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舒文琼
分享通信布局“SIM+”掘金万物互联“新蓝海”
本刊记者│舒文琼
通过将“互联网+”聚焦到“移动互联网+”,并进一步落地为“SIM+”,分享通信作为新兴运营商的代表,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瞅准了机会,找准了定位。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受到了各方热烈追捧。那么,“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电信行业又如何在“互联网+”大潮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2016年10月20日,由分享通信主办的首届SIM+论坛在北京举行。分享通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志祥在论坛上表示,SIM卡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入口,“SIM+”即“移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的深化。将“互联网+”聚焦到“移动互联网+”,并进一步落地为“SIM+”,分享通信作为新兴运营商的代表,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瞅准了机会,找准了定位。
“互联网+”所带来的千亿级“市场蛋糕”令产业各方心驰神往,但是如果谈到互联网行业,运营商与BAT等互联网巨头相比并不占据优势,甚至有悲观的论调称,运营商在“互联网+”中所能做的只是提供管道,巨大的市场利润将被互联网公司所攫取。
不过这一观点忽视了基本的事实:每个微信账号都基于手机号开设,支付宝也大多与手机号码绑定。上述事实说明,手机的所有入口都集中在SIM卡上,五花八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均离不开手机号和SIM卡,因此“SIM+”就是“移动互联网+”。“SIM+”的提出,明确了运营商及通信业务在“互联网+”浪潮中的基础性地位,也为其未来的战略方向提供了参考。
除了作为“互联网+”的入口而存在之外,“SIM+”还有利于运营商转变商业模式,更好地面向未来。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个人移动通信的饱和,物与物相连的物联网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增长的主力。正如蒋志祥所总结,从运营商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发展可分为3个10年:第一个10年是运营商主导的10年,运营商培养了大批人才,掌握了核心技术;第二个10年是互联网公司/OTT颠覆运营商的10年;第三个10年是从现在开始的10年,互联网将进入一个万物相连的新时代。而进入第三个阶段,运营商也将重新迎来一个美好时期。
连接具有“点石成金”的独特价值,当物与物建立起连接时,静态的事物将变得智能化、可沟通,价值将被放大。此外,连接方式的不同也将产生不同的结果,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提出:“商业模式转变的关键在于连接,连接方式不一样,所产生的结果就不一样,正如同钻石和石墨同样由碳原子组成,但是连接方式不同,产生的结果有天壤之别。”推及运营商,就意味着要革新技术、优化模式,提供最佳的连接服务,实现最大的连接价值。
作为国内首批拿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的虚拟运营商,目前分享通信用户数在所有虚拟运营商中位居前列,成为运营商新兴力量的代表。那么,分享通信如何落地“SIM+”战略?
蒋志祥介绍,分享通信推动“SIM+”计划,旨在推进SIM卡从1.0向2.0时代转变,对流量入口进行流量分层、分级管理,整合SIM卡的认证、支付、位置服务、网元、网管等基础能力,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链入口,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提升价值流量。
他表示,分享通信将致力于以“SIM+”战略为依托,构建“行业+平台+终端+应用”的移动互联网入口生态链,不断改变人们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打造高品质的移动互联网生活体验。
编辑|舒文琼 shuwenqiong@bjxinto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