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应用型图书馆时代理念与建设性思考

2016-03-29 00:11:26王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层次化图书馆学时期

王菲

(赤峰学院 图书馆,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新时期应用型图书馆时代理念与建设性思考

王菲

(赤峰学院 图书馆,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考察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图书馆建设理念进行一系列的长时段的考察,来获得应用型图书馆建设的理论基础,为新时期应用型图书馆建设提供操作性基础.从研究中发现,人文和技术理念一直是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新时期应用型图书馆建设也应该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展开,从互动性、个性化、数字化方面入手进行图书馆和图书馆服务建设.

新时期;应用型;图书馆;理念;建设

无论是从国家视角还是民间立场下,图书馆作为文明社会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发展群体生活所需的公共资源.图书馆是书籍和服务集合区,也是用户或者说读者集聚场.图书馆是文化资源集中地,也是民族智慧和人类文明展示区.因此,图书馆对于人的教育发展的作用与功用是不言而喻的.图书馆的应用价值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一直以知识集合体形象而存在.当然,和平年代的图书馆功用,与以往增加了一项国家性功能——记忆功用.记忆是人类存在,认知身份的必然前提,保存记忆是图书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图书馆文化资源有着流动性,也有着永恒性,为人类对过往起到警醒或提示性作用.因此,以记忆和文化资源建设视角来审视图书馆文化建设极为必要.在新时期建设,如何处理人文精神和技术层面下的图书馆自身价值的体现成为当前学者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数字化时期,图书馆建设理念和实践是否应该有所改变,当前为社会所倡导的应用图书馆其主体理念如何?

1 图书馆的建设理念的思讨

图书馆是文化存储器,而文化是一种沉淀的产物.换言之,文化以资源的方式集合存在于图书馆内,供需求的个体所共享.从现代文明的发展来看,文化立国的当代国家,各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文化资源上,因此,可以说文化资源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民族记忆的重要印证.图书馆作为古籍、资料、器物存在重要空间,面对西学东渐的现代化冲击,国学式微的现代语境,传统观念与的思想边缘化,图书馆的收藏与存在价值更加显著.进而,记忆与应用便成为了图书馆新世纪的一个重要应用理念,当然,也可以说这一理念在新时期建设中是对传统理念的颠覆的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的时代需求,也是图书馆本体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其中,记忆与应用理念是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学者应用较多的重要话语,是针对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现状所提出的.诚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图书馆建设历程相对较短,尤其是图书馆学在国内发展相对较晚.图书馆建设的上层理念也一直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常常为建设者和学人所忽视.随着图书馆发展阶段性问题也渐进增多,理念这一关键词才被社会人士所关注.诸如图书馆针对个性化服务如何实施,如何实现差异化服务,如何调适大众需求与科研需求的重要关系等等.从现象上来看,一系列的问题不仅仅是问题本身所单一显示,而是图书馆建设与实践过程中理念所主导的.所以“市场需求”与“人文精神”辩证的进行则成为了图书馆建设的绿色理念的思考基础,“应用与记忆”的世俗需求也自然成为了市场需求和人文精神理念指导的下位理念,拉开了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繁荣的重要序幕.

2 图书馆建设理念的微变背景

从文化视角考察图书馆的发展理念,考察图书馆存在的立位基础,可以发现人文基础是图书馆存在根基,尤其是对传统和文化的记忆已然成为图书馆存在现实基础.很大程度上来说,理念决定着技术的发展和引导,理念与思潮、思想成具体表现,则使文化结构内层以潜在能力去引导文化技术层面,这一点是毫无质疑的.然而,从当前图书馆发展来看,现行图书馆建设“技术情结”趋向较为严重,人们关注技术的应用性远大于人文理念的需求.尤其是大数据化应用到各个领域的今天,图书馆建设也较快的加入数字化、数据化应用和实践行列中.当然,图书馆技术可能是为读者最先感知的,这是相对读者或者用户实用体验来说的,同时,技术也最直接的反应图书馆的建设理念,如果理念相对较为落后,则使得图书馆建设服务与建设出现一系列技术滞后的情况,如平等服务、现实需求的满足等等,杭州图书馆让流浪人员进入图书馆则开启图书馆服务的先声,也体现了图书服务的平等化理念贯彻.从本源上来说,这不是图书馆操作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服务理念的问题.在当前我国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的存在更多注重的是高校科研的服务与大众服务,但对特殊群体的需求尚存在着一系列的差距.虽然这与我国图书馆建设时间相对较短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这应该不是问题的关键,应该说最直接的反映可能还是图书馆建设的主体理念的所致.虽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启动过一系列的人文精神的实施,由于一系列的现实原因,而为图书馆理念所暂时放弃,对于大多数读者个体来说这种人文精神理念是亟待需求的.当然,随着资源共享成为社会需求的重要话题,成为图书馆服务主体需求,图书馆服务的创新理念后.处理共享与体验成为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人们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也给图书馆建设和实施带来一系列关系上的修正.可以说,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始,美国文化界发起的资源共享和“记忆工程”在图书馆学内的影响一直不断的发生,图书馆建设理念也渐近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3 应用图书馆建设理念与技术呼应的现实发生

3.1 多元性和层次性应用是图书馆建设必然走向

从图书馆学与图书馆建设实体来看,图书馆学理念与技术呼应勃兴,在国内发起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并且图书馆学发展呈现为两大标识:多元性和层次性,图书馆建设的大一统局面走向分散化和精细化.这一时期,“知识交流论”和“个体性需求”成为图书馆建设理念改变的重要拉动力.“知识交流论“使得图书馆应用理论为人们所接受.改变了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知识份子专属区的认知,而成为社会大众所共享的区域,这一问题是图书馆应用理念开启的重要表现.这一时期,也适应图书馆建设的需求出现了应用图书馆学,并且,国内组织了大规模的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理念转型的会议.学者们提出了“图书自由”的主体理念,图书自由共享、信息自由、知识获得自由等为学者们广泛地关注,其中,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自由和实践表现尤为突出,大胆地采用社会组织对图书馆的管理,读者也可以介入图书馆建设需求的讨论之中,从历史发展上来看,这一时期图书自由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对图书馆建设和服务提供了一个理念性的新视角,成为图书馆学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也给后续应用型大学图书馆建设供给导向性作用.

图书馆层次化建设的提出,也是这一时期提出的显著标志.当然,图书自由的理念则是层次化建设的先行基础,进而,促进了图书馆层次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图书馆层次化建设是数字化时期个性化图书馆建设的尝试.从文化根源上来讲,层次化对待图书馆建设是人文关怀和现实需求表现,只有图书馆层次化建设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各类不同用户需求,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有序运作.学者范并思在《新世纪,图书学研究什么?》一文中指出,图书馆层次化是个体性前身,从层次化中获得个性化经验,应用性理念渐进的实施在图书建设的过程中,满足数字化、自媒体时代的需求,满足后现代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建设必将越来越精细化,从图书馆学发展 200 年左右的历史,可以印证图书馆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这种精细化必将仍是未来的趋势.

3.2 数字化时期应用图书馆建设路径

数字化时期的到来,文化与技术都悄然发生着一系列地革命式的变化.其中,有形文化成为无形文化,则是数字化时期的显著特征.图书馆的建设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应用理念则由层次化和多元化转向数字化、互动化等方向转型.从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现状,可以发现现行图书馆建设已成为实体与虚拟体图书馆共存的资源空间.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图书馆不仅仅是书籍与知识储存区域,更多的体现在图书数字符号性所表现出来的资源性和服务性.故此,数字化时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图书理念的变革.知识集合理念是数字化时期人们对图书馆学所提出的新兴理念,学者们也纷纷呼应这一理念的提出,知识集合也就是资源的整合,通过打包式资源性服务给读者提供一系列点对点的图书服务.当然,数字化时期,应用图书馆暂时表现出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诸如个体对特殊服务的需求,科研人员对专业化知识的需求等等.所以,重构图书馆建设理念也是当下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从现实发展上来说,其应用型图书馆建设主体理念在当下,随着人们对现实需求理念的厘清,人们越发的关注“人文”和“技术”的整合.从总体上来看,应用型图书馆建设理念仍是这两种导向上的深化,而不同的是在这两个主体理念上与数字化需求如何契合,则成为解决问题核心.读者需求在数字化时期的变革,是从整体上来掌握则成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数字化时期应用图书馆建设的理念除了图书馆学建设经典性案例作为指导外,读者的具体需求也是应用型图书馆建设中所要考虑的必然问题.

4 结语

新时期图书馆建设是国学性构建的理念和技术整合性的体现,也是学人研究能力和国家记忆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建设反映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主观要求,是处理社会关系和群体性能力提高的重要场所.数字化时期的图书馆建设更加注重细节化、互动化和个性化,但也仍然是“人文”和“技术”融合的主体满足式体现.其差异化表现在“人文”精神和技术上的革命给应用型图书馆的建设提出更多方面关照.其中,资源获得性路径的多源性则给应用型图书馆建设就带来一系列地革命性的变革,值得学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做出一系列理念和技术上的反思与调整,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图书馆建设的变化.

〔1〕范并思.新世纪 10 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光荣与梦想[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04).

〔2〕黄宗忠.《现代图书馆学理论》与 10 年来的图书馆学研究[J].图书馆,2008(06).

〔3〕卢儒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图书馆员职业规训纲要[J].图书馆,2008(04).

〔4〕蒋永福.理论图书馆学的当代境遇——写在“图书馆学”一词诞生二百周年之际[J].图书馆,2007(01).

〔5〕吴慰慈.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图书馆, 2006(01).

〔6〕吴慰 慈,杨文祥.关 于 图 书 馆 学 研 究的 理 性 思 考[J].图 书馆,2003(01).

G250

:A

:1673-260X(2016)02-0114-02

2015 年 10 月 29 日

猜你喜欢
层次化图书馆学时期
2023 年宁夏图书馆学会年会顺利召开
面向量化分块压缩感知的区域层次化预测编码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 05:08:34
铁路传送网OTN设备互联互通开销层次化处理研究
“十三五”时期的国企改革
舰船系统间电磁兼容性的层次化优化方法
基于层次化分类器的遥感图像飞机目标检测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图书馆论坛(2014年9期)2014-03-11 18: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