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平
摘要:以手机、电脑或电子阅读器为载体的数字化阅读,打破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创造了新的阅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书刊的创作、出版等文化生产传播环节。电子阅读方便快捷,读物来源极其丰富,渗透率高,内容获取、存储、摘录与整合方便,可即时分享与互动,阅读的时间、空间、内容、渠道等边界消失,阅读模式由个性化阅读转向泛在阅读、协作阅读和社会化阅读,是借助碎片化阅读热潮促进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抓手;但多数人的电子阅读尚停留在快餐式浅阅读层面,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助推力有限。纸质书刊具有触感的享受性,整体把控性和对比选择性好,便于细品深悟,但由于受电子媒介碎片化阅读的冲击似有式微之虞。鉴于此,要促进碎片化阅读走向深入,书刊出版传播就要考虑将电子阅读与纸本阅读的优势相结合,走融媒体发展之路:由平媒或网上推荐—试读,引向纸质或电子深读,然后走向网络分享与共读,促进更广泛、更深入的全民阅读与文化生产。为此,电子书刊应继续强化现有优势,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学纸媒之长,以更好的用户体验吸引大众阅读,同时做好利用电子阅读促进知识重组与创新的意义、策略、方法、路径的宣传辅导,以便公众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兴趣导向的深层阅读;传统纸质书刊则应扬长避短,注意借力于网络,在融媒体发展方面再下工夫,以多媒体思维进行书刊构思创制,围绕用户开发内容产品,借助移动化、数字化、社交化传播创新传播方式,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阅读特征,提高用户黏性,从而以深阅读的独特价值感引领、深化全民阅读。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全民阅读;电子阅读;纸质阅读;个性化阅读;泛在阅读;协作阅读;社会化阅读;知识重组
2016年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10周年。1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发〔2016〕1号),要求广泛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出版推荐更多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阅读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数字化阅读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1]在当代,要推进全民阅读,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社会文化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电子媒介的碎片化阅读。
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将人类带进了微电子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近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许多人在乘车、排队、小憩、等人的情况下,会利用一段段碎片时间,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上阅读各种出版物,人们把这种有别于传统阅读的阅读形式称为“碎片化阅读”。其实,人们在餐前饭后、休闲娱乐或等候的时候阅读随身携带的纸本,也是碎片化阅读,只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使碎片化阅读成为大众生活的一种日常构成。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进入一个网络资源共享的时代,以手机、电脑或电子阅读器为载体的数字化阅读,打破了人们原有的阅读习惯、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这些电子媒介为载体的数字化阅读快速扩张,深深地嵌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不仅创造了新的阅读方式,消解着传统的阅读习惯,也深刻影响着书刊的创作、出版等文化生产环节。
现有的关于数字化浪潮对书刊出版的影响研究,多着力于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而探讨其对全民阅读的影响者不多。本文拟基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对比分析,从书刊出版传播的角度给出促进全民阅读、繁荣社会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创造了新的阅读方式
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具有碎片时间利用的即时性特征,人们可随时随地拿出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查阅相关资讯,电子阅读以其特有的吸引力(见图1)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一种新习惯。
(1)电子读物携带便捷,内容来源极其丰富,阅读的时间、空间、内容、渠道等边界消失。在移动阅读和数字出版领域,掌阅iReader、QQ阅读、塔读文学、咪咕阅读、微信读书、亚马逊Kindle,以及各类主题网站和APP应用林林总总。电子读物内容来源极其丰富、更为多元,拓展了阅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海量阅读,正式阅读与非正式阅读的边界消失,阅读的时间、空间、内容、渠道的边界消失。电子读物有影、声、字、图等多媒体优点,其负载信息的形象性、综合性和无限扩散性远超纸媒。电子书刊便于字号调节,借助软硬件可转为音频,收听时还可做其他事情,也扫除了残障人士的阅读障碍,因而有声读物备受欢迎[2];电子读物因具有多媒体特征,对受众的识字程度要求相对较低;电子读物可超链接,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进行电子查询,基于关键词的搜索,更易于获得即时的和历史的多元关联信息,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把所有的碎片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个性化的认识框架与知识结构。这样的阅读方式更利于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创新。[3]电子阅读也因此在知识普及方面更为快捷,覆盖面更广,从而有助于推动兴趣导向的全民阅读。
(2)电子书刊渗透率高,其最新出版与读者见面快,内容获取、存储、摘录与整合方便,有利于知识的流动、重组、融合与创新。过去,偏远地区或海外的读者常常因信息不畅和交通不便而为看什么书刊、怎么得到书刊发愁。有了电子书刊,这些问题得以缓解:通过网络搜索寻求兴趣读物,点击链接即可在线阅读。电子阅读的县城用户数增长最快[4]。从出版传播方面看,电子书刊的出现使得最新出版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大大缩短,许多书刊一经定稿即有电子文本供读者预览。此外,中国知网有优先出版,可抢先一步发布书刊内容,大大提高了出版与传播的时效性。
从内容获取的便捷性来讲,好多电子读物可以免费、低费获取。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收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论文,并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官方网站有5 000多种图书可免费在线阅读和下载;书问等网站有免费的全文搜索和短阅读;咪咕阅读用户只需发一条短信、支付几元钱,就可下载一部电子书;网易云阅读的用户可以以其每日登陆、阅读时长、发表评论等参与性兑换积分和红包,用于购买阅读产品[5]……
电子阅读的要点笔记可线上摘录,借助专门的知识管理工具,可进行个性化的知识整合。比如,借助“印象笔记”等专业软件,可以将包括微信、博客、网页、APP等电子阅读所得碎片化信息复制,分门别类纳入电子笔记,条理化成个性化的知识树,消除学科边界,以多元的视角构建动态的知识网络与生态;借助“百度脑图”APP还可描绘创新思维导图,为知识的流动、重组、融合与创新奠定基础。如今,科学研究更加注重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清洗与分析,通过碎片化重组,或可揭示难以处理或无法预知的科学问题。碎片化重组研究思维已成为一种趋势。[6]
(3)电子阅读分享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可使阅读模式由个性化阅读转向泛在阅读、协作阅读和社会化阅读。电子读物可以随时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个人社交平台分享,并辅以阅读散记。这些散记不必像正式出版物发表的那样系统完整,未必是定稿,可随时修改补充。这些碎片化积累,是个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进而形成知识创新的前奏。此外,这些阅读散记还可以借助图像、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延展蕴含,所谓“言未到而意已远”,弥补“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缺憾。
阅读分享产生圈层互动,有助于激发思考,产生创新灵感,也促进阅读的深入与拓展。可以通过作者、出版者构建的平台与其即时互动交流,还可在社交平台组建阅读圈,与不同的人共读、交流,进行专题研讨,持续激发相关阅读,阅读的主动性、参与性、协作性、互动性、去中心与迭代性等成为阅读活动新常态。基于大数据的实时反馈,自适应阅读成为可能,阅读模式由个性化阅读转向泛在阅读、协作阅读和社会化阅读。于社交平台组建阅读圈,在知识共享、扩大阅读群的同时,还可有多元信息交互,不同观点碰撞整合,双向超链接可使得“思想寻找思想”,甚至可通过“众筹”的方式完成相关研究,在甲那里克服不了的难关,说不定在乙那里可以顺利地接棒完成呢。如今科学研究所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有很多研究项目是一个课题组所不能完成的,因而科学界特别注重合作。国外以在线实验室、项目网站、开放数据集、项目论坛、项目社会网络为特征的立体开放研究思维普遍确立。[6]Wiki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一些在线开放期刊开始提供一种多方合作的平台,有的专门发表具有衍生研究价值的思路与假说,以方便有条件或有能力的人去证明这些假设和观点。比如开放获取期刊Research Ideas & Outcomes 2015年9月1日宣布,将接受和发表研究过程中所有类型的学术资料,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研究数据、软件、项目报告、政策简报、项目管理计划等。[7]再如在线开放杂志Matters,考虑到科学研究过程中零碎的发现不断涌现,于2015年11月5日开始接收一些零碎的小研究、小发现,给那些简单的发现和确定的或有争议的数据创造一个自由的展示平台。在Matters上发表小发现时,还可以把科研背后的故事写上去,或追加其他发现。作者可以在Matters社区重现个人实验,读者也可以对这些小发现进行补充完善。所有这些对每个浏览者都是免费的,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科研工作者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8]
以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子阅读器为载体的电子书刊碎片化阅读为人们在短暂的碎片时间,尤其是在那些不期而遇的漫长等待时段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打发寂寞无聊时光的消遣方式,使得心灵有所安顿,既有助于时间的充分利用,又有助于心理调适。尤其当下,智能手机把计算机小型化到可以随身携带,可与移动互联网、GPS、照相机及多种传感器结合,成为智能化的阅读终端。当亿万人都在使用时,这些智能手机便成为人与社会、自然和世界的接口,这将对全民阅读的推进产生深远影响。[3]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电子阅读发展势头强劲,是借助碎片化阅读热潮促进全民化阅读的一个重要抓手。但它要依靠电子设备作支撑,且多数人的电子阅读尚停留在以短阅读和图片浏览等为主的快餐式浅阅读层面,社交和娱乐元素充斥其中,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助推力有限。由电子阅读引发的碎片化阅读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思考,主要源于对电子阅读的浅表性蔓延造成社会思考力下降的担忧。韩国学者李正春在《对数字时代出版市场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及预测》一文中指出,媒体环境和阅读能力的退化、过多使用网络而引起的注意力分散和思考中断、网络带来的新的伦理认知、沟通能力的弱化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来看,这些对人类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面对阅读人口正在减少的现实文化危机,政府应在文化政策层面对提高公民阅读能力的各种项目给予大力扶持。未来竞争力和创新性思维的产生只能期待通过阅读而产生的人文学反省来实现。[9]正因如此,Light & Cassidy 指出,“断线”(disconnective)——从社会网络站点完全断开一段时间,以避开某个特定的人或者某个特定的功能的侵扰——将成为社交网站用户在社交中必备的技能[10]。更有一些人士强烈呼吁:放下手机和电子浏览器,回归传统书本阅读。
二、传统纸质阅读的优势依然明显
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横空出世,使传统纸质阅读受到巨大冲击,似有式微之虞。其实,传统纸质阅读的优势(见图2)不仅依然明显,而且许多优势是永恒的,是电子阅读所不具备的。
(1)纸媒触感的享受性,是纸质书刊的魅力所在。自造纸术诞生以来,纸质阅读就成为国人高品位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表征。读书,不只是单纯地获取知识信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其不仅可以充实精神空间,还有实体存在的确证感。纸质阅读所带来的安心愉悦的过程体验,是电子阅读所不能企及的。触翻、听声、闻香、视读、品味是纸本阅读的五感。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介质,那些散发着油墨气息、装帧各异的纸质书刊其物化的材质更有真实感,有一种可触摸的亲近性;一页一页地翻阅,纸张会发出特有的响声,有种奏乐似的美感,更能使人体会到阅读的氛围和趣味;纸张所散发出来的来自天然材料的气息,可满足人们对书香的嗅觉期待;纸张材料的差异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特殊纸张有特定的历史性,给人以特别的文化韵味,可引发读者种种文字以外的文化联想与感怀;纸质材料的纤维质地在灯光漫射作用下有利于缓解视觉疲劳,阅读的舒适性能给阅读者带来宁静感,从而抑止浮躁,养成人的书卷气质,书本的温润厚重能让人趋于理性,从而更深沉、更成熟。而人们在使用电子书刊过程中不时会弹出一些广告宣传,很容易让人分心,商业味冲淡了文化味,阅读的价值感随之降低;在人们忙于刷微博、微信,看论坛八卦,浏览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视频过程中,太多的垃圾信息和刺激性图片视频的裹挟,使人仿佛置身一个浮躁不安的环境,心灵世界平添一种敏感与惶恐。因为纸质书刊更能打造一个安抚社会浮躁心灵的文化空间,给人以阅读过程的文化体验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所以对多数人来说,看纸质书刊才会有读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