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供给侧改革

2016-03-28 22:30张倩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常态供给改革

张倩钰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寻求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供给侧改革

张倩钰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当前处于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的中国经济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和调整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过去那样以需求侧调节为重点,而应转变为供给侧的改革.文章通过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供给侧改革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状态,年平均增长率约为9.8%.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中的神话,也使我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从2010年开始至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缓慢,2015年我国经济年增长率仅为6.9%,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缓慢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虽然我国经济增长率缓慢,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正处于所谓的新常态之下.新常态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面临着许多问题和矛盾,看似是因为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所致,实则关乎本质性的结构问题.目前,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条件和动力因素正在发生变化.在新常态经济下,只依靠传统的需求侧已无法促进经济的增长,在这经济形势下必须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进行创新型改革,由此我国提出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供给侧改革.

1 文献综述

对于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很多学者也从各方面做了很多相关研究.

蒲晓晔(2010)[1]等人对我国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投资需求过热减弱了外部发展动力,国内缓慢的需求影响了消费动力等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必须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改变贸易方式等来解决.

栾贵勤(2012)[2]等人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放缓“再平衡”时期,强调必须要通过坚持前沿性改革、促进性改革、持续性改革和后续性改革来促进经济增长.

汪素芹(2014)[3]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OLS、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指出了外贸发展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依然起着促进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以上学者虽然也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方案,并且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从根本上看,无论是依靠投资消费,还是通过税收政策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调整,都依旧是侧重于需求侧的方针.在新常态形势下,如果单单依靠需求侧促进经济发展很有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效率过低等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一改传统的想法,从供给侧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希望可以从新角度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一直呈现的高速增长开始变得缓慢,2014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长7.4%.在此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出了“新常态”一词,接着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形势下,并指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都处于合理区间内,就业持续增加,国民收入稳增,内需扩大等都表明中国经济是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发展的.新常态将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使其更加稳定的发展.在这一形势下,我国经济将向新轨道发展,呈现出新气象、新发展的状态.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我国之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增长率使我国不得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2.1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导致产能过剩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侧重于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我国扩大内需的方针中,扩大投资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我国重视金属、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但这些产业具有十分明显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值特点,经过多年发展和累积,使得我国以传统制造业为首的产业供过于求,产能严重过剩,甚至产能过剩已经蔓延到一些新兴产业中如光伏太阳能、风电等.其中尤以钢铁行业更为严重.如刚过去的2015年是整个钢铁行业的寒冬.去年我国钢铁行业总产值为12亿吨,但国内市场需求仅为7亿吨,产业利用率未达到67%,整个钢铁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局面,仅2015年前11个月,一些重点钢铁企业就亏损531.32亿,而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在2016年国内钢铁需求还会降低,届时钢铁行业将会继续亏损.产能过剩使得企业利润下降,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在这种产能过剩情况下,如果再对其进行投资,就无法很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2.2人口因素影响制造业优势的发挥

过去,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拥有众多的劳动力,可以说以前制造业中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但据有关测算,我国的适龄劳动力人数正在逐年减少,劳动力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展露颓势.随着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加剧和过低的人口增长率,劳动力不足开始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第一次有了绝对下降,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比上年减少了345万人,而这只是一个开始.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只有91954万人,比2012年又减少了224万.2014年则比2013年下降371万,只有91583万人.劳动力短缺,各地的民工荒,招工难现象层出不穷,增加了制造业劳动力工资成本,使得我国制造业再也没有劳动力上的优势,影响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3产业结构不协调导致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力发展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而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产业比重却很低.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发展经济急切而强烈的动机驱使,我国各类自然资源被粗放、低效的耗用也成为生态环境的杀手.这也就是说,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方式实际上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我国环保部联合其他部门一起公布的2014年我国城市环境状况表明,2014年我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城市有161座,但只有16座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近两年来城市雾霾现象的频频出现,更是表明了我国环境污染严重问题.而资源、环境问题将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4金融压抑明显,金融体系风险加剧

中国的利率向来都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中.央行通过对存贷款利率的同步调整,控制银行所得利差,从而控制银行盈利水平.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仍然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国政府对主要金融机构也拥有绝对控制权,并对国外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导致金融市场主体大小不均,国有比重过大而民资外资占比太小.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风险也逐年加剧,其中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机构等最为显著.我国中小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缺乏相关部门和法制的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日益加剧,最近两年频频出现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跑路”现象.实体银行的资金很多都进入了股市和房地产行业,加大了这两个行业的经济泡沫.

3 新常态下我国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整手段很难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侧重于通过各种手段扩大供给,通过供给侧改革寻求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1改革重点领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我国必须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从制度上进行创新.2015年是我国“国企改革元年“,多地都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我国通过对国企”混合所有制”、“兼并重组”“整体上市”、“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等的改革激发国企发展活力,促进未来几年投资方向的转变.供给侧改革需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新旧动力转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制度创新和供给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高,通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调整升级,资源得以优化配置.这样的供给侧结构优化必将促进需求侧由一味的高投资转向“三驾马车”共同驱动,在创新驱动的内核动力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2加快产业升级,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产业升级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是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主要问题是供大于求,因此就需要对产业进行升级,使产业满足群众需求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因此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如当下最流行的美团网,就是将餐饮和互联网技术融合在一起,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促进餐饮业的发展.又如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以往以银行为主的传统融资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融资机会,这是传统金融行业的产业升级.另外还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制造业产业链发展,在制造业中形成“工匠精神”,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品牌,做出能打动人心的产品,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3.3优化人口政策,实施人力资本战略

劳动力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目前面临的劳动力人口短缺,社会老龄化严重的现实,我国必须调整优化人口政策,从过去控制人口数量的方针转换为实施人力资本战略.如今,我国已经开启了全面放开二孩的时代,这有利于增加我国的劳动力人数,弥补缺口.但该政策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对其进行优化升级.我们所强调的人力资本战略应当是致力于整个社会全面优生的战略.提高人口质量,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另外,我们要适当吸引移民,一方面顺应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涌动,另一方面也要接纳高端优质人才流入,以此带动整个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

3.4坚持低碳发展,降低能源、环境损耗

坚持低碳发展,降低能源、环境损耗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当前资源日益短缺、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实际中相关政府部门应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以自身为榜样严格按照安全、环保、高效等标准行事,加大对企业环保、安全、质量等监管力度,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值的企业,扶持低污染、低消耗企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加快优化能源供给方式,对能源资源的利用结构和技术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快能源清洁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多举措排污,减少污染.

3.5积极解除金融抑制,降低金融风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目前的金融抑制现象和金融风险加剧,我国必须进行全面的金融改革.首先要加快中央银行市场化利率调控方式转变.疏通利率传导渠道,构建完善的市场化基准利率,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同时,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影子银行”产品,拓展市场化定价体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金融衍生品等替代性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扩大市场化利率定价范围.其次,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降低国家控股,增加社会持股.降低金融风险方面,我国要加大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对金融监管职责进行清晰界定,完善惩罚举措.既要规范资本市场,又要借助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来倒逼金融领域改革.如今人民币已经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中,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步伐.

3.6放松市场管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

政府的权利能够影响市场发展方向,但政府应充分理解有权不可任性的涵义,将建立廉洁政府、法制政府作为目标,在市场中简政放权,放松对市场的干预,消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让市场充分发挥其配置作用.如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我国向利率市场化已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迈出象征性一步,而利率市场化将通过市场调配作用实现对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的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持.政府还应改革自身的监管方式,进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可以有降低成本的效果.

在新常态这一经济形势下,如果还是按照以往投资促进需求,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只有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国当前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符合当前经济形势的,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在以供给侧改革扩大需求的同时,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等问题,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1〕蒲晓晔,赵守国.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结构分析[J].经济问题,2010(4):39-45.

〔2〕栾贵勤,周雯瑜,冀伟.增长放缓“再平衡”时期的我国增长新路径探索 [J].工业技术经济,2012(10):46-53.

〔3〕汪素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1):51-60.

〔4〕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5):4-19.

〔5〕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15-20.

〔6〕刘向耘.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J].中国金融,2016(1):29-30.

F124

A

1673-260X(2016)10-0099-03

2016-06-19

猜你喜欢
常态供给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