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庆
春节后政策面、流动性、各类资产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我们认为债券收益率已经出现了拐点,后期仍具有上行的压力
春节之后股市、商品和房地产的表现都很像2009年,唯独债券市场不太像。尽管利率曲线短稳长升,稍微修正了此前过于平坦的情况,但投资者对经济极度悲观以及出于配置需求,并没有如2009年初那样弃债投股。我们认为,债券收益率在2016年初已经出现了向上的拐点。
当前政策环境越来越像2009年:政府对房地产政策的放松尺度不亚于当年;政府财政赤字扩大;信贷出现较为明显的扩张。此外,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和总理答记者会的基调似乎也更强调刺激需求,供给端改革的速度则有所放缓。
信贷投放是否能延续,是否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效果,是当前市场存在的主要预期差。虽然2016年内外经济结构和各部门资产负债表的约束明显大于2009年,但从本质上而言,经济如果能止跌企稳,从边际改善上看,仍和2009年经济的触底反弹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一旦宏观指标改善,那么债市对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将会修正。
尽管2015年10月份以后中国“双降”引发利率水平又出现了一波非常明显的下行,但这也引发了人民币更大的贬值压力,直接牵制利率放松,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也就是从那以后至今没有下调。而如果未来外汇储备进一步下行,那么汇率对利率下行的约束也会更为明显,构成2016年影响债券市场的另一核心因素。
我们观察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在1月份,居民和企业的正常换汇需求,叠加做空人民币的投机行为以及央行的干预行为,共同造成了外汇占款的大幅下降。到了2月份,央行和市场博弈趋淡,但外汇占款仍在下降,反映出企业和居民仍在调整外币资产负债表,后续外汇占款仍面临持续流出的压力。在这种约束下,可推断银行间流动性会处于一种紧平衡的状态,资金面的波动性会加大。
2016年债券市场的一个全新变化就是监管环境,央行引入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这对市场意味着什么呢?MPA的广义信贷口径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与信贷投放一起纳入考核,保证其增速不高于一个设定值。而目前这个设定值很可能与中央政府在2016年对于M2和社融的目标增速一致。
考虑到2016年社融目标增速要高于2015年实际值,该项政策并非是希望银行主动压缩信贷,因为这与稳增长的政策取向是相悖的。更可能的原因是,央行试图利用该政策来引导金融机构去杠杆并降低系统性风险。如果有机构以过高的杠杆进行了债券投资、股票投资或者同业投资,那么一旦广义信贷增速超过设定值,那么这部分很可能会是首先被清理的对象。2月份金融数据一叶知秋。
基于同样的逻辑,M2与社融均保持一样的目标增速,其中前者略低于2015年实际增速,后者略高于2015年实际增速,这也可能会导致央行在保信贷的同时,适度减少基础货币供应或抑制货币乘数快速上涨,构成债券抛压,尤其是长端。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3月16日向市场询量MLF并下调了各期限利率,但这也并非是债市援军。
公开市场利率以及受其带动的银行间回购利率对债券投资才更重要,MLF利率和公开市场利率目前是各司其职。具体来说,汇率的约束和金融去杠杆的目标进一步上升,使回购利率有必要保持稳定;而为了信贷扩张更快和成本更低,MLF利率持续下调。这一组合和总理要求金融机构“决不能脱实向虚”的表述相一致。MLF利率的下调就如同邻居家(信贷市场)吃顿饺子,自己(债券市场)看见了闻个香,但是吃不着。
MLF询量则更多是为了弥补因外汇占款下降带来的基础货币的缺口。MLF利率作为构建利率走廊上限的工具之一,对于维护流动性稳定的作用更甚于引导资金利率下行。结合前述对外汇和流动性约束的分析,央行似乎更在意的是防范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