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超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总务科,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孟庆超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总务科,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完成提高文献陈列的准确性、建立科学易用的数据库、借助网络丰富馆藏资源、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四项工作.就目前来看,我国所有医院的图书馆都面临图书馆工作人员思想上存在障碍、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专项资金匿乏三个共性问题.因此,医院图书馆应该走出馆门,提供主动服务;面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面向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面向一线,提供智能化服务;面向同行,提供共享化服务.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现状;对策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人们享受到了共享信息的便利与快捷,也使医院图书馆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知识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的今天,图书馆为医院管理者和科室获取最新信息的主要场所.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必然会使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发展变化,也必然会使文献检索、阅读和应用发展深刻的变化,因此,研究和分析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对于图书馆来说,实现信息化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图书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重新组织和服务创新,使用户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图书馆可以实现文献存储的数字化、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传输手段的网络化和管理控制的智能化.具体来说,就是以传统的纸质图书管理工作为基础,建立数字化的文献收集库和检索目录,建立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共存的文献资源,建立跨时空的网络共享平台,建立智能化的文献加工、处理、检索和阅读手段,积极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对医院图书馆来说,信息化建设主要完成如下四项工作:
1.1 提高文献陈列的准确性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以海量的数据库为基础的,而海量数据库是以传统文献的准确陈列为基础的.图书从采购到上架需要经过采购、运输、到馆、分类、加工、上架等一系列流程,想要提高文献陈列的准确性,应该注意每一个细节才行,特别是要做到准确分类、准确编码和准确上架,确保所有文献都按照给定的编码顺序准确地放到对应的书架格层,只有这样才更便于文献的查找和管理.
1.2 建立科学易用的数据库
建设数据库就是为了使不能亲自到图书馆中查阅文献的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对于医院来说,图书馆就是核心技术仓库,承担着医学知识分类、整理和汇总的任务;其服务水平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医院的医、教、研水平.一线医疗工作人员工作繁忙,能亲自到图书馆查阅文献的时间极为有限,一旦建立了数据库存,他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来从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当中轻松地检索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为了节约读者的检查时间,数据库建设应该秉承科学、易用的原则.在数据库首页,除提供正常的文献检索功能之外,还应该为医院的重要科研任务、重点科室、主要专家等提供会员服务和在线辅助功能.
1.3 借助网络丰富馆藏资源
医院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普遍存在规模小、利用率低、设备不足等问题,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网络就成为一种极为宝贵的数据资源.借助强大的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将网络知名数据库上的重要文献下载下来,用以补充图书馆的馆藏.由于知名数据库具有专门网络运营商,数据丰富、针对性强,可分门别类地检索,更有利于医院根据自己的特色来选择数据资源,既可以减少医院的经济支出,又可以获得国内权威性、前沿性的数据,一举两得.此外,医院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从互联网上搜集到的数据整理汇编成册,制成电子书或纸质文集,供医院内部流通使用.
1.4 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水平,因此需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医院图书馆不同于其他图书馆,业务培训内容除常规图书管理技能外,还要注意对其进行保密培训.通过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图书管理团队.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建立学科馆员,为重点科室配备同时具有专业科科背景和文献整理能力的工作人员,以保证资源分类的准确性,提高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
在我国,所有医院的图书馆都面临如下三个共性问题:
2.1 图书馆工作人员思想上存在障碍
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传统的医院文献管理提出了挑战,不少人在思想上还存在疑虑,一是认为医院图书馆规模小,藏书少,传统的手工操作完全满足工作需要,信息化建设只不过是一个头,没有实际价值;二是认为医院图书馆无专项经济来源,经费紧张,设备落后,持观望态度;三是认为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技术力量薄弱,进行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
2.2 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
信息化建设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展开的现代化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和图书情报知识都有较高要求.但多数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计算机技能水平较低,知识结构单一,不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信息检索、分析和传递的技术,即使有先进的设备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 专项资金匿乏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需要三项费用,一是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计算机及配套的软、硬件建设所需经费,二是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员工培训、设备维护、数据库建设和耗材开支,三是信息化建设规划、实验和研究费用.从目前来看,医院图书馆所有费用来源于医院拨款,而医院领导要么不重视图书馆建设,要么财力有限,医院图书馆难有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余力和空间.
3.1 走出馆门,主动服务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改变过去被动服务的工作方式,主动走出馆门,到一线科室和行政管理部门调查走访,了解他们所需要的图书和医疗信息以及所需的技术支持,为提供信息化服务做好准备.
3.2 面向客户,个性化服务
对医院图书馆来说,全体医护人员都是自己的服务对象.在提供数据资源时,工作人员应该首先考虑到服务对象所在的部门、科室、业务水平,以此为依据,为其推荐最为合适的文献资料目录,减少其文献检索的难度.
3.3 面向需求,多样化服务
医护人员的专业背景、业务水平、检索能力不同,文献需求定然会有所区别.因此,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为之提供代查、代译、代购等服务,为医护人员和医院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3.4 面向一线,智能化服务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远程观摩、远程技术支持等服务.医院图书馆应该顺势而为,建立远程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建立直接覆盖一线科室的数字化服务网络,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一线科室,为医护人员提供直观、快捷、网络化的系统服务.同时,图书馆还应该通过网络向外界发布医院的医疗资源需求信息和医院的发展规划,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医院的发展.
3.5 面向同行,共享化服务
通过信息化建设,医院图书馆可以与地方图书馆和其他医院图书馆建立网络互联关系,彼此之间实现文献共享,医护人员可以借助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文献的馆际借阅,进一步拓展了服务范围,同时促进医院和图书馆自身的现代发展.
〔1〕代丽.浅谈医院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特点与措施[J].科技风,2014(21):247.
〔2〕刘国屏.医院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特点与措施[J].科技视界,2013(33):260.
〔3〕吴临军,马文娟,王敏,何茵.信息化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营销策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0):145-146.
〔4〕陈晶.网络环境下医院信息化的数字图书馆[J].中国实用医药,2011(27):266-267.
G250
:A
:1673-260X(2016)02-0119-02
2015 年 10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