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的耕耘——常德市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后记

2016-03-29 09:01程光明龚跃虎通讯员
湖南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常德市常德价值观

本刊记者 刘 茜 程光明 龚跃虎 通讯员 张 华



心灵深处的耕耘——常德市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后记

本刊记者刘茜程光明龚跃虎通讯员张华

常德外国语学校一景

2012年第一期的《湖南教育》,刊发了3万余字的长篇通讯《沅芷澧兰绽新蕾——常德市学校文化建设大写真》;5月,《人民教育》又用2万余字的篇幅刊发了长篇通讯《看常德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线图》,向全国隆重推介常德市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一时间,学校文化建设“北学邯郸,南学常德”成为教育人的口头禅。

三年过去了,常德的学校文化建设还在持续推进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有了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2015年12月16日下午,记者走进“常德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暨‘创新校园’建设经验交流会”现场,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诸戈文的一席话,让我们对常德的学校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

诸戈文说:“三年来,常德教育进入了环境最好、发展最快的时期,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科学决策,也得益于持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我常常思考,自己能为常德教育留下些什么。留下多少房子?留下多少硬件设施?这都不是教育局长的本事。局长真正的本事,是给区域教育留下思想和灵魂。学校也好,区域教育也好,分数的竞争只是表面的竞争,往深里说是人才的竞争,其本质是学校文化的竞争。”

诚哉斯言。从6年前诸戈文就任教育局长起,他就一直在谋划该为常德教育留下些什么。2010年初,在他的推动下,常德市正式启动学校文化建设,教育也随之风生水起。

让每一所学校都焕发光彩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常德市坚持“雅致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创新校园”一起创,一年一个主题,一步一个脚印。谈及进展,诸戈文如此总结:“校园环境越来越美,校园书香越来越浓,校园活动越来越多,办学特色越来越鲜明。”

诸戈文的这番话,在记者接下来的采访中,逐一得到了印证。

石门桥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两年前还是破旧不堪的D级危房;现在,常德市总投资3500万元,将学校建设成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农村小学。

校长莫文清楚地记得,学校搬迁那天,好多家长特意赶来,校园里像过节一样热闹。家长们都感慨不已,有的家长头一次看见“班班通”设备,乐得合不拢嘴,由衷地说:“我们的孩子也能和城区孩子一样享受现代化教育了,孩子真是掉进了幸福窝里。”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掉进幸福窝里”,常德市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校安工程、合格学校建设和教育“三年攻坚”,大力推进物质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因地制宜打造校园文化景观,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走进芷兰实验学校,虽然每间教室都相同,但每个班都有自己独到的构思和设计,小绘画、小剪纸、小发明、小照片、小书架……各种创意如繁星在天,不可胜数,既装点了班级,也彰显了个性。走廊文化别具一格,一层一个主题,既有文字,又有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深入浅出,精彩纷呈。一楼是启蒙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这些蒙学经典以绘画、小故事等墙壁文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顾盼俯仰都有经典袭来。二楼是习惯养成教育,举手投足,随时有样可学,有例可循。三楼是爱心教育。四楼是个性教育。五楼是创新教育。六楼是感恩教育。步步登高,一楼一个教育主题,一楼一种境界。

“书香校园”建设启动以来,常德市一大批学校升级改造了图书馆、阅览室,新建了一批图书角、读书吧。芷兰实验学校的教师阅览室、武陵区工农小学的“礼乐书吧”温馨舒适,成为了师生最喜欢的阅读场所。

来到武陵区工农小学,一块深红色的牌匾映入眼帘,上面写着7个金灿灿的大字——“让读书成为习惯”。

在走廊上,有间像教室又像图书室、阅览室的房间,里面有不少学生。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半倚着,有的靠着;有的正看书,有的在书架上找书,有的凑在一起读书。那份闲适,无以言表。这就是该校的“礼乐书吧”。师生们只要稍有闲暇,不用办任何借书手续,一抬脚就能进去。学生说:“我最喜欢泡在书吧里。”老师们的体会是:有了一个轻松的好去处,书吧有着家的温暖。除此以外,学校还在走廊里设立了诚信图书架,每个教室后的展柜都陈列着学校添置和同学们推荐的图书,教室走廊的墙壁上挂有编钟造型的“名著推荐”。

如何让书香化入孩子们的心灵?校长谢英介绍说,首先是学校每周三、周四有30分钟的集中阅读时间,要求老师做好读书指导,与学生一起开展“我最喜爱的书”评选活动,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添置书籍。其次是督促学生做到“七个一”:每天上学带一本课外书,每天一次在校集中阅读,每天和父母交流一次读书心得,每天记一点读书笔记,每周背一首古诗,每月上一次书店,每学期写一篇高质量的读书感悟。

校园书香越来越浓,校园活动也越来越多。

汉寿县南岳路实验小学是一所大规模的学校,4200多名学生,60多个班级,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每月有主题,每个年级有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计划,腰鼓队、合唱队、广播站等26个学生社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趁着下课的间隙,记者跟一名学生进行了一番简短的对话:“你们喜欢参加学校的活动吗?”“当然喜欢啊!”“为什么呢?”“觉得快乐呗!”

“觉得快乐呗!”学生脆生生的一句话成了“快乐校园”一次令人欣慰的演绎。截至2015年11月底,常德共成立学生社团8800多个,其中市一中的观星会、三月文学社,市二中的航模社,芷兰实验学校的交响乐团,被评为全省知名优秀社团。

在常德,学校的办学特色越来越鲜明。很多学校都结合实际,提出了具有时代特点和本校特色的办学理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常德市一中的“敬、勤、勇、公”,市二中的“为时养器、爱国勤学”,武陵区工农小学的“兴于学、立于礼、成于乐”,或传承学校自身文化历史内涵,或展现学校地域特色,或紧扣育人目标,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既具有引导作用,又体现激励价值。

一部分学校把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深入开展课改试验,努力创新课堂模式,大力打造课堂文化。澧县一中、石门一中的“高效课堂”、市五中的“和美课堂”,课堂中充满了文化味,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走在常德的山山水水间,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学校文化建设使校园形成了均衡发展的强力磁场。

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血脉

“小英雄雨来的爱国勇敢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心里。自古以来,我们有精忠报国的岳飞……今天,我们要把小英雄雨来爱国勇敢的精神转化成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力量的动力!”在汉寿县太子庙中学,学校办公室主任高宏广递给记者一篇学生的观后感,是五(1)班学生杨云曦写的。“这是学校组织师生观看抗战经典影片后学生写下的。”高红广说。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不生搬硬套,更不要求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熏陶。”校长黄春秋接过话头说道。接着,他让学校团委书记黄国平随机请来几位学生接受采访。

“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空洞的,每一个关键词都能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找到对接点。”九年级136班班长彭乐开口就直奔主题。

“讲到诚信,我觉得即便是口头承诺也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嘛。此外,借人财物应该按约定好的时间归还……”九年级137班的曾湘杰抢着发言。

汉寿县太子庙中学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只是常德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冰山一角”。

探访常德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你会发现,常德教育人的做法是如此多种多样、生动活泼,他们的探索是如此快乐且有意义。

接“地气”,找到核心价值观的有形抓手是常德最有力的一招。“关键是融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就要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环节。融入的关键是找准学校定位,挖掘学校资源,营造良好氛围,形成价值认同。”市教育局副局长庹朝君介绍说。

常德市四中创建于抗日烽火中,一直秉承“明德尚义”的理念。为了让革命传统教育更加发扬光大,学校打造了明义楼,设置了明义堂,还编辑《明义经》,出版《明义校刊》,传唱校歌《明义之歌》,开设校本课程“明义点读”。专门负责校本课程讲授的李军凯告诉记者,每周一节“明义点读”课,每个班级都要到明义堂上课。“明义”文化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心灵。“我们推崇的‘义’文化实际上涵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所有内容。比如,对国家民族要忠义,对父母要孝义,对朋友要信义,对社会要道义。只是我们在继承‘义’文化传统的同时,融入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元素。”校长邓新好解释道。

常德市外国语学校则充分利用学校文化资源优势,让核心价值观理念的传播课程化、系统化,真正走进课堂。校长李世明介绍说,学校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书活动、班级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让价值观根植在每位师生心中。在活动渗透的同时,学校还编写了一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教材,这也是他们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成果。校本教材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全面而细致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概念解说深入浅出,案例援引鲜活生动,图文并茂。

聚合身边随时生成的德育资源,抓住身边的教育契机,是常德市各所学校的妙招。

武陵区丹洲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校长唐静早上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时候,经常看到有的学生从她面前经过时,把头一低,就直往学校里面跑。

唐静就专门挑那些不主动问好的学生,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越是不搭理我的学生,我越要追着他,向他问好。”有个学生被唐静“追”了三天。第四天早上,唐静还没开口,学生先打招呼了:“唐校长,早上好。”

“你希望学生是什么样的人,老师就要首先做到。”唐静说,学生是老师的镜子,他的特质与个性,往往会打上老师的烙印。

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魂”,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

武陵区东升小学教师曹阳春就是这样的代表。作为班主任,为了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联系工作,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从2005年至今,曹阳春几乎每周都会给学生家长写一封信。十年来,她已发出近400封信,累积60多万字。

写信,不只是“写”那么简单,还要做大量的阅读、思考,甚至是调查和研究。“因为每封信都要解决一个问题,这本身就是考验。”曹阳春说。

有一回,一位家长在回信中说,她的儿子有比较明显的女性化倾向,而孩子的父亲整天都看不到人,不是忙,就是玩,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乎是不管不顾。曹阳春看到后,非常吃惊,也隐约感觉到父爱缺失对孩子的教育是个重要问题。

经过近一个月的思考,这封信终于写成,题目就叫《父亲和孩子》。切入点是从一个教学片段开始的。

一只老麻雀为了拯救它的幼儿,奋不顾身地从树上像石头一样砸下来,挡在了猎狗面前,最后救了小麻雀。一位老师在执教这篇文章时提问:在危急关头,老麻雀明知自己救不下小麻雀,但还能不计后果、奋不顾身去保护。一般情况下,只有谁才能面对危难奋不顾身?这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班上许多学生都回答是“母亲”和“母爱”。只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为什么不能是父亲?如果我有危险,爸爸一定会想办法救我的。”

曹阳春顺势在信中问道:“为什么全班只有一个孩子说是父亲呢?各位父亲!你们不觉得有些失落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啊!”最后,她在信中呼喊:“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各位父亲,你们感受到孩子的那份期盼了吗?请担起那份沉甸甸、暖融融的爱的责任吧!”

武陵区丹洲中心小学开展户外放风筝活动

这封信发出后一段时间,有些学生在作文中说,爸爸开始陪他们一起做些事情了,比如爬山、打羽毛球等。

东升小学校长高丽鹏非常赞赏曹阳春,说:“任何人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就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这不正是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嘛!”

感动着和被感动着,改变着和被改变着,影响着和被影响着……常德市在这样的过程中凝神聚气,传递正能量。

让学校文化建设成为自觉需求

常德的学校文化建设从2010年正式启动至今已近6年。学校文化已成为常德市示范全省、影响全国的知名教育品牌。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

采访中,记者发现,常德市不少党政领导自觉担任学校文化建设这场“大合唱”的“指挥者”和“领唱者”,带动了“多声部的轮唱”。

2015年,是常德市委书记王群、市长周德睿忙碌的一年。这一年,他们多次就“教育三年攻坚”和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和现场办公,考察湖南幼专新区和大学城建设、百年名校常德市一中的提质改造工程,并深入石门、澧县、鼎城等县区调研教育工作,一个个发展难题在他们的亲力亲为中迎刃而解。

有了“指挥者”和“领唱者”,“多声部的轮唱”怎么唱?常德教育部门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市教育局坚持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逢会必讲学校文化,将学校文化放在教育大局来谋划、作为中心工作来部署、列入重点工作来考核。

同时,常德市财政每年单列1000万元的文化建设经费,将重大文化基础建设项目与基建项目打捆申报,纳入年度预算;常德各县市区也安排专项经费。

以武陵区为例,自2010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学校文化建设,对搞得好的学校还单独给予5万元至10万元的奖励。2011年,武陵区作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区,建立了优先进行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基础建设机制,全年投入7000多万元,农村学校占55%,城区薄弱学校占45%。

如今,一首和谐的交响曲已经奏响。

在临澧县,鳌山村完小被人形象地比喻为“因学校文化建设而蜕变成白天鹅”的学校。这是一所矗立在山坡上的村级小学。以前,学校仅有两间土砖结构的教室,综合楼、阅览室、美术音乐室一片空白。

学校文化建设启动后,校长李绍红多方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崭新的综合楼、一个铺上人工草皮的操场以及150米的塑胶环形跑道。不仅如此,学校还设计了“名人激励文化墙”,内容涵盖了名人的故事、为人的警句等。

据李绍红介绍,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结合学校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

他进一步补充道:“把学校建好了,孩子就有了就近读书的保障。近两年学校文化建设,只要学校有要求,村委会、党员会、家委会、校友等都会想方设法满足学校的要求。”

“没有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各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没有全社会的真心关爱,以学校文化建设促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的速度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可以说,全市一盘棋,人人争出力,已成为常德市文化立校促均衡发展的和谐交响曲。”诸戈文感慨良多。

在去年12月16日召开的常德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暨“创新校园”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常德教育又吹响了新征程的“号角”——

“针对建设均衡、水平提高、内涵提升等方面的不足,我们要继续围绕‘四个校园’一起创的总体思路,把学校文化作为今后常德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列入‘十三五’教育规划的重点工程、重要内容,做到目标方向不变、工作措施不变、推进力度不减,着力在培育精神文化、建设课程文化、打造精品上下功夫,让学校文化建设走得更深、更远,为全市教育发展提供持久的推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常德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向文化建设要质量、借文化建设求发展、以文化建设创品牌,已成常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追求。

新闻

猜你喜欢
常德市常德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扶琴》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清溪雅集》
美丽常德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