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乡愁与期许

2016-03-28 20:13潘慧琳
决策探索 2016年4期
关键词:城乡农村

潘慧琳

编者按:

自古以来,故乡都是创作素材的重要母题,至今久盛不衰。远的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回乡偶记,近的有时而浮出水面的“故乡沦陷”话题。

近年来,每逢春节,故乡都会被冠以“还乡体”的名义,走红舆论,伴随着缕缕乡愁,弥漫在社交媒体的朋友圈。

这个春节,伴随着回乡过年的急切脚步,有关城乡中国的探讨尤为激烈。“返乡日记”的受关注程度,标记着城乡差距的凸显程度。“返乡日记”作者们通过忠实的记录,透过他们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化打量和审视乡土中国现实。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当代中国,在社会转型的当下,这样的注视,还将持续下去。

回到出生之地,我们才真切地体会到“城乡差距”表述的是怎样一种现实。但仅有体会是不够的。我国城乡差距客观存在,直面这种差距,就是直面中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最大现实,需要有一份从容和包容。但仅有从容与包容也是不够的。在看到更多“返乡日记”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在乡日记”;与其冷冷地打量,不如实实在在地反哺与交融。这其中当然包括政策的扶持、机会的平等、权利的尊重等。

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的今天,我们需要更深入地观察乡村。因为走近,所以了解;因有了解,才有理解。悲伤中有希望,仍是漂泊者故乡。飞奔的中国,需要等一等她的农村以及农村的人民。那是我们的出发之地,也是总要回归之地。那里,不应成为让我们越来越感到陌生的地带。那里有更大的中国,更大的未来。

乡村图景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乡村图景。其间有感慨和忧伤,有对乡村未来的关注。

“返乡日记”引发的反思

2016年1月30日,也就是农历小年前夕,《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络上发表,作者是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教授黄灯,她以农民儿媳的视角,从湖北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内部深挖开去;将家中三代人近十年来的命运变迁展现在我们眼前,农村的养老和医疗、留守儿童、城乡二元结构等。

她尖锐地提到,代际的贫穷已经开始轮回。在体力最好的时候,哥哥、嫂子当年丢下孩子外出打工,现在侄子、侄女长大成人,由于没有一人通过读书得以改变命运,结婚生子后,随着生存的压力变为现实,也不可避免地要重复父辈的命运,踏上下一轮的打工生涯,哥哥、嫂子像当年公公、婆婆一样,要承担起照看孙子的重任。

留守儿童的后果也开始显现。侄子、侄女作为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长大成人。20岁左右就结婚生子,尤其是女性,尽管已身为母亲,但根本就没有身为人母的心理准备,留守儿童缺爱的童年,让她们从小难以获得爱的能力,在她们的思路和情感发育中,养育孩子的烦琐让她们苦不堪言,而过早外出对另一个孩子的伤害,根本就没有进入她们的视线。“带伢是奶奶的事情”,外出打工是她们逃避养育孩子的最好借口。她们也不懂得怎样对待孩子,孩子一哭闹,她就将孩子丢在床上,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大喊大叫,很难有平和情绪,更不要说一个理智妈妈应该具有的淡定。加上男性终年在外打工,年轻女性整天和婆婆相处,难免因为家庭琐事磕磕碰碰,因此,也难以有好的心态对待刚出生的孩子。

同时,传统乡村结构已经失去内在坚韧扭结,经济的脆弱加速了乡风乡俗的凋零。以养老为例,尽管几千年来,养儿防老一直是农民最为坚定的信念,但这一朴实愿望,在严酷的生存现实面前受到了极大挑战。在婆婆生重病期间,不时有村里乡亲过来看望聊天,总是提到,农村老人得了病,总是拖着,能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很少,如果得了绝症,一般就是等死,有些老人不愿拖累子女,很多都会选择自行了断;有些儿女实在无法忍受这种长期的折磨,也会选择逐渐减少给没有自理能力病人的食物,使其活活饿死。

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也是国家法定假日结束后备单位上班的第一天,某记者写的返乡日记把这种“还乡体”推向高潮。

他观察到,在村里,春节是老人的“旧社会年关”,春节越近,老人们的生活越发孤单和忙碌。

未有节制的娱乐,不仅平时赌局常设,春节期间,从年初一直到月末,都是牌局的最盛时光。走门串亲的外地人多起来,新旧牌友们云集一决高下。

还有在攀比和竞赛中的春节,“面子”是村里最为讲究的声誉,攀比是农村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杀年猪时攀比,如果谁家的年猪杀的最早、体重最大,家人走路也跟着趾高气昂;而谁家的年猪很小,在村民的打探中连走路都不肯抬头。谁家燃放的烟花多、买的烟花贵,这都是可供炫耀的谈资。

大山隔绝了农村人的视野,他们不知道、更不关心外界发生了什么,日久变得难以明辨是非、通达事理。在农村人眼中,好与坏、是与非的衡量标尺和参照系,是比他们相对富裕的几个村民。

其实,“还乡体”从2015年春节《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就在当时掀起波澜,一位返乡博士记载了家乡落后的交通、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对乡村的未来越来越感觉到迷茫。比如农村男青年在本地找媳妇越来越难;娶媳妇要房子两套:一套在家里,一套在县城,为了添置这两套房,将来给儿子娶媳妇,很多家庭是举全家之力在外打工。尤其是他笔下沉甸甸知识的无力感,刺痛了不少人的心。

为何一到春节就出“新闻”

有人在问:广袤农村,为何近年来一到春节就出“新闻”?

有报道认为,很大程度是因为在这个时段,人们才更多关注了农村“老家”。悲凉而忧伤的乡愁文字,大都出自于返乡的游子之手。在返乡的过程中,城乡之间对比的那种差距更能激起他们感慨而忧伤的情怀。

新华社在时评《“返乡记”不能片面放大悲情》中认为,对很多人来说,回乡寥寥数日的观察,注定只是对乡村的惊鸿一瞥,其所记录的也只是乡村的皮毛和侧影。过度聚焦于消极和不足,难免有失偏颇,绝不应漠视乡村的积极和改变。

某报评人李杏认为,个人色彩浓重的“返乡日记”在春节忽然火起来并不是偶然,乡土观察本不是一个“时令”话题,但在舆论中的集中涌现,却与春节假期关系密切。不难发现,能够发起这个话题并且深有感触的人群,必然有过城市和乡村生活经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也许目前正在城市打拼,也许已经在城市扎了根,总之对城乡差异和乡村变化有特殊的敏感。

资深媒体人杨耕身也认为,以“返乡日记”为代表的农村叙事,只是在那些硬新闻暂时消隐之际,随着大量在城市就业者回归乡村,出现的一种对现代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习俗碰撞产生的不适感的记录。这样一种叙事,常常难免失之片面,充满主观色彩,如同爆竹炸响,留下一地碎屑,无从收拾。而另一方面,它的确将今天处于转型期的国人,对于同样处于转型期的城乡中国的对比,充分地表达出来。

忧伤中的希望

如果以时间为轴纵向观察,乡村的很多新风貌与新变化令人印象深刻。从许多家庭新修的房屋,随处可见的摩托车、家用轿车,到年轻人进城后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及返乡创业带回的激情,都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涌动,成为改变农村面貌的动力源泉。而淳朴的乡情民风,依然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氤氲在浓郁的乡村年味中。今天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一个个农村家庭因为发展带来了上升的希望。

春节前,河南兰考“山药姑娘”潘春婷一刻也停不下来。夜里10点半,她还在仓库,点数着她的山药。在2014年回到河南兰考县之前,她在广州打拼了10年,曾是一家大空调公司的金牌销售之一。

是什么让她放弃大都市生活,心甘情愿回老家种地?

“以前每次回家过年,看到父母那么辛苦、家乡那么穷,就很心酸。”在潘春婷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催她回家,但她很纠结。直到2014年父亲病逝,作为长女的她下了决心,带着10年积蓄回到了兰考。

仅一年多时间,潘春婷在父亲80亩山药地的基础上,流转扩展到180亩,成立了以父亲的名字命名的兰考县潘根记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兰考潘根记食品有限公司,申请到“潘根记”商标,并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国家还补贴建了冷库。由于生意做得红火,村里人都叫她“山药姑娘”。

“家乡不是没有好东西,而是不知道怎么推销。”潘春婷告诉记者,她种山药上的都是有机肥,春节过后,就要拉200多车鸡粪回来发酵。“我们的山药更绿色、更健康。不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多是回头客。”

“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赶上了创业的好时候,不仅老乡热情帮忙,而且政府主动扶持。”潘春婷说。

公司平时有60多个雇工,其中一半是贫困户:像捆扎、装箱这种简单的活,就留给村里的老人们干,他们也能贴补贴补家用。

潘春婷说,比起坐在咖啡馆里聊创意的状态,她更喜欢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就像这山药,土在外面,甜在心(芯)里”。

村里大变样,回家惊喜多。35岁的李翠,离开家乡淄博房镇镇北黄村出去打工有13年,如今在深圳开了家餐饮店,有两年没回来了。这次春节回家,迎接她的不只是父母亲,还有家乡的巨大变化。

从淄博市区到北黄村,一路她都惊讶于家乡之变——柏油路、高楼、新建的文化馆和档案馆、公园……这几年,村里修了排水沟,装了路灯,还建了花池。

而让李翠想都没想到的变化是——农村的旱厕没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抽水马桶,由区里和镇上统一配置,没花村民一分钱。李翠还发现,村里垃圾有专人收集了;爸妈上了广场宣传栏的四德榜;电视待机页面竟然是镇政府工作内容,能一一查看……

洋货下乡,土货进城。陕西延安洛川的吴家庄张福才感受到了被互联网改变的新年。第一次,60多岁的张福才吃到了来自新西兰的黑金鲍鱼。从村淘店上下单,72小时,新西兰鲍鱼直达延安。

村淘店负责人陈飞龙感受颇深,春节前最多时,4天就帮村民下单14万元的货品。“我们这里大牌子货少,还贵。现在从网上买,跟一线城市一样。”

作为村里较早出去打工再返乡的人,陈飞龙脑子活,除了经营村淘,还开了网店,销售自家种的洛川苹果。让他略感遗憾的是,年货节期间苹果销售火爆,4天就卖了800多箱,可都是帮别人卖的。他自己的3万斤,早在去年年底就卖光了。

以前,每到10月份,村里就会来很多果商。果子1斤三四块被收走,可到了市场上,八块十块的都有。开了淘宝店,陈飞龙1斤能卖到4块多,自己多挣了5毛,价格还远低于市场。

据统计,这次仅阿里年货节期间的“三省一市农产品网上行”,选用的31款土货卖出了约50万份,激发了高涨的消费热情。仅洛川苹果,11小时就卖掉了18万斤,为当地农户实际增收超过20‰

目前,农村淘宝已经深入300万个农村家庭,惠及1200万农村人口。

种种变化的背后,是党和政府持之以恒的努力

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改革领域出现了一个频繁使用的词汇——“并轨”,从城乡养老并轨、社会救助并轨到住房保障并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从碎片化到一体化,消除地域差别,社会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

为缩小城乡差距,十八大以来,户籍改革有了实质性推进,为填平城乡鸿沟、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扫除障碍。“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十八大以来,民生改革勇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充分回应百姓公平诉求:多个省份实施随迁子女“异地高考”,让社会成员获得“起点公平”……每一项重大政策的出台,都给万千家庭送去摸得着的好处、带去热腾腾的希望。

2015年4月,中央深改组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一计划令330多万乡村教师和4000多万乡村学生受益。时隔不久,在中央深改组第15次会议上,又审议通过《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农家娃上学的议题连续两次出现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上,正是中央为“扶贫必扶智”而寻找政策突破口的真实写照。

2012-2015年中央财政拨款600多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农业保险补贴品种增至16个,各级财政补贴资金已占保费80%左右……

为推进身份转换,国家针对农民工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了年度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综合计划,社保全覆盖,大部分城市把符合条件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落户城镇不再是梦。农民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工资水平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成为“新市民”。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从2010年的2.4亿多增长到2015年的2.7亿多,增加3524万。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治本的途径之一。在1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说,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

“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当中。”胡祖才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人,“这比欧洲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

“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左右,现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56.1%了,完成目标不是很难,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的目标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胡祖才表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是首要问题,有人感觉城镇化进展不快,可能主要因为市民化进展比预期慢一些。

“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我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察真情、看真贫。太行山区贫苦人家的土炕上,湘西苗族兄弟的火塘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全面小康,不让任何人掉队。“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动员令已经下达,一份份满载牵挂的援助,正穿山越岭,风雨兼程。

缩小城乡差距任重道远

进入2016年,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前所未有。

2016年1月28日,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公开发布。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提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松劲。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2月6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月1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农村“短”在哪里?最直观地看,“短”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上。历史形成的城乡面貌反差,虽然在这些年有了很大改观,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未来,国家把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加快改善农村水电路气网等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保等社会事业,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尽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一号文件”还给出了两个新思路。

其一,把城里有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延伸到乡村。为此,“一号文件”要求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具体措施上,文件提出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创造条件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其二,城里没有的,农村可以先有。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就是从农村扩展到全国的。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这一举措农村又走到了城镇前头。

故乡是最能撩拨起游子心弦的那弯明月,离家越远,越能感受到那份思念,荡起那湾乡愁。真正的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更为广阔的情怀。尘世的乡村不可能远隔世俗纷扰,不可能白璧无瑕。在社会转型期,在视野、学识、履历不断翻新的“我们”眼中,那个承载着无数人乡愁的农村,也正承载着“我们”更高的期许。

城乡二元结构之下,诸多鸿沟和壁垒的消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乡村图景与心中期冀的蓝图契合,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更需要我们付出汗水和努力。在“故乡今夜思千里”的时刻,静默而安详的农村依旧可以安放人们柔软的乡愁。让我们“饱含泪水”的故乡,尽管有着诸多不完美,却永远让我们“爱得深沉”。

猜你喜欢
城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城乡涌动创业潮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城乡边缘人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