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实施带给检验检测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孙昕 丹东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2016年5月31日,国家认监委正式印发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并于2016年8月1日正式施行,同时意味着2006年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将废止。2016年版新准则历经一年的试行版,经过一年内各机构反馈和专家在准则条文描述的反复斟酌,最终出台。2016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原有准则的一些政策进行了放宽或缩减,使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着新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名称上的区别
2006年版名称为《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新版名称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的引用
2006年版准则引用《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 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 17025-2005)、《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86号局长令)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质技监认实函〔2000〕046号)4个文献,新版准则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合格评定各类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 T 27020-2016)、《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GB/T 22576-200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01-2011)等要求。
条款层次数量的区别
2006年版准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管理要求,包括条款4.1~4.11;另一部分是技术要求,包括条款5.1~5.8,共19个要素,104个评审要点。新准则未区分管理和技术要求,包括条款4.1~4.6,共28个要素,49个评审要点。
语言上,条文表述方面更为简练连贯;范围上,拓宽了检验检测机构准入范围;时限上,延长了资质认定周期,由原来的3年变为现在的6年,减轻了机构的负担;机构管理上,注重对于机构诚信度的建立;职权上,放开资质认定权限,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可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对机构是否满足《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件进行评审;评审条款的深度上,新增多个条款,在拓宽准入范围的同时也加入了许多约束条款,即检验检测市场是放开的,但准入条件是严苛的,需要真正有实力的检验检测机构加入。
(1)新准则放开了市场准入条件,使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打破了原有国家机关单位垄断市场的格局,对于第三方机构是机遇,而对于国家机关单位是挑战。如果说机构改革打破了原有国家机关单位铁饭碗的话,新准则的发布对于原有国家机关单位无疑又是一把利刃。
(2)新准则加入“诚信”字样,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定期向资质认定部门上报包括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遵守从业规范、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等内容的年度报告及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力图打造检验检测机构的诚信档案。诚信是对检验检测机构保证数据结果独立、公正的又一加强,是提高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又一保障。
(3)新准则力图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检测大环境,将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素质、设施环境、设备的配备等作为评审的基本和首要因素。人员素质强调的不仅是人员的职称、专业和个人能力,最高管理者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总抓机构质量体系运作全局,全员参与手册文件的制定,集思广益。食品检验机构对授权签字人增加了食品、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性的要求。用于检测的设备不仅数量要满足检验检测要求,精度也要满足,每年的检定校准计划还应加入校准设备的量值要求。设施环境方面加入了《内务控制程序》,对实验室总体环境进行把控。
(4)新准则突出了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在原有申诉投诉机制的基础上,加入了提出意见及解释人员,对客户提出的在检验中遇到的如选择何种检验方法、送样量的多少、检验报告中疑难问题、检验结论和不确定度等问题做出解答,将服务做到更好。目前,很多机构在收样间准备有茶水、咖啡、报刊等供客户休息使用,还设有意见箱、投诉箱等。
(5)政务公开,检验检测机构很多必要的信息要定时发布,如检验流程、时限、可检验项目的名称和收费标准等,不仅方便客户,很多东西直接通过网站等渠道就能查阅,同时也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另一种体现。
新准则与国际接轨,改变了原有检验检测市场的格局,一个公平、科学、公正的检验检测市场大环境正逐步形成。作为检验检测机构的一员,首先应从自身改变原有思想,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深度研究新准则、相关法律法规及检验检测标准的要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进取研发新方法新规定,使自己成为一次次改革中的弄潮儿,而不是在优胜劣汰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