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区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2016-03-29 21:40:58尹国仓
甘肃农业 2016年19期
关键词:种植业农业生产

尹国仓

(甘肃省东乡县农业局,甘肃东乡 731400)

旱作区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尹国仓

(甘肃省东乡县农业局,甘肃东乡 731400)

旱作区农业由于自然和耕作条件的特殊性,其产业发展始终比较落后。想要促进旱作区农业发展,就必须积极推动旱作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发旱作区农业发展潜力。本文首先对旱作区农业种植业的特点展开分析,并具体探讨了旱作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为我国旱作区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农业现代产业结构的完善提供资料参考。

旱作区;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半数以上,但由于旱作区农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和自然环境的限制,其发展一直没有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这导致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旱作区农业发展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如何针对旱作区农业的特点,对当前旱作区农业的种植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激发旱作区农业发展的动力,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一、旱作区农业种植业的特点分析

旱作区是指降雨量不足、灌溉条件不好,需要依托于自然降水灌溉的农业生产地区。旱作区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和其他农业生产,旱作区农业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保证农业生产水资源的充足供应。笔者对旱作区农业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现代旱作区农业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旱作区降水量不足

降水量不足,是旱作区农业最突出的特点。水是农业生产必不可缺的资源,自然降水量的不足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由于降水量不足,旱作区农业生产相比于其他地区,就必须通过建设灌溉和水利设施来弥补农业用水不足,这不仅会加大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而且还会对当地的自然水系带来影响,并影响地区生态环境。想要实现旱作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必须要提高对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农业生产对灌溉系统和水利系统的依赖,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最终形成自然、生态与农业的良好循环。

(二)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面积大

我国旱作区大多位于平原地区,由于平原旱作区面积广,人口较为稀少,因而旱作区人均土地占有量比较大。这意味着旱作区农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通过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旱作区不仅土地资源丰富,而且光热资源也极为丰富,如果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供给问题,其农业生产潜力能够得到最大的释放,从而实现农业种植的一年多熟,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值。

(三)农业生产水平低

由于旱作区土地贫瘠、降水量少,因而其农业生产成本投入较大。加之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使旱作区人才大量外流,影响了旱作区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位于旱作区的农业生产,仍然处于小农经济阶段,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推进缓慢。想要实现促进旱作区农业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提高旱作区农业生产水平,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推广和应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的自动化和集约化生产,最大化的激发旱作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二、旱作区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一)优化高效作物,提升综合发展能力

旱作区农业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困难。想要实现旱作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改善当地的农业种植技术环境,还要充分利用旱作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高质产物农业,构建农业的多元化产物发展模式。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在推广经济作物的基础上,推广能源作物的发展。经济作物主要指蔬菜、瓜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对旱作区的自然环境适应性更好。经济作物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作物,还有着经济性好,产品价值高的优点。在旱作区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能够提高旱作区农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但在旱作区经济作物选择中,仍然要坚持有针对性原则。尽量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油菜、花生、芝麻、烟叶等作物,从而分化传统种植产物的产量和质量,拓宽地区经济收益范围,提升地区经济收入能力。能源作物是指一些光合能力强的作物,能源作物能够在低成本消耗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能源产物属于可再生产物,并且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并具有更高的经济性。但能源产物的种植对技术、资金、设备和人才要求较高,如果坚持不断的推动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化效应,将会对旱作区农业种植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畜牧业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在旱作区陡坡地退耕种植,缓坡地实行粮草轮作,积极发展人工种草和天然草物的改良,大力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牧结合。既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又减少了水土流失,还可为畜牧业提供优质牧草。有力地促进节粮型草食养殖业。同时畜牧业的发展为种植业提供了优质农家肥,进一步优化了种植业生产的大循环。因此,旱作农业区要逐步将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最大限度地提高旱作农业区种植业的整体效益。

(三)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激发地区经济活力

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不仅能够提升地区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能鼓励旱作区农业的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向着深加工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农业产业机构的合理化与规模化。旱作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积极性一直不高,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带动,帮助农民实现增收,有助于提高农民响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为构建地域综合性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旱作区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就必须把握好旱作区农业的特点和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只有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对旱作区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才能最大化的激发旱作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潜力,为旱作区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1]许刚.郑州市农委农技中心大力扶持荥阳丘陵旱作区优质谷子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J].农家参谋·新村传媒,2014,(7):15-15.

[2]侯彦玲.当前凉州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兰州大学,2015.

(编辑:刘国华)

S158

A

1673-9019(2016)19-0051-02

2016-05-25

尹国仓(1961-),男,甘肃临夏人,主要从事农机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种植业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49:53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
种植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