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辉
三亚旅游国际化的经验与未来战略
章 辉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
三亚以“世界知名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其发展定位。近年来,三亚旅游国际化成绩显著,其内涵是形象、产品、营销、服务、管理、环境等六大方面的国际化水平,其经验是在城市定位、规划目标、政策思路、产品设计、配套服务、文化融合与创意经济等方面的国际化意识。其未来发展战略应是继续开发国际化旅游产品,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打造国际化精品城市。
三亚;热带海洋城市;旅游国际化
三亚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热带海洋城市。1994年,三亚将城市性质确定为“国际性热带滨海风景旅游城市。”2007年1月,三亚提出建设“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三亚旅游国际化业已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就此分析其内涵,揭示其经验,思考其未来发展战略,以供城市学研究者借鉴。
三亚1987年始建地级市。短短30年来,它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2015年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三亚2015年旅游接待入境游客35.8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 968万美元。此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旅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细析之下,三亚旅游国际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形象、产品、营销、服务、管理、环境等六大方面。
(一)旅游形象国际化
三亚市在1999年提出“坚持旅游立市,把生机勃勃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带入21世纪”,并把该年定为“三亚塑造国际化热带滨海城市形象年”。这是三亚城市旅游形象国际化的发轫阶段。其后的三亚城市名片征集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20几个国家150万张选票,并于2007年1月1日最后揭晓。“美丽三亚浪漫天涯”和“Forever Tropical Paradise-Sanya”(永远的热带天堂——三亚)分别成为中英文两张城市名片,它既代表了三亚旅游城市的国际化品牌形象表述,也极大地推动了三亚旅游形象走向世界。2010年12月,三亚市政府又对外发布了“三亚国际旅游形象标识”。它突出了三亚东西方文化荟萃的特点,反映了三亚是中国南海最美丽的旅游度假城市,与三亚城市名片相得益彰。
近年来,三亚又不断举办各类推介活动以助推旅游形象的国际化。例如,2014年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三亚之夜”旅游推介活动在三亚举行。会上,英国BBC国际广告业务执行副总裁卡洛琳就BBC的旅游媒体资源和与三亚合作的模式进行了介绍,该模式的运作方法是:为提升三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与认知度,三亚与BBC合作,在BBC平台上进行为期两年的三亚旅游形象广告投放。此次宣传片将以“发现你的热带天堂,在中国三亚”为标题,诠释不同的主题角度(分别为:家庭主题、儿童主题、情侣主题、老年主题、商务主题和探险主题)。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WTTC)主席迈克尔则对三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端品牌战略进行了充分的肯定。2012年WTTC和海南共同发布的《海南旅游经济发展报告书》指出:未来10年,海南旅游将会以每年超过10%的增速快速发展,今年在三亚举办峰会,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
(二)旅游产品国际化
近年来,三亚已经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观光、度假旅游,向深度化、国际化的专项旅游系列产品转型升级。目前三亚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现在体育赛事旅游、文化节事赛事旅游、会展旅游等几大方面。
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是三亚旅游产品国际化的重头戏,2010年以来出现了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三亚站)、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三亚公开赛、欧洲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三亚公开赛、中国木兰拳暨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国际大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三亚站)、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三亚站)、中国国际木球邀请赛、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三亚站)、三亚国际铁人三项赛、TCL高尔夫球精英赛、世界大力士锦标赛、世界桥牌综合锦标赛、香港——三亚帆船拉力赛、国际沙滩健美先生比基尼小姐大赛,等等。
三亚的国际文化节事赛事产品亦十分丰富,主要有:世界先生总决赛、世界小姐总决赛、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新丝路模特大赛总决赛、世界精英模特大赛等等。此外,“蜜月经济”也已蔓延至旅游产品中,1997年三亚举办了首届“天涯国际婚礼节”,以后每年举办。2014年,三亚发布了24种婚庆旅游产品。
此外,三亚的国际会展旅游产品有中国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世界家庭峰会、国际帆联年会、海南国际旅游岛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大会以及海天盛筵中国游艇、公务机及时尚生活方式展等等。以上种种,为三亚热带海洋城市旅游增加了诸多国际化元素之亮点。
(三)旅游营销国际化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增加曝光量,通过谋划定位加大城市差异化,赴海外推广各种旅游产品,以上皆为三亚在国际旅游营销上的常见手段。三亚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旅游展销会,到俄、日、韩等客源国进行各种促销活动,直接面向国际旅游运营商进行专业促销,并邀请他们前往三亚考察。另一方面重点国际客源国设立联络处,并委托建立旅游外文网站。其结果是有效稳固了俄日韩市场,拓展了欧洲市场,启动了美国、加拿大市场,继续深化港澳台市场,积极开拓中东等新兴市场。2007年,英国旅游运营商MY TRAVEL开通了曼彻斯特至三亚的包机,为三亚送来3 500多名英国游客。
随着国际化道路的脚步越迈越大,三亚的国际营销手段也在进一步升级,走出了一条以文化铺垫、活动支持、品牌牵引、传媒放大、项目推进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营销体系。其中,影视营销是一个很好的亮点。近年来,大量的爱情偶像影视剧在三亚取景,如《海滩》《爱情睡醒》《非诚勿扰2》等,使三亚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爱情旅游地之一。2007年底,南中国海影视文化生态园在三亚开工。结合三亚的旅游特点,该项目定位为:建设一个集影视文化与异国风情于一体的国际影视文化中心。
此外,政府也积极主导国际旅游营销。三亚市旅游委每年制定《三亚市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赴客源国进行旅游营销。近几年,多次赴俄罗斯、乌克兰等寒带国家参加国际旅游展。政府还重视与旅游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如市旅游委、凤凰机场、三亚市旅游协会共同举办了2014-2015年冬春季航空旅游市场营销会。
(四)旅游服务国际化
三亚旅游服务国际化内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服务设施以及语言环境、旅游服务、市民素质等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满足主要客源地国游客的消费需求。
为提升国际接待能力,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已进入三期改扩建。总投资约30亿,目前已完成4大改扩建项目,开通的国际航线(不含港澳台)达15条。三亚旅游官方政务网主页开设了“办事大厅”、“旅游快讯”、“旅游促销”、“旅游服务”等板块,配有天气预报、火车查询、航班查询、旅游地图等便民服务,并同时配有英文版、日文版和韩文版,显示了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意识。“三亚旅游服务网”则提供各类三亚旅游的资讯、线路、住宿、订票等快捷服务。
2014年底,全球首款全会员制高端旅游度假产品——“三亚绿卡”在北京新闻大厦正式举行全球首发仪式。仪式上,为“三亚绿卡”会员提供高品质增值服务的在线旅游O2O综合服务平台——“绿卡网”也宣布上线。会员一卡在手,就能够享受三亚度假休闲之旅全程一卡免费通行的便利,尊享吃、住、行、保险、等值代金消费的特定权益,以及旅游度假等专属服务。
(五)旅游管理国际化
三亚的国际化旅游管理,做到了模式国际化和运营国际化的有机结合。首先,在管理模式上,2004年在制定《三亚市旅游国际化战略启动方案》时就明确:引进现代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措施和管理体制,包括资本国际化、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模式国际化等内容。其次,在具体运营上,自1996年以来,国际酒店品牌万豪、喜来登、假日、希尔顿、凯宾斯基和凯莱等相继登陆三亚。这里有全国最密集的五星级酒店群,高端国际品牌酒店的数量居全国旅游城市之首,仅亚龙湾短短8公里的海岸线上就聚集了近20家国际高端度假酒店。目前,海棠湾又有13家五星级国际品牌酒店开工建设。这些国际酒店品牌的进入,带动了三亚旅游企业的管理理念,培养了一批熟悉国际市场的管理人员,提升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此外,在政府层面,为了更好地监督旅游服务,三亚成立了“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局”,并与市旅游稽查支队、市旅游巡回法庭、市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三家联手,为旅游服务国际化贡献力量。三亚旅游官方政务网主页提供了旅游服务投诉热线、消费投诉、价格投诉、卫生投诉等多种管理热线。并开设了“三亚旅游质监曝光平台”,设立“质监动态”、“投诉指南”、“红黑榜”等保障服务秩序。2013年1月,为进一步优化假日旅游市场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市政府还成立了“三亚市假日旅游管理领导小组”。
(六)旅游环境国际化
目前,三亚正从强调硬件环境建设向提高环境综合质量转变。在硬环境方面,三亚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以培养和提高外地旅游者及本地居民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环保内在驱动力。目前,三亚的旅游行业已经建立了绿色环保意识,引进“绿色环球21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试行国际标准生态化管理,在旅游饭店中进行“绿色旅游饭店”评选。绿色旅游饭店坚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理念,以节能降耗和促进环境和谐为经营管理行动,为消费者创造更加安全、健康服务的饭店。根据饭店在安全、健康、保护环境等方面程度的不同,绿色饭店分为金叶级和银叶级,鼓励旅游饭店和各类酒店增加低碳环保型设备。目前,三亚市共有25家绿色旅游饭店,其中金叶级15家,银叶级10家。
在软环境方面,三亚积极推进城市旅游人才体系建设。每年邀请国际著名旅游企业高管和旅游局官员担任培训师,开设全市范围的旅游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每年组团分批赴国外著名城市与业界进行交流。同时建立了全市范围内旅游、会展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旅游、会展任教人员的国际化视野,支持旅游、会展院校开展国际教学科研合作。三亚还不断深化与国外科研机构的研发合作,邀请国外科研机构加入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举办国际旅游研究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旅游人士来三亚探讨旅游国际化的未来。例如2000年和2013年,三亚两次邀请美国城市土地学会(ULI)的专家团来三亚提供智力支持,从较高的国际视野来为三亚献计献策。
本地高校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原琼州学院)等高校还经常组织与旅游国际化主题相关的策划方案评选活动和对外交流活动,如2013年曾邀请德国海德堡大学地理与旅游环境专业的师生来校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并邀请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教授来校做邮轮旅游和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以上活动的开展,大大提升了青年一代的环境意识。
2010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三亚旅游国际化迎来黄金发展期。在短短十数年时间内,其飞速发展的经验在于:
(一)城市定位的国际化意识
1988年,在海南建省、三亚升格为地级市之初,城市性质就被定位为“重点发展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热带滨海风景旅游城市”。1994年,三亚又将城市性质修编为“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海南南部地区中心城市”。1999年,三亚审时度势,用全球化的视野、战略的眼光,认真思考三亚城市发展道路,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确定了走专业化旅游城市发展道路。2007年,三亚提出了建设“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
(二)注重规划、目标的国际化
2005年进行《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国际竞标,21家国内外公司投标,被誉为“三亚模式”。2006年底,三亚举行城市总体规划重大调整专家评审会。按照规划方案,三亚将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和海南南部中心城市”。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于2007年底接受了编制《三亚旅游国际化第二期行动方案》的任务,根据国内外旅游市场新的发展趋势,针对城市旅游国际化发展现状制定方案。
吴仪在2005年2月视察海南工作时就指出:海南是一个宝岛,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要高水平发展旅游产业,把海南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根据吴仪的指示精神和三亚的比较优势,三亚确立了“一市两都三中心”的发展目标,即要把三亚建设成为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健康之都、休闲之都,会展中心、购物中心、时尚中心。在制定三亚市旅游国际化启动方案时,三亚选取26个指标,以坎昆、帕塔亚、檀香山、巴塞罗那4城市为参照系,对三亚旅游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
(三)政策、发展思路的开放性
三亚重视扩大旅游的对外开放,一方面表现在政策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发展思路上。政策的开放主要体现在可进入性。作为特区的重点城市,用足、用好“落地签证”和“免签”等优惠政策,简化国际游客的过关手续。2013年11月,外地游客可在三亚异地办理出入境通行证,参加前往越南的海上游轮边境游,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出境。2014年1月,三亚出入境办证正式实施“三表合一”新举措,申请人填写一张申请表便可以同时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及往来台湾通行证。8月,三亚再推出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新举措。这些举措增强了三亚的旅游中转地功能,发挥了三亚作为未来重要游客集散中心的作用。三亚又以试点开放第三、四、五航权为契机,配合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打通国际航路。在简化手续吸引国内外客源之外,三亚还积极引进海外知名国际旅行社和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引进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知名旅行社,形成客源市场、目的地市场经营一体化。
在发展思路上,三亚不局限于本地营销,而是积极参与旅游国际合作和区域协作。三亚主动适应后WTO时期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参与“10+1”东盟自由贸易区旅游合作。2013年底,三亚又推出“大三亚旅游圈”发展思路,谋求琼南区域旅游共赢。“大三亚旅游圈”成立后,除了联合开发区域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还致力于联手开拓客源地市场、规范区域旅游市场秩序等。
(四)产品设计与配套服务的国际化标准
三亚在旅游业先行探索国际旅游的制度设计,以突破制约旅游休闲、文化会展等发展的瓶颈为重点,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逐步实现国际游客自由进入、项目自由落户、资金自由流通、货物自由进出,使三亚旅游成为中国参与国际旅游高端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和重要平台,为全国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路子。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三亚始终针对国际市场。以高尔夫产品吸引日韩游客,以温泉SPA产品吸引俄罗斯游客。目前还开始以游艇、邮轮产品争取欧美、中东客源。三亚还建立和完善了国际化的道路标识系统、旅游标识系统、旅游突发事件紧急救援系统和旅游保险体系,构建了高水准的旅游服务网络。
2007年5月,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海棠湾总体规划。海棠湾与亚龙湾、三亚湾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国际化标准。它总体定位为“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核心功能建设是三大国家级和世界级品牌,包括国际顶级品牌滨海酒店带和世界级的游艇休闲社区。除了规划外,海棠的投资主体也实现了国际化。目前,海棠湾滨海一线15家国际知名品牌酒店正加速建设,奥林匹克湾、梦幻娱乐不夜城、南中国影视城、海南国际免税城、国家海岸湿地公园、国际养生中心、国际风情小镇、国际会展中心、国际艺术中心、惠普云计算与3D动漫服务研究院等一批国际化的重点配套项目正抓紧实施。
(五)文化融合与创意经济的国际化因素
从“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到“文化旅游”,这是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丰富的文化因素融入旅游业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其具有恒久的魅力。在“十二五”期间,三亚市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国务院有关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将以人为本的人本观、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文化为魂的文化观和创意驱动的创意观融入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努力打造“人文三亚、绿色三亚、和谐三亚、创意三亚”,丰富创新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力,把三亚建设成为度假的天堂、康体休闲地和文化创意园。2015年的《三亚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专家评审会上,海南省社科联合会专家陈耀指出,要突出天涯文化、海洋文化等三亚特色文化,进一步完善三亚旅游产品结构。
此外,三亚旅游中的创意经济也大行其道。原市旅游局为寻找产品突破口,曾于2008-2009年联合三亚学院向社会有奖征集“三亚旅游产品创新创意”活动。活动面向国内外的旅游设计研究机构、旅游院校及自由创意设计爱好者。评委会最终评选出19件具有前沿意义的新产品创意设计,其中“三亚高端潜水旅游产品”、“三亚雪地海洋乐园”、“三军禁地”等3件作品获“金点子”奖。2010年5月,三亚海螺姑娘创意文化景区试营业。它是海南首家海洋螺贝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围绕三亚当地的《南海海螺姑娘传说》而精心打造的文化景区,荣获“海南国际旅游岛重点旅游文化产业项目”等多项殊荣。2011年,面积约17km2的三亚市创意产业园成立。它以创意产业为主,集会展培训、港口物流、旅游居住于一体,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型生态办公区以及高端产业、高端人群聚集的智慧湾。同年3月,由中外旅游文化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创意旅游高峰论坛”在三亚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以“创意旅游”为主题的行业高峰论坛。
针对2020年三亚要建成世界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宏大目标,笔者综合各类意见、建议并融入自己的思考,提出三亚旅游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战略思路。
(一)继续开发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产品
目前三亚的旅游产品还不够丰富,应继续积极开发适合国外游客口味的高端旅游产品。例如邮轮旅游,就是很好的典型。三亚是我国少有的可以建设国际渡轮母港的城市。为此,三亚可以通过与国际著名游轮公司合作,高起点、高水准地建设国际一流的国际邮轮母港,积极发展游艇旅游产品。大型邮轮的抵达将带来数以万计的国外乘客在停泊地消费。邮轮要在港口补给油料和淡水、处置废品、接受港口服务、邮轮维护与修理,这样可以为相关产业开辟新市场,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最终拉动三亚市的经济增长。此外,游艇旅游、航空旅游、各种水上休闲运动体验项目也是很好的选择。
此外,旅游城市要用特色旅游产品吸引客源。例如,拉斯维加斯的赌城、芭堤亚的“人妖”,对游客都是富有特色的吸引源。在必要时,可以直接引进国际资源将特色旅游产品加以开发。有业内人士提出:“加快与境外客源地国际旅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鼓励和支持外商在三亚依法设立独资、控股旅行社。”[1]还有人认为,已经回归的香港可以“舞照跳、马照跑、股照炒”,而同样回归的澳门,其博彩业也没有取缔。作为旅游城市,三亚应该很好地研究国家给的特种旅游项目政策究竞包括哪些内容,把政策充分利用起来。故而,“能不能把三亚的东玳帽岛、蜈支洲岛等租给有实力的外国公司办成封闭式的国际性的‘娱乐岛’;……能否把赌从‘地下’搬到‘地上’来,按照国际惯例划片设定赌城,进行规范管理。”[2]
(二)继续深入挖掘三亚城市文化内涵
香港的旅游,靠的是现代商业文化;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等,靠的是丰富的文艺、建筑、绘画等艺术文化和历史文化,非洲旅游靠的是原始部落文化和人类的起源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业必须注重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营造旅游文化环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旅游领域尤其如此。
三亚要继续深度开发旅游产品,打造“中国式”度假文化形象。三亚旅游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首先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即中国元素,如中国的节庆文化、福寿文化、爱情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儒释道文化,然后是第二层面的,属于海南和三亚特有的文化,如“天涯海角”所展示的文化心理“情结”,崖州古城墙遗址的历史建筑文化,落笔洞“三亚人”起源文化,“鹿回头”迷人传说所表征的民间文化,黎族苗族民俗文化,历代名人在三亚的贬谪文化等等。此外,尚有各种现代文化,诸如创意文化、酒店文化、航空文化、军旅文化、广场文化、审美文化等可供三亚旅游挖掘。例如有业内人士提出:“在凤凰国际机场沿线,可以构建‘凤舞九天’的人文景观;在亚龙湾一带可以构建“龙潜四海”的人文景观,这样,把三亚东与西连成一片,让游客充分领略‘龙凤呈祥’的文化意境。”[2]
(三)培养旅游人才,打造国际化素质队伍
三亚目前的旅游人才极为缺乏。笔者认为,旅游人才可分为教研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三个方面。在教研人才方面,目前三亚高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年轻化,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教授职称的教师很多不是正宗的旅游学学者,而是由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或外语等相邻学科转轨而来,中层骨干教师和高层专家级教师十分缺乏。旅游专家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滞后。在旅游委、各景区、娱乐区工作的不少管理人员也不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对旅游科学不甚了解,仅凭经验从事工作。三亚各类旅游发展规划常常不是出自旅游职能管理部门之手,而是外包给专业机构这一现象就是证明。因此,无论是教研人才还是管理人才,都需要加强高层次旅游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层次)与培训,加快培养和引进紧缺人才,制定高层次人才外送培养计划。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MTA)的优势,加快三亚高素质、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
在服务人才方面,加快对旅游行业各级各类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为三亚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吸纳、培养复合型导游、多语种导游和专家兼职导游,努力使导游队伍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还要分期分批对出租车司机、商店售货员、餐厅服务员和三亚社区居民进行简单、实用的外语和涉外礼仪培训,使国际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旅游体验,实现旅游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
在以上三类旅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并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和经济支持。
(四)强化精品意识,打造国际化精品城市
目前,三亚旅游很多方面均已与国际接轨,但是城市旅游的很多细节还很粗糙,不完善。例如公交系统、出租车、卫生设施的服务常常不尽如人意,三亚城中还有大量的城中村,脏乱差的农贸市场、建筑工地随处可见,核心城区不少道路失修等等。这些都会大大降低中外游客的旅游舒适度。甚至崖州古城这样的旅游景点,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脏乱差状况。2014年,新一任三亚领导反复提出三亚要建设“国际化精品城市。”可谓是有针对性的谋划。市长吴岩峻对全市当前面临的管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总结出交通秩序、市容市貌、违建、生态保护、治安防控以及影响游客评价的欺客宰客等旅游秩序问题,并详细列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表达出追责的决心,就是对打造“国际化精品城市”的具体部署。
“国际化精品城市”的提出,更加具体地给三亚这一国际性热带海洋旅游城市提出一个要求:精品意识。城市不在大,但要打磨成精品。它体现在城市的容貌、秩序和精气神上,具体到每一个角落都要散发出精致、温暖、有序、向上的气质。所以,“国际化精品城市”的概念,是对整个城市方方面面工作的品质要求。旅游执法部门要办出精品案例;旅游服务业要提供精致产品和服务;旅游传媒业要出精品节目、精品报道,等等。每个人立足于把工作做成精品,三亚自然就成了国际化精品城市。
[1] 胡勇. 三亚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定位及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 2010(23): 147-148.
[2] 何金波. 三亚建成国际滨海旅游城之论析[J]. 琼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3): 89-99.
(责任编校:彭 萍)
Connotation, Experience and Future of Tropical Ocean City Tourism Internation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Sanya
ZHANG Hui
(School of Humanities,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 Yuxi 653100, China)
Sanya in Hailan Province takes “the World famous tropical seaside tourist city” as it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In recent years Sanya has achieved great establishments in tourism internationalization. Its connotation is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in image, product, marketing, servic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 Its experience is the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in city positioning, planning objectives, policy ideas, product design, supporting services,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creative economy. Its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should be that it is to continue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 tourism products, deeply to excavate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 culture, to cultivate international tourism talents and to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delicated city.
Sanya; tropical ocean city; tourism internationalization
TU 984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6.04.005
2096-059X(2016)04–0025–06
2016-04-12
章辉(1975-),男,江苏南京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休闲美学、旅游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