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已多达70家。其中,互联网行业独角兽公司占了88%,已达60家。但从在美国上市的65家中概股公司来看,市值超过90亿美元,有资格进入所谓独角兽俱乐部的仅29家。相比之下,国内独角兽公司估值明显过高。
百亿美元俱乐部达5家
在私募和公开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被称为“独角兽公司”。互联网独角兽俱乐部中,百亿美元以上估值的企业达5家,刚过及格线(10亿美元)的则达到29家。
产业分布:电商最集中
独角兽公司中,电商和O2O是最为集中的两个领域。电商在数量上占多数,但其估值总额只有188.3亿美元,明显低于互联网金融、高科技制造以及O2O等领域。
互联网金融与高科技制造排名靠前
在中国互联网独角兽排名中,以蚂蚁金服为首的互联网金融以及以小米科技为首的硬件制造占据了榜单的前沿。
北上广占比达83%
无孔不入的BAT
BAT与独角兽公司的关系有3种情况:要么自己拆分公司、独立发展进入独角兽俱乐部,比如蚂蚁金服;要么投资做第一大机构股东,比如滴滴出行、美团点评;要么投资独角兽背后大股东的大股东,比如通过58同城、新浪微博间接投资今日头条、58到家等。
BAT一方面为独角兽公司提供独有的资源,让其成为自己没有涉足的垂直领域的龙头;另一方面也极有可能限制与制约独角兽走向更大的舞台。
成为独角兽就高枕无忧了吗?
中国独角兽公司的估值明显过高。随着一二级市场联动效应的继续加强,一级市场的公司估值必然也会经历一个价值的调整与波动。毕竟,大家都做独角兽了,谁来做那些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