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研究述评

2016-03-29 00:11:26丁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研究者心理学工具

丁楠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希望研究述评

丁楠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希望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综观国内外有关希望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的希望概念、结构、研究角度等进行总结介绍,并尝试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希望;希望理论;积极心理学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希望作为公认的积极力量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这种对希望的研究状态并未得到很大改善,相对于积极心理学其它领域,目前心理学对希望的研究仍显不足,如有数据显示,乐观研究的文献数量是希望研究的两倍以上.

有研究者认为,对这个话题研究少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的情绪研究忽略了希望,二是很难对希望有一个清晰地定义.Lazarus 更是直接指出,大部分心理学家在给希望下定义时都非常勉强.

此情况下,厘清希望概念及研究角度就显得有必要.本文综观国内外有关希望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的希望概念、结构、研究角度等进行总结介绍,并尝试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2 希望是什么:一样的含义不一样的认识

早期的研究者把希望定义为一种对目标达成所抱有的积极的期待.Dufault等提出:希望有广义的希望和狭义的希望,前者的范围更宽泛,不与特别的、具体的或抽象的目标相关,后者指在不同时期与特定目标相关联的希望.虽然这一观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但研究者们往往认为这样简单的概念不足以揭示希望的本质,也无法对希望做出清晰明确的可操作性定义,因此他们试图对希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2.1 思维决定情绪的认知论

Karl等人认为希望的核心是一种思维而非情绪.Snyder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发现个体想要达成目标所产生的相关情绪、动机和决策制定都依赖于个体对未来计划的认知.由此希望被 Snyder等定义为一个认知集合,即希望包括有两个相互关联的认知成分:动力和路径.“动力”是指启动个体行动,并支持个体朝向目标的动机和信念;“路径”是一系列有效地达到个人所渴望的目标的认知操作.

Snyder希望理论由于其可操作性强,概念清晰、模型完整,成为当今心理学界应用最为广泛的希望理论,由此理论发展出的一系列测量工具及干预方案也得到广泛的研究应用. 但是有批评者认为,Snyder的希望理论无法解释当个体对结果或目标很少有知觉控制时的希望经验.

2.2 情绪决定论

以 Averill为代表的研究者更倾向于把希望描述为一种情绪.他将希望与生气和爱等更典型的情绪做比较,他们发现,首先,希望很难控制;其次,希望是非理性的,当希望足够重要的事时,个体可能说服他们自己结果发生的机率比事实上要大;第三,希望和情绪一样能激发行为.

Lazarus认为,希望是一种和目标有关的情绪,这种情绪大多在不能得到满足的环境中被激发,可以帮助个体应对恐惧和焦虑.MacInnis 用情绪的评价理论来解释希望,他们把希望定义为一种积极情绪,认为这种情绪是个体对目标进行评价的结果,当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向与意愿目标一致,且目标有可能达成的时候,希望即作为一种情绪反应被唤醒.

2.3 共同作用论

目前心理学界对希望的理解还存在第三种观点,认为希望既包含认知成分,同时也包含情绪成分.如 Staats 认为希望是一种“情感性认知”.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希望被个体预想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差异所左右,预想中的积极情感越大于预想中的消极情感,个体的希望就越大,当两者相等时,则不产生希望.如果预想中的积极情感小于预想中的消极情感时,则会产生与期望相反的消极情感,如失望等.

3 希望研究:不同学科衍生不同角度

许多研究表明,希望本身内涵的多维性决定了它的概念及结构的不确定性.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希望进行研究,从各个侧面得到一定的研究成果.

3.1 从个体希望的产生及体验出发进行研究

多数的心理学家从此角度对希望进行研究,他们更关心希望的产生以及个体产生希望时的体验如何.Snyder等采用访谈法搜集了大量被试的希望经验,结合其早期对个体目标研究的成果,他们发现个体希望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他们渴望实现的结果,即目标,而对目标,人们往往有一种持续的、自我参照的思维,其中包括他们寻找实现目标方式的能力,以及保持追求目标动机的能力.由此他们发展出希望的两维结构,并逐渐完善形成“希望理论”模型.

Roseman 等把希望作为他们研究情绪评价理论的一部分进行研究.他们询问被试,让他们回忆 16 种不连续的情绪体验和导致情绪产生的事件来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希望更常在消极情境中被激发,相较其他的积极情绪,希望与更强的力量感、个体控制感相联系,而且希望产生的可能性低于爱、快乐、幸福等其它积极情绪.

3.2 从对不同希望特点的个体的观察出发

护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大多通过观察健康人、慢性疾病患者、癌症患者以及老年群体的希望表现,来总结出不同希望水平的个体的特点,并由此得出希望的结构及相应的希望测量工具,以期能够评估患者的希望水平,从而给予其更合适的护理及心理支持.

如 Dufault等从对老年癌症病人的一个长达两年的纵向研究中获取数据,得出区分高低希望水平的 6 个维度:情感维度、认知维度、行为维度、联系维度、时间维度及个体经验. 目前护理学领域最常用的希望测量工具:Herth 希望问卷,即为 Herth 等人以此维度为基础进行编制.

3.3 从希望的不同层次进行研究

另外有研究者从希望的不同层面对其进行研究.

MacInnis 对以往的希望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至少有3 个层面的希望被分别研究.它们包括:去希望,有希望,怀有希望.他们提出从三个层面分析希望有助于理解希望概念及各种结构的不一致:(1)去希望:指由目标可能性、目标一致性及未来结果的渴求程度所激发的积极情绪.比如,我特别希望能减肥.此层面希望定义为,当个体正在期待非常重要的东西时出现的一种情绪.(2)有希望:指当一个与目标一致的未来结果被判断为可能发生时,个体所感受到的一种情绪.(如觉得这件事有希望.)(3)怀有希望:对想要达成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期待.此三层次间互相关联,分别代表一次希望的不同方面.比如两个癌症患者都希望能战胜疾病(去希望),而且他们都觉得有成功度过危机的可能(有希望),但一个可能比另一个认为战胜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怀有希望).

虽然提出了分层结构,但各个层次上研究还极少,只有经济学领域一些研究者从此角度研究消费者希望,如研究如何通过增加消费者对目标的倾向性(去希望)或增加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怀有希望),来激发消费者的希望从而增加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可能性.

4 当前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内目前对希望的研究多是对国外理论的介绍,以及一些相关研究及干预研究,此类研究大多沿用了西方的研究范式.如陈海贤建立了贫困大学生希望特质、应对方式与情绪的结构方程模型;陈灿锐等探讨了成人素质希望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证明了应对方式在希望与心理健康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毛晋平研究了大学生归因风格在希望与学习适应性间的调节作用等.当前国内对希望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中一些问题未得到妥善的解决.

首先是测量工具的问题.西方关于希望的研究,无论是在概念、理论、预测指标还是影响因素上,学者们目前还都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而且在对问卷进行使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其编制背景,如 Herth 希望问卷等多维结构的希望问卷,是由研究者在研究住院患者的希望水平时编制,那么其一些特定维度对身体健康的人是否同样适用就值得怀疑.且这些工具测查出的“希望”是个体的希望特质还是患者当时的希望状态,希望状态是否稳定,在负性生活事件的冲击下(如患恶疾),个体希望水平会如何改变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同样的,心理学领域使用最多的 Snyder希望系列问卷是否能真正测量个体的希望水平也值得怀疑.目前西方有研究质疑 Snyder等对希望概念的解释限制了希望发生的情境,至少当个体对结果或目标很少有知觉控制时所产生的希望经验,用他们的理论无法进行解释.因此,在对希望理解进一步深入的过程中,希望的测量工具也应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前,对测量工具的使用也应在批判中继承,而不该直接拿来主义.

除了测量工具的效度问题,其适用性问题也值得探讨.我国希望研究多沿用西方的研究范式,测量工具也均使用国外测量工具.但一般而言,当西方一些测量工具运用于我国被试时,人们一般都会考虑从西方被试身上所得到的这类工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通用,尤其是当面对诸如希望这样的复杂心理概念时,我们更是不可忽略文化价值等因素所起的作用.用西方希望量表来测量中国被试的希望水平,实际上存在着不同质和适用性的问题,很难测出其真实心理特性.因此构建中国文化下的希望结构、编制本土化的希望测量工具,是我国研究者未来的努力方向.

另外,希望的发展研究目前还是一个较大的空白,Snyder分析了希望是如何从儿童期发展起来的,强调了儿童第一次路径感和动力思维习得的重要性,他把童年期希望的发展当成一个必然的结果,当异常事情发生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儿童希望的发展,比如依恋关系的缺失等.有评论认为这些都是合理的想法但缺乏细致有效的研究.

希望可以预测很多好的结果,如成就、好的人际关系、幸福感等等.但相对来说,希望与结果间中间变量的研究相对被忽略.希望是如何起作用的,即希望通过什么来影响这些好的结果的实现,这些中间变量将得到大量研究.

如前文分析,各学科对希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学科间结论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趋势日趋明显.如把研究消费者的希望所得结论进行扩展,把希望的层次理论推广到对个体一般希望经验的理解中去,来设定更有一般意义的希望模型也是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1〕Patricia Bruininks B F M.Distinguishing Hope from Optimism and Related Affective States[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5,29(4):327-355.

〔2〕De Deborah J.Macinnis G E M.The Concept of Hopeand ItsRelevanceto ProductEvaluation and Choice[J].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1):1-14.

〔3〕陈海贤陈洁.贫困大学生希望特质、应对方式与情绪的结构 方 程 模 型 研 究 [J]. 中 国 临 床 心 理 学 杂 志 ,2008,16(4):392-394.

〔4〕陈灿锐,申荷永,高岚.应 对方式:希望与幸福感的中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72-175.

〔5〕毛晋平,张素娴.大学生归因风格在希望与学习适应性间的调节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

B841

:A

:1673-260X(2016)02-0093-02

2015 年 10 月 4 日

猜你喜欢
研究者心理学工具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40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中华手工(2018年6期)2018-07-17 10:37:42
“巧用”工具
读者(2017年18期)2017-08-29 2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