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个基本问题

2016-03-28 10:24韩美群
中州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时代精神中华文化现代化

摘要:“中华文化”的概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后,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这种认可,是人们在经历了“打倒孔家店”“破四旧”后对传统文化深刻反思的一种理性回归,代表着人们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但是,应该如何对待和传承中华文化,在学界却未完全达成一致意见。从文化传承的方法论视角来看,在当代中国,要弘扬和复兴中华文化,就必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发展相同步,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相一致,不断地实现文化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

关键词:中华文化;现代化;时代精神;文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2-0084-05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既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因而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上就略显复杂。一方面,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存在糟粕而全盘否定之,也不能因为其存在精华而全盘肯定之;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形态内的精华和糟粕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为一体、难分伯仲的,因此,如何对待和传承传统文化,事实上是一个极其难以处理的问题。

在我国,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党中央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华文化”的概念,而不是提“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十四大报告用语)、“民族优秀文化”(十四届六中全会报告用语)、“优秀传统”(十五大报告用语)、“祖国传统文化精华”(十六大报告用语)等概念,这实际上意味着党中央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一种全新的评价。过去我们之所以要增加“优良”“优秀”“精华”等限定语,是因为从以往流行的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封建的和落后的,而我们所要承继的只是其中的精华部分。现在党中央直接提出“中华文化”的概念,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形态在整体上的肯定,但这种整体上的肯定却并不等于在其内容上全盘肯定。事实上,中华文化只有在不断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中,逐渐实现从外在面貌到内在基因,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到行为习惯的根本转变,方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这里涉及几个关键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传承与创新、本土与外来、历史与现实等的关系以及如何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等问题。

一、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

文化不是一个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文化也是如此,它是多个区域、多种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和升华的结果,是一种“多源一体”的动态文化模式,是常与变、因与革、内与外相统一的有机生命体。中华文化今天所拥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都是中华多民族长久的历史积淀。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

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中华文化的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承继关系,是无法割裂的。因此,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是正确对待中华文化的核心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过去我们存在着两种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看法:一是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一种历时性关系,传统文化代表着过去的、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东西;二是认为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滞阻力,要想现代化,必须先破后立。以上这两种理解都是片面的,其本质错误在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看成简单的对立或对抗关系。事实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绝不是抽象的和隔离的,它们都是人的生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那种把传统文化看成是过去的、静止的和一成不变的观点,或者把传统文化看成是阴暗的、负面的观点,对现实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害的。传统文化虽然产生于过去,但并非“过去式”的文化或守旧的文化,从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的功能来看,传统文化并非以“滞阻力”形式出现的,恰恰相反,在一定的条件下,传统文化往往不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束缚力而是推动力。

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现代阐释主义的方法对我们颇有启发意义。这种方法认为,传统并不是某种过时的文本和僵死的化石,而是一种活的精神,它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因而,现实与传统处在水乳交融的关系之中,现实之中包蕴着传统,传统中渗透着现实,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来就没有所谓的纯现实和纯传统。一方面,人们习惯以传统作参照系,来解释现代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又用现代文化理念来阐释传统,这样,传统本身就成了现代的创造物,现代又成了传统的延续。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纯而又纯的传统和现代都是不存在的。

如果我们用这种观点来看待中华文化的话,那么,它就并不是一种代表过去了的东西,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人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它割断联系。中华文化的血脉穿梭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我们一方面要守护、继承传统,另一方面又要超越和创新传统,这两个方面是互相统一和共同促进的。传统文化虽然是前人生存实践智慧的结晶,但对于后人来讲却是一种不可逃离的文化场,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文化传统,也不管他是否赞成或意识到这种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始终存在于他的生存实践的方方面面,因而传统文化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前提。但是,人们对于既有的传统文化并不是消极无为的。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人们不断修正、补充和更新传统文化,这便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创新不仅是指文化内容的激活,更是指整个系统模式的革命和转型。它是原有价值体系、心理定式、思维方式的解构,也是新的观念、思想、规则的建构;是传统惯性的消解,也是传统精华的重铸;是社会生活的变革,也是人身心的新生。这是文化从异化向其本质复归的历史必然。”②传统文化不断地得到创新,而文化创新的结果又不断地转化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是文化存在、延续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只有把握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张力,才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应有态度。

亨廷顿认为,现在世界上公认有八种文明(亦即文化形态),即中华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非洲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其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无疑,中华文明(亦即中华文化)如其他文明形态一样,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但是,它独特的智慧特征、精神价值却是其他文明形态所不能替代的。特别是在数千年的孕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已成为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精神生命的一部分。像这样一种文化,我们是根本不可能把它弃之一旁而置之不理的。我们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正如习近平所讲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③,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而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同时,我们还要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优长,发挥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中的凝聚和团结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endprint

二、如何主动吸收异质文化?

关于如何对待异质文化或不同民族的文化,人们往往有三种错误态度:一是将异质文化视为异端,必须将其同化、征服或灭绝;二是承认异质文化在其自身民族的价值,否认异质文化具有不同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排斥不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三是承认异质文化的价值,但只是作为欣赏、猎奇或研究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远离异质文化。上述三种态度中,第一种文化歧视的态度显然是错误的,它否认了文化的平等性和统一性;第二种和第三种态度在尊重和承认不同文化存在自身合理性价值方面具有合理性,但是仍然否认多元文化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规律,却是错误的,这将直接导致文化相对主义,不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利于文化自身的健康发展,也违背了人类文化一体化的现实。

当今人类的交往范围已经扩大到全球,在相互交往中,人们相互了解、相互对话,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对话。由于人们语言、价值、信仰等的不同,必然会出现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但是,如果从整个人类文化历史长河来看,这些碰撞和冲突只是现象,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才是本质;或者文化冲突只是开始,文化的融合才是结果。历史上,文化的冲突从来没有间断过,只有在冲突的过程中,各种异质文化才能得到交流,文化矛盾才能逐渐得到解决和消除,人类文化才能逐渐进步。对于异质文化,无视冲突或逃避冲突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对话取代对抗、以交流取代排斥,消解冲突,促进融合。

因此,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活力,绝不意味着闭关自守,相反必须主动吸收异质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不同形态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东方文化、西方文化、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等不同民族文化,由于民族、地域、历史、宗教、语言、制度等的不同,各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在文化的交往中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相互吸引就会带来文化的融合,而相互排斥则会带来文化的冲突。正因为文化的这种矛盾运动,才使得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了多样性、异质性和独特性。

在文化的交流和对话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其一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它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的中心,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使其具有了其他民族无法超越的地位和价值,因而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这种观点是狭隘和没有前途的。盲目的自信和恋旧,一方面忽视对异质文化精华的吸收,另一方面忽视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只会带来文化的退化与落后。其二是民族虚无主义。它抛弃固有的文化传统,认为异质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是现代化文化或全球化文化的唯一参照系,因而主张全盘西化。这种观点是危险的,也是极其有害的。它一方面妄自菲薄,割裂传统,否定历史,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动摇中华文化的根基,必然会抹杀中华民族精神,这又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的问题。另一方面,主张全盘西化的西化派观点实质上是认可“西方文化中心论”,赞成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这必将助长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从而破坏我们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损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危及文化安全甚至国家安全。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需要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学习,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才能使文化得到重整和发展。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闭关锁国无异于自杀。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中,只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才能提升中华文化的活力,显示出中华文化勃勃生机。

三、文化如何与时代精神相一致?

文化归根结底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实践。如果与现实社会实践相脱节,文化无异于一潭死水。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文化体现了人对自然、社会及其本身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及其对象化成果的积淀便构成了人特有的文化存在方式,这便是文化的生成逻辑。列宁曾指出:“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④这不仅是对文化起源和生成的阐释,也是对文化发展逻辑的解释。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升华的价值创造过程,时代精神是文化价值的养料。通过汲取养料,文化一方面会保持内在的自我更新机制,另一方面会保持文化价值创造的开放性,充分激活文化实践活力。

对于文化的传承创新而言,时代精神是凝聚在文化发展和时代进步中的核心与灵魂。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精神实质,它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风貌和集体意识,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黑格尔认为,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绝对精神”的化身,代表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方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黑格尔把时代精神看作“绝对精神”的化身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其关于时代精神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的论述却是略有见地的。从本质上来看,时代精神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的本质特征在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反映,体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和精神追求。具体来说,时代精神既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结晶,又是时代所蕴含的思想精髓的核心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从文化传承创新的视角来看,文化的每一次进步和革新,都离不开时代精神的滋养和引领。在人类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中,时代精神以其孕育的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成为当今文化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和推动、激发文化发展的创新活力。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时代精神,没有了时代精神,文化创新就如同没有航标的轮船,失去了前行的目标和方向。处于古今、中外交会对接锋面的中华文化,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吸收和利用异质文化的同时,应与时代精神保持一致,汲取当今社会的阳光雨露,方能赢得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在这个时代主题之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我国当今最为基本的时代问题⑤。当我们在对这个时代问题进行思考或改革时,新的时代精神也就随之产生。在当今社会,提倡理性、追求知识、追求和平与发展、重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注重个性解放与现代意识、追求健康社会运行机制等,已成为新的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这些时代精神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反映了这个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并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共同的心愿、意志和精神追求。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是这些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同时,发展中华文化,也引导和弘扬了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精神。中华文化一旦战胜并取代传统文化模式,就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内在超越性和革命性的文化精神,不断地摧毁阻碍社会进步的旧的文化要素,从而释放人的活力,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为文化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endprint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⑥在全球化、现代化不断加深的今天,中华文化正在经历着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文化变革和转型。“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⑦解决和克服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全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化终将繁荣兴盛,中华民族必将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四、如何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中华文化也不例外。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来看,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连续性。但这种稳定性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和僵死的,相反,它是不断传承和变化的。从历史的维度审视,文化的传承性主要是通过一代代文化主体对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内蕴予以传递和发扬光大,其中包含了扬弃和更新;从空间维度来看,随着人类交往的普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接触和交流,必然发生摩擦和碰撞,不同价值的文化或是融合,或是排斥,这又形成了文化发展的第二种维度。以上两种维度就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具体而言,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根源于社会实践。简单地说,社会实践就是作为主体的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而这个活动的结果,就是创造自身特有的文化。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是恒久不变的,相反,它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和转型创新的过程。正如上面所言,文化的发展具有时空两个维度。时间维度构成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内在机制的运作机理是文化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也就是说,当一种固定形态的文化业已形成,便会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等形式变成人们的文化“无意识”,亦称惰性文化。但从实践的本质来看,人类改变世界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创造性实践活动必然会带来新的文化形态的出现,亦即超越性文化。惰性文化和超越性文化两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并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互影响,常常形成一种冲突和张力,这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文化发展的第一种维度。文化发展的第二种维度即空间维度,空间维度构成文化发展的外在机制,外在机制的运作机理是文化的外在矛盾与冲突。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相互遭遇、相互交流变得日益普遍。尽管我们不认可文化有优劣之分,但是不同文化形态的文化,其动力和活力的差异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和张力,就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外在驱动力。无论是文化发展的内驱力或外驱力,其最终结果都是实现文化创新和发展。

中华文化作为中华各民族的基本生存方式,具有不可断裂的再生动力和顽强生命力。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断言的,中国先秦时期就基本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文化传统,至此,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文化风情、行为方式便在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时代生存中绵延不绝。从传承方式来看,中华文化的传承绝不是照相式的一成不变的延续,而是包含更新、超越在内的复杂变化过程,既包括自发的方式,也包括自觉的方式。所谓自发的方式,主要是习俗习惯、宗教、生产、生活方式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价值和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而自然习得。这种自发方式传播速度快,影响也极为普遍。而自觉的方式,主要是一些文化规范或者是科学文化等,需要经历一种特别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机制,通过系统学习而习得。从一代教育大师孔子开始,人们便极其重视文化的自觉传承方式。在现代社会,各类学校的教育形成了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中华文化自形成以来,经过两种方式的传承,期间经历了变异和变迁,如从神本文化走向人本文化,从文化一统到儒、玄、道、佛相融合,从文化专制到西学东渐,等等,都没有改变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精神。因而,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化传承,其本质即是文化基本精神的传承。

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精神的“不变”与文化模式的“变”却是互为因果和一体两翼的。中华文化在其自身发展进程中,必然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主体添加文化养料,促进其变异和变迁,从而使其不断创新和革新。因为没有文化变异,就不会有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文化视域下,人们通常碰到的“异类”“代沟”等现象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即是文化进步的外在表现,对此我们绝不应该歧视甚至打压,而是要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加以正能量的引导。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9页。

②田丰:《文化进步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③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④列宁:《哲学笔记》,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33页。

⑤韩美群:《中国的时代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江汉论坛》2013年第9期。

⑥⑦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光明日报》2011年10月26日。

责任编辑:采薇

Abstract:After the concept of "Chinese culture" was raised in the report of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was unanimously recogniz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 which is a kind of rational return after the profound reflection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culture movements, such as "Down with Confucianism" and "Broke with the Four-olds" during Cultural Revolution. This means we affirm and accep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general. But there′s no exact answer on how to treat and inherit "Chinese culture" in the academic circle. From the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we think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new times′ connota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it will be adapted to modern society, in harmony with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and China. In so far "Chinese culture" will continue to implement self-development and self-renewal.

Key words:Chinese culture; modernization; spirit of the times; cultural rules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代精神中华文化现代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边疆治理现代化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为传统诗词注入时代精神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