,以周为单位来构成。在所有的学习任务中,理论学习项目充分发挥教学信息平台终端的作用,通过理实一体的手段,将复杂的理论通俗化,打好技能实训的理论基础;将所有的技能实训任务项目标准化,并配有操作要领,规范实训技能。
构建师徒合作小组。构建新型“师徒”成动力。为了避免技能实训中指导教师不足,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实现技能实训中开展分层教学的目的。根据实训项目,由学生申报小师傅,在申报的基础上,技能实训指导教师完成选拔,指定小师傅。在选定小师傅的环节上,不同项目实现竞争上岗,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提前学习的意识。在选定小师傅后,由实训教师根据项目实训要求,点对点培训考核小师傅,待考核合格后,一名小师傅带三名徒弟,通过传、帮、带的渐进式帮扶,探索一种师徒合作、师生教学相长的现场教学方式。
学生动态分组显活力。师徒小组合作具有四个特性:一是个体性,即师傅带小师傅,属于手把手的个别教育,能够保证培养的针对性和特殊性;二是全程性,即“徒弟”跟随“师傅”工作,全程随同观察、模仿、领悟,保证技艺学习的全面、细致性,师徒之间通过机会给予、技能传授、相互帮助、共同实训来完成技能教学任务和目标;三是动态性,即根据实训和学生实情,实现每次分组和认定培训小师傅的动态管理,达到人人有机会成为小师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实训车间有活力;四是亲密性,即在整个实训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始终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实训过程五步成规范。岗位要求实训对接。按照岗位工作要求,结合技能实训课程内容,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技能任务项目驱动。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实训任务项目化,由指导教师带“小师傅”展示,提高“小师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后期小组合作中检验。在技能实训项目展示后,由“小师傅”带领成员完成技能实训任务。内化评比技能之星。实训整体完成后分组总结,在相互评价中评出技能之星作引领,同时找到自己不足,强化训练,并与岗位技能职业资格标准有效对接。探究实践内强外延。以电子装配车工技能实训教学为基础,向其它科目、其它专业延伸探究,单个案例专业教研组内讨论,专业学科学校层面研究,实现技能教学模式的优化。
科学细化评价为核心。在“项目驱动、师徒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中,科学的评价方式是引领学生努力的方向和完成实训任务的动力。学校在教学评价中采用“个人评价、组员评价、组长评价、技能之星评价、技师评价”与“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判断能力”相结合的“五纵五横”的评价方式,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长阳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 徐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