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志
必与其“派”之规模相称
——关于《桐城派大辞典》编撰的思考
徐成志
辞典作为现代社会荟萃知识、解难释疑的工具,已遍布当今科学文化的各个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以文学辞典而言,既有专科综合的《中国文学大辞典》,也有分门别类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外国文学家大辞典》,还有《李白大辞典》《鲁迅大辞典》等专人辞典;既有不同文体的古文辞典,唐诗、宋词、元曲辞典,也有《十三经》《二十四史》《论语》《孟子》《红楼梦》等专书辞典。各类辞典根据社会需求,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研究范围和对象,研制出不同功用、各具特色的工具书,把辞书园地打扮得琳琅满目。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虽然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学流派辞典》(两部)、《中外文学流派辞典》、《外国文学流派辞典》等多部文学流派辞典,这些辞典从文学史的宏观高度着眼,收录了包括文学家的合称并称、文学风格、作家群以及文学社团在内的各种团体和流派,但却没有见到如作家辞典中的“专人辞典”、作品辞典中的“专书辞典”那样以某一文学流派为对象的“专派辞典”。
辞典是高浓缩、大容量、知识密集型的工具书。通观中国文学史,从建安七子、二十四友、山水田园诗派、豪放派、婉约派到公安派、性灵派,诸多文学团体和流派未必都能有一部自己的专派辞典,而“桐城派”则尤为显著。无论从作家群体、著作数量、诗文成就、文坛地位、绵延时间、地域,还是对后世影响来看,桐城派都应当有一部“专派辞典”,《桐城派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正因之而生。《大辞典》将是中国辞书史上第一部以专一文学流派为对象的“专派辞典”,而桐城派也将因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拥有“专派辞典”的文学流派。《大辞典》的编纂不仅对桐城派研究有着现实的辅助和引导意义,而且填补了辞书与文学两个领域中的学术空白。
一
《大辞典》应当是一部什么样的辞典呢?桐城派始祖方苞说过:“古之晰于文律者,所载之事,必与其人之规模相称。”他是针对传记文的写作而言的。这里套用他的话,可以说《大辞典》所囊括的内涵,亦“必与其‘派’之规模相称”。从辞书学的角度说,这是辞书内容对形式的要求,也即桐城派对其《大辞典》的要求。所以我们应当先来勾画一下桐城派的规模。从宏观上看,桐城派的规模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概括。
1. 渊源背景深厚广阔
桐城派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阔的文化背景。桐城派崛起于清代初年,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生长在长江北岸安徽桐城这片土地(包括今桐城市、枞阳县和安庆市宜秀区一带)上,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传统,犹如一片沃土,培育了桐城派;同时桐城派的形成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文文统和儒学道统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作家队伍兵多将广
民国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以下简称《渊源考》)考录作家1206人,其中将归有光及其弟子和私淑弟子一百余人作为桐城派近源列入,但缺失戴名世及其弟子。其余各家都有桐城派内的师承或私淑关系。在桐城派传衍发展的过程中,还不断形成派内的团体和支派,如姚门四杰、曾门四学士,岭西五大家、阳湖派、湘乡派、莲池派、侯官派等,这些团体和支派在遵从桐城派文论纲领的同时,又有各自的发展、创造和特色。
3. 诗文撰述汗牛充栋
桐城派诸家经经纬史、涵咏百氏,根底盘深。他们从研经读史、评议百家入手,厚积薄发为诗古文辞。很多作家既是古文家,又是经学家,甚而还兼诗人。他们遗留的著作,除诗文集以外,还有大量经史专著、诗文评点、笔记杂著等,极有传世价值。刘声木《渊源考》在著录了567位作家的1200余种诗文集后,在《桐城文学撰述考》(以下简称《撰述考》)中又辑录了504位作家见于著录的各类撰述4130余部。这5000多部著述仅其一人所见,虽然其中包括仅见书名未见成书,或虽已成书未及刊印之作,但也难免有囿于见闻而失录的成书。
4. 流派内涵广袤深邃
今所谓“桐城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即以方、刘、姚为祖,以“义法”为文论核心的古文流派。广义的桐城派除此以外还包括桐城学派、桐城诗派、桐城画派等学术文化流派。据考,桐城学派起于明中叶方学渐,经方以智、钱澄之至清代方苞造诣益深、规模益大;直至清末民初的姚永朴、吴汝纶,桐城学人如群星璀璨、绵绵不绝。桐城诗派源于明末清初的钱澄之、方文,经刘大櫆至姚鼐,从创作实践与诗歌理论上形成诗派,刘、姚弟子皆能诗善文。直至清末民初方守彝、姚永概,仍然诗人辈出。桐城画派追尊北宋隐居龙眠山的李公麟为祖,又称“龙眠画派”。从明代“书画双绝”的方以智到清代姚文燮、张若澄、姚元之,桐城一县明清书画家就达百人之多。这些流派与桐城文派关系密切、协同发展,不少桐城派古文家同时为经学家、诗人,或同时兼画家、书法家。
5. 理论体系完备缜密
方苞将儒家义理应用于古文实践所提出的“义法”说,综合了《史记》《汉书》和唐宋以来传统古文的经验,成为“千古文章之准的”。刘大櫆补充了“义理、书卷、经济者”乃“行文之实”及其“神气”说,姚鼐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相互为用说和“阳刚”“阴柔”的风格论,形成了其独特的、与时俱进的以“义法”为核心的桐城派文论体系,构成了桐城派文章学。这正是两百年中桐城派古文的坚实根基,也是维系千余名作家的坚韧纽带。
6. 传延影响绵长广远
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绵延两百余年,几与清朝共始终;一千多个知名作家,分布在中华大地25个现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日本、朝韩还有6人。这在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伴随这漫长的发展史而来的,是对桐城派的各种不同的争议和评论。有清一代,经学领域的汉宋之争,文学苑囿中的骈散之辩,桐城派古文及其义法无不首当其冲;新文化运动中“桐城谬种”“十八妖魔”之斥,对桐城派的批评达到了极点;20世纪以来桐城派研究几经起伏,又不断深入扩大,成果丰硕。这不仅表明桐城派影响深广,也表明伴随桐城派发展和消亡而起的,另有一部桐城派研究史正在形成和发展之中。
7. 文化遗存丰瞻繁多
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总是物质与精神相依共存,从而构成一种立体的文化存在。桐城派大师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大量诗文著述等精神文化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为后人留下了丰瞻繁多的物质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包括: 桐城派名家生前生活过的故居轩阁、园林堂庑等遗存、遗址(含故址);桐城派作家生前创办或主持、主讲其中,造就多才并以此而著名的书院、学堂;桐城派著名作家身后的冢墓、祠堂等建筑遗存;桐城画派书画家的画作墨宝等。这些物质文化遗存,见证过桐城派的发生发展,蕴涵着桐城派的文化精神,是今人研究桐城派的物证、凭吊先贤的古迹。这些遗存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少已经或正在遭到拆迁毁弃,极需发掘和保护。
《大辞典》要与桐城派的规模相称,就应当将这七个方面囊括其中,充分利用其容量“大”的特点,严格按照辞典的体例要求,广泛收录荟萃桐城派历史文化知识及其研究成果,使之成为一部桐城派的百科全书。
二
基于上述考虑,《大辞典》拟从桐城派渊源背景、桐城派作家、桐城派著作、桐城派文论、桐城派研究评论、桐城派文化遗存六个方面入手,构建一部立体的桐城派文化宝库。
(一) 渊源背景编
本编追踪揭示了桐城派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区域文化背景及山水自然环境的各方面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统渊源
收录与桐城派发生发展有着明确的渊源关系、为桐城派作家所崇奉效法或与桐城派文章、文论密切相关的文学传统知识,包括: 文章学知识,如古文、时文、骈文、八股文等;文史著作,如《诗经》《左传》《史记》《汉书》等;文史大家,如司马迁、唐宋八大家等。释文除准确精练地介绍词头本身的基本内容,同时特别介绍这些基本内容与桐城派或其作家及学术思想、文论主张、创作实践的影响或联系。
2. 道统渊源
本类收词目的是从学术上展示桐城派与儒家思想文化的渊源。包括: (1) 桐城派作家崇奉的儒家经典,如周易、尚书、周礼等;(2) 桐城派作家所尊崇的儒家人物,如孔子、孟子、朱子、二程等;(3) 与桐城派密切相关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流派,如汉学、宋学、程朱理学等。这类条目收录应从严掌握。所收条目必须是对桐城派作家作品、思想文论确有过重大作用或重要意义,并在各条释文中做具体介绍或说明。
3. 人文环境
收录桐城地区清代及其以前的文化名人,包括文学家、诗人、经学家、书画家、思想家、名臣名宦、名医名隐等,展示桐城派故乡“人杰地灵”的人文背景。
4. 山川环境
“夫黄舒之间,天下奇山水也。”(姚鼐语)收录展示桐城地区名山大川、自然景观和风光名胜,展示“人杰地灵”的自然背景。如浮山、龙眠山、菜子湖、挂车河、唐西浦、石门冲、青布潭、媚笔泉、披雪瀑等。释文在交代山水景观的地理位置,地域范围,地形、地貌特征,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同时,特别突出其与桐城派相关的人文内容。
(二) 作家编
收录全部有姓名可考的桐城派作家(包括与桐城文派同时的桐城诗派,桐城学派,桐城画派中的诗人、学者、书画家,下同。),以桐城派作家为对象的合称、并称、团体和分支、流派名称亦广泛收录。
1. 桐城派作家
收录全部有姓名、事迹的桐城派作家,以作家姓名立目,介绍其生平思想和业绩。收录对象的时代起于桐城派形成的清初,讫于桐城派消亡的20世纪初期。此时间段以外与桐城派各派相关的作家、诗人、学者、书画家(如归有光、方学渐、钱澄之、李公麟等)及其合称并称等暂不录。但应补收《渊源考》未收的戴名世及其弟子。
释文内容包括: 姓名(词目),生卒年,字、号,籍贯,生卒年不详者尽可能说明其在世的年代、年号时段,主要经历,在桐城派中传承授受或私淑及诗文交往的关系,学术思想,文学、艺术成就,对桐城派的主要贡献及后人评议,存世主要著述或作品等。
2. 桐城派作家的合称和并称
凡在清代文献及后世作品中出现的以桐城派人物为对象的各种并称、合称广泛收录。如“戴方刘姚”“方刘姚”“桐城三祖”“姚门四杰”“曾门四学士”等。合称并称立目的条件是应有文本依据。如:“小方刘姚”(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卷十:“其在乡里,植之、孟涂、石甫三先生最著,因有‘小方刘姚’之目。”)。
3. 桐城派的支派和团体
首先是广义桐城派所包含的“桐城文派”“桐城诗派”“桐城学派”“桐城画派”等,应逐条收录并做出准确界定。其次是桐城文派在发展过程中以地域或书院为中心形成的作家群体或支派。如“阳湖派”“湘乡派”“莲池派”“侯官派”“岭西五大家”等,应广泛收录。
(三) 著作编
收录并介绍桐城派作家的全部著作。包括成书著作和存目著作两部分。
1. 成书著作
包括已刊行的图书和现存手稿、抄本。首先是桐城派作家诗集、文集、合集、全集、选集以及重要的奏议、尺牍等成书专集,不论有无整理点勘,都应广泛收录(包括《古文约选》《古文辞类纂》等重要选文范本,今人所选文本暂不录)。其次是经史著作。桐城派作家的经学专著、校勘评点注释的经史著作和主持编纂的重要的史志书(方志、山水志)见于成书者均予广泛收录。再次是桐城派作家的笔记、杂著、讲义、教本,包涵着他们的思想、见闻,有着重要史料价值,凡成书者均应广泛收录。
2. 存目著作
收录桐城派作家著作中仅见书目未见成书的著作名称,以书名立目,注明作者和已知资料,并交代书名和资料的原出处(书名、卷数)。存目著作附于成书著作条目之后,以备查考。
(四) 文论编
文论是桐城派的核心与理论基础。本编收录桐城派作家重要文论观点,拟从代表重要文论观点的术语、固定词组,以及阐述其文论观点的文章著作两方面立目,释文互为补充,互相参见。
1. 主要文论观点和名词术语
收录桐城派作家文章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名词术语,以词、词语、固定短语立目。如“古文与骈文”“古文与时文”“义法”“雅洁”“义理、书卷、经济”“道、法、辞”“有定之法、无定之法”“义理、考据、辞章”“道与艺合、文与质备、天与人一”“神理气味、格律声色”“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义理、辞章、经济、考据”“神气说”“因声求气”“论文十贵”“清真雅正、澄清无滓”“桐城家法”“以文论诗”等。需要从桐城派文论著作和研究桐城派文论的著作中广泛辑录,并对其丰富内涵做出客观、精确、简明的解释。
2. 重要文论作品
(1) 桐城派作家阐述桐城派文论思想的重要文章。如方苞《又书货殖传后》、刘大櫆《论文偶记》、姚鼐《述庵文钞序》等,以文章标题立目,释文对文章的性质、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做出扼要介绍,若其中主要文论观点已另立条目,可与其相关互见。如“又书货殖传后”参见“义法”。
(2) 桐城派作家的文论专著和文论笔记等著作。如《昭昧詹言》(方东树)、《文学研究法》(姚永朴)、《春觉斋论文》(林纾)等,以书名为词目,释文内容包括作者、文章或著作性质、写作背景、内容述要、意义和影响等。(“著作编”中立目与此处互见,以此为主条。)
(五) 研究评论编
1. 名家论桐城派
晚清以来诸多著名作家在有关著作和文章中发表过对桐城派有重大影响的评论。其观点具有尖锐性、多样性和历史性的特点,本书择取政坛、文坛著名人物对桐城派的多种评论,如实摘录引述,以“王先谦论桐城派”“胡适论桐城派”“陈独秀论桐城派”“钱玄同论桐城派”“梁启超论桐城派”“章炳麟论桐城派”“傅斯年论桐城派”“刘师培论桐城派”“朱光潜论桐城派”“郭绍虞论桐城派”等为词目,释文选择其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原文摘引和述引结合并举,忠于原作、不做评议,并注明言论发表时间与出处。篇幅文字相较其他条目可适当放宽。
2. 观点术语
收录后世对桐城派研究评论中产生并流传(被援用)过的观点术语和名言名语,如“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清真雅正”、“别树一宗”(《清史稿文苑传》)、“空疏浮浅”(汉学家语)、“谫陋庸辞”(骈文家语)、“桐城谬种”、“十八妖魔”等。应有语源来历和约定俗成性。
3. 重要论文
对于在桐城派研究史上具有重大创见、有较大学术影响(可参考其被引用率)的论文作品,分不同历史阶段选择有代表性者收录,对其论文的新观点、新见解及其学术影响扼要地做重点介绍。
4. 研究专著
收录民国以来研究桐城派及其作家作品的全部学术专著。如《桐城文学渊源考》(刘声木)、《桐城文学撰述考》(刘声木)、《桐城文派评述》(姜书阁)、《桐城文派述评》(吴孟复)、《桐城文派论》(梁堃)、《桐城派》(王镇远)、《桐城文派》(王献永)、《桐城古文学派小史》(魏际昌)、《林纾评传》(张俊才)、《姚鼐与乾嘉学派》(王达敏)、《桐城派三祖年谱》(孟醒仁)、《姚莹年谱》(施立业)、《桐城派姚门五大弟子研究》([韩]金庆国)、《阳湖文派研究》(曹虹)等。论文集一般不收。
(六) 文化遗存编
本编收录与桐城派及其著名作家相关的古迹文化遗存。包括物质遗存和文化遗存。
1. 物质遗存
桐城派名家生前生活过的故居轩阁、园林堂庑等遗存遗址(含故址)。如“姚鼐故居”“姚莹故居”“惜抱轩”“慎宜轩”“南山桥”“半山阁”“竹叶亭”等。
桐城派作家生前创办或主持、主讲其中,造就多才并以此而著名的书院学堂,如“敬敷书院”“莲池书院”“桐乡书院”“桐城中学”等。
桐城派著名作家身后的冢墓、祠堂等建筑遗存。如“戴名世墓”“教忠祠”等。
2. 文化遗存
主要是桐城画派书画家遗存的书画作品。如张若霭《疏影寒香图》(现藏故宫)、张若澄《秋林叠峰图》、姚元之《花卉四吊屏》(藏市博馆)、吴廷康《耄耋大年图》等。
(七) 附录
《桐城派作家师承关系图》《桐城派作家籍贯分省一览表》《桐城派研究重要活动一览表》等。
以上六个部分并附录,以桐城派作家、著作为主体,桐城派文论为核心,揽括时间上的桐城派的发展史、研究史和空间上的桐城派文化遗存,荟萃桐城派文化精华,必要时尚可选配部分插图,成就一部规模150万字以上、知识性与学术性兼备的工具书。
三
辞典在我国古代属于儒家经典的范畴,最早的辞典《尔雅》就与《周礼》《论语》等并列于《十三经》之中,可见古人对辞典的重视,也说明辞典非同于一般著作,后世称为“词(辞)典”的书,都应是具有“标准、法则、典范”意义的书。《大辞典》应当成为学习和研究桐城派标准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工具书。不仅在宏观的框架结构上要与桐城派宏大精深的规模相适应,更应在微观的收词、释义上达到详备、丰富、客观、准确的要求,实现学术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达到这一质量要求,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很多难点要突破。
首先是广辑资料。资料是辞书编纂的基础。《大辞典》结构合理、内容广博,它的编写基础必须建立在桐城派全部作家、著作和研究成果之上。民国刘声木《渊源考》与《撰述考》两书,广辑桐城派作家、著作,“考其师承,录其名氏,括其生平,详其著作,提示传记、评论之所在,兼具‘学案’、‘目录’、‘索引’之作用”,从桐城派作家队伍和著作撰述两方面为《大辞典》的编纂提供了一个切实可用的索引和工具。但在其收录的桐城派1000多名作家、5000余部著作中,后人有所研究的作家或校勘整理过的著作,均不超过10%,即有90%以上的作家和著作没有今人的研究成果可供我们吸收和借鉴,要把它们逐条编入《大辞典》,就必须依靠深藏于各地图书馆古籍书库中尘封的桐城派古籍。如“作家编”条目的释文,要去搜集这位作家的生平事迹资料,包括同时代人为其所作的传记、事略、碑铭文等,从中摘取撰稿所需资料;“著作编”条目的释文,更是要查阅该著作原本图书,即便不能细读全书,也要查勘其版本、卷数,翻阅其序、跋、题记,了解其成书经过、版本源流、内容大要和相关评论,方能撰写出介绍该著作的释文条目。在此过程中,《渊源考》《撰述考》只能作为我们的线索和工具,必须由此扩而大之并深入研究,方能得到我们需要的结果。
作家编、著作编如此,其他各编莫不如此。“文论编”要从浩瀚的桐城派文论著作和后人桐城派文论研究成果中去发现和提取其文论的精华,探寻合适的立目形式;“研究评论篇”则要从数百年桐城派研究史中搜寻摘录各家各派对桐城派的评论观点及其典型言论;而“文化遗存编”则需要在广泛了解桐城派名家生前活动轨迹的基础上,通过古今地方志、文物志等典籍去搜寻他们在各地的文化遗存,必要时可能还要做一些实地考察。《大辞典》是一项开拓性的研究工作,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多少前人的成果可资借鉴利用,只能筚路蓝缕,拓荒而行。
其次是求真求精。求真求精是一种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辞书编纂并非资料汇编,也非前人成果的剪贴拼凑。辞书编纂是严格谨慎的科研活动,编纂的是编纂者的“研究结果”,需要的是科学研究求真求精的态度和精神,打造精品辞书尤其如此。“求真”是对资料而言。对于各方面取得的撰稿资料,必须经过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辨析功夫,剔除其错误的或虚假的成分,吸收其合乎实际的科学的精华,为撰写释文所用。当今的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查检资料的很多便利,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其讹误差错相沿成习者不可胜数。以各家网络的人物条目而言,其生平经历、生卒年等常见差错失实,甚至相互矛盾。近查歙县“不疏园主人”汪梧凤(刘大櫆弟子)资料,网上关于其生卒年就有1725—1773、1726—1773、1726—1771等三种以上说法,其卒年有“四十九岁”说和“四十七岁”说,哪种说法正确?《大辞典》不可随意,必须通过第一手资料查核考证。所以对于网上资料不可盲从,即便为确定一个数字花费半天、一天乃至更多功夫,若能避免一处差错,也是劳有所值。“求精”是对文字表述而言。在辨析取舍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大辞典》体例要求,形成释文初稿,尚需对文字表述反复推敲,使之更贴近实际,表述更为准确、精练。辞典不是记叙文和论说文,既不能铺叙也不用推理,要的是编者对该事物的研究结果,而且条目的篇幅字数必须有一定的限制,要用最少的文字给读者以尽可能多的信息,必须确切可靠。
要把《大辞典》打造成桐城派研究之精品辞书,是一项极其艰巨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精品辞书之“精”,不仅在于印刷纸张之精良,装帧设计之精美,主要的还在于框架结构之科学合理,收词立目之丰富详备,条目释文之准确精练,只有这些方面都一丝不苟地落实了,才能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附注
方苞.与孙以宁书.∥方苞集(上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3。
刘声木.桐城文学撰述考·序.∥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合肥: 黄山书社,1989: 379。
刘大櫆.论文偶纪.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4。
姚鼐.述庵文钞序.∥惜抱轩诗文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1。
吴孟复.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撰述考·序.∥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合肥: 黄山书社,1989: 3。
(安徽大学文学院合肥230601)
(责任编辑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