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药物防治是预防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从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实际情况来看,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行为,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水产养殖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以期为水产养殖合理用药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1.1基础研究较为薄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水产养殖用药研究方面基础还比较薄弱,不管是在药理学、代谢动力学还是在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均还停留在表面,未能进行深入研究,以至于我国在药物检测、药物残留量制定、药品质量监测等方面缺乏可靠的指导依据,无法符合当前渔药标准化的各种规定和标准。同时,在禁用渔药的替代产品方面的研究更是空白,导致了有药无法使用以及可用药无产品的尴尬局面,给我国水产养殖业长远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从当前实际情况调查分析得知,我国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用药主要为人兽(畜、禽、鱼)共同使用的药物,其主要来源除了有化工产品移植外还有农药、兽药等等。除此之外,经常出现禁药使用泛滥的现象,给水产养殖业的顺利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1.2用药技术缺乏规范性培训指导。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用药技术指导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乏很多相关宣传、指导,但受到经费投入有限、部分问题未能深入开展研究、用药缺乏专业技术培训以及规范性指导、采取的方法缺乏科学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以至于用药大多数停留在资料、文字等表面宣传阶段,未能给实际用药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在日常的用药技术指导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养殖水质条件、渔药质量不相符、渔药标准说明书缺乏科学性、病原体的耐药性强弱等)的影响,导致实际使用的效果与“教授”使用的效果出现很大偏差。
1.3用药频繁出现误区。当前,水产养殖业在用药过程中存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①不管是不是发生疾病,也不管是发生哪一种疾病,均会采取先杀虫的做法,这是一个误区,导致最终害虫没有被杀死反而养殖水生动物已发生了应激。②认为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样做非常容易促使病原菌出现耐药性。③在用药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用药基本原则以及按照用药流程开展。导致药害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核实。④对于很多养殖业农户来说,由于缺乏专业用药知识,产生用药越多效果越好的错误观念,导致养殖动物受到药害,进而出现应激反应。⑤对渔药的剂型药物了解较少,存在错误认识,片面的认为原料药便宜又好用,效果比剂型药要更好,最终导致没能合理掌握药物剂量造成损失。
2.1提高认识,加强基础研究力度。当前,我国在水产养殖用药基础研究方面力度还较为薄弱,而这又是安全用药的前提基础。因此,相关科研人员应该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力度,针对水产养殖中出现药物防治的难点,特别成立研究小组展开针对性技术研究。例如,在耐药性变化问题、药物敏感性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国水产动物致病菌对抗菌类药物敏感情况的发展变化,为日后行业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2.2加强用药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加强用药技术培训指导,包括电视、广播、宣传板报以及互联网等等。对水产养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同时普及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为养殖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技术培训指导,提高养殖者科学预防疾病意识,并养成合理用药习惯。在新闻媒体方面,应该要对于那些违反养殖政策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大力宣传执法行动的效果,积极扩大宣传影响效果。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增强研究投入力度,在水产养殖动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技术方面加强培训,并发展形成一套合理规范用药技术指导体系,积极开展“水产品养殖全程质量监控技术试点示范”工作,形成一支专业用药技术指导骨干队伍,帮助养殖户树立其健康养殖意识,形成规范养殖,从根本上提高用药技术管理水平。
2.3加强用药环节管理力度。我国水产养殖具有规模程度低、养殖量大的特点。因此,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加强用药环节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用药行为。对养殖农户进行监督和指导,通过建立用药记录制度掌握用药时间、次数以及情况,不断完善药品相关档案,并对休药期做出严格的规定,要求农户严格遵守。同时,加强执业渔医队伍建设,通过创建处方药管理制度来规范用药主体和责任,达到进一规范用药行为的目的。
224700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陈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