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先聪,贺清明(延安大学 医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试论中西医学发展的负面影响
安先聪,贺清明
(延安大学 医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革命,也不断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发展过程中作为不同学科体系的中医学和西医学均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永远不容置疑.医学发展、人们期望值剧增、疾病谱不断拓展、医学进一步发展是否会形成一个难以超越的怪圈,将把人类引向何种境地,是超越还是毁灭,可谓众说纷纭,探究中西医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以及与人类的未来发展的关联性,无论从医学哲学、生命科学角度还是医学人文、医学伦理角度都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中医学;西医学;人类;发展;前景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健康、疾病、医术、医学等密不可分,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环境和自身命运不断博弈奋斗而寻求生存数量、生命质量提升的变革的历史.在人类历史的变迁中,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相对应的医学学科在不同的文化语境及背景下也形成了中西不同的学科门类——中医学和西医学.中西医学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所做的贡献无需质疑,然而,医学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均等,医学的发展与人类的未来发展究竟呈现怎样的关联性,超越还是毁灭,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1.1 中医学的现状
中医学起始于炎黄,形成于秦汉,中兴于宋元,成熟于明清.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等,一部部厚重而蕴含浓重人文哲学与整体医学理念的著作,不仅是中国人民引以为荣的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更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文明智慧,一部《红楼梦》中包含有多少中医学的理念文化、方略药典,就值得那么多人追捧和研究.中医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可磨灭.自一百多年前西医引入我国起,西医诊断治疗的快捷、方便、直接等优势的凸显,加之相关制度、体制的倾斜,缺乏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缺乏正宗的传人等因素,将中医学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就像一个朝气勃勃的壮年逐渐变成了垂暮老人龟缩在医学这个金色殿堂的一偶哀声叹气.中医学渐渐淡出了普通百姓的视线,从我国的主流医学退到了可有可无的非主流地位,曾几何时因一著名影星罹患乳腺癌中药治疗后去世的事件,一些专家学者明确提出“中医废弃论”,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中医学之处境能有今天既有天灾也有人祸,既有它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也是科学发展周期性之必然.
1.2 西医学的现状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新文化的影响,西医传入中国,并很快普及,以其在外科、输液、抗生素方面的优势,迅速成为医学阵地的主流[1].西医学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发展之迅速让人瞠目结舌,无论是诊断的技术方法和准确性,还是治疗手段的快捷有效,都让更多的病患者更易理解和接受.西医学发展到今天可谓无所不能,手术已无禁区,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器官移植技术的广泛开展、抗菌素的不断换代升级、基因诊断技术与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应用等等,现代医学依托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基因技术的研究应用,预防疾病发生、治疗疾病的方法将会呈现质的飞跃,生命科学研究认为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在不久将来会成为事实,甚至于有人预言“人类会长生不老”也将不再遥远.作为目前主流医学的西医学不断发生的技术革命对人类的影响将是空前绝后的,是利还是弊,我们将拭目以待.
中医学与西医学虽然同属于医学学科体系,但是因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不同,二者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中医学奠基于中国传统哲学,西医学起源于自然科学.两种医学体系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是具有互补性.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中医重功能,西医重结构;中医长无形,西医长有形;中医主运动,西医主静止[2].中医学伴随中华文明的历史而不断发展成熟,它的核心思想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据“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从人的整体出发进行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中医治病是借助人体自身脏腑功能通过药物调理而发挥作用,虽说见效慢但对人体的负面作用较小.而且中医学更加注重“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经》)的预防,《淮南子》亦有“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的记载.西医学从人体的宏观和微观研究入手,借助高科技技术手段进行疾病的诊断,以局部治疗为主,甚至于以改变人体结构或者破坏人体功能为代价进行治疗,虽说治疗简单显效快,但可给病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新的创伤或者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学科体系,但他们研究和服务对象相同,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近百年来的相互不断冲突、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已经相互渗透、相互吸收,中西医结合将是医学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3.1 医学发展对人类生存的有限资源过度利用
人类生存的地球资源非常有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庞大,人类为了自身发展、为了种族延续、为了长命百岁等极端需求,就会不断掠夺地球的各种资源.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类一定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诸如石油、煤、天然气、各种矿物等.名贵中草药野生藏红花由于过度开采已经面临绝迹,因此目前市场价格堪比黄金.医学的发展不仅会过度开发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而且还会极尽能事地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人类生存的质量、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如此循环,加之其他行业对资源的利用和开采,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将会不断枯竭,并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类的未来生存与发展.
3.2 医学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极度破坏
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名贵中草药的过度采挖对植被的破坏、西药制造业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空气的污染、大量医疗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大量未被回收被遗弃的过期药物对土地、水源的污染等等.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人类发展对自身生存资源及环境的利用及消耗,势必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而环境的极度恶化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峻挑战.医学研究证实,近年来男性的精子数量与质量在不断减少和下降,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假以时日,当地球上具有生殖能力的男性不能提供一个健康的精子的时候,人类将何去何从?为了满足人口增加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粮食需求,转基因食品大行其道,这种违背事物发展自然法则的高科技对人类的健康、疾病、生育乃至于自身发展是福还是祸,仍然尚无定论,但人们的恐惧和担忧也绝非是杞人忧天.
3.3 药物使用不当或滥用对人类自身环境的破坏
药物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如何合理使用药物,发挥药物的有效作用为人的健康服务是医学研究的永久性课题.非正确的药物选择、滥用等现象,都会造成药源性疾病,出现医疗事故,给病人带来痛苦[4].临床在对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因为药物使用不当或者不合理用药、不规范用药、用法用量不正确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屡见不鲜.曾报道有4例分别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右颌下急性蜂窝组织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因治疗中滥用激素而死亡[5].尤其是药物的滥用不仅对人类所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而且成了世界性医学社会问题,其严重程度愈演愈烈.药物滥用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采用的专有词汇,是指长期反复地过量使用具有依赖性的药物,这种药物与医疗目的无关,导致了成瘾性以及出现精神混乱和其他异常行为[6].药物滥用既有病患者盲目使用之原因,也有医生的过度医疗行为,尤其是抗菌素的滥用已经令医学专家非常担忧,长期以往之结果,一方面人们对日新月异的抗菌素会产生越来越强的耐药性,而且自身的免疫力随着药物的不断使用会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细菌及其各种病毒因对手的强大而不断变异、增生、繁衍,将来是否有一天人类将会面临一种超级病毒或细菌的感染而发生灭顶之灾,这种担忧似乎不无道理,研究证实,目前流行于非洲国家的埃博拉病毒感染已经无药可治,好在防控给力流行得以控制,但这不得不提醒我们,人类对药物的依赖就像吸毒者上瘾一般欲罢不能!
3.4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人文环境及人类伦理关系的影响
医学科学技术尤其是西医学的飞速发展在不断地挑战着人们的底线,医学对人类的改造、改变可谓无所不能,器官移植、介入医学不断创造奇迹,特别是生殖医学领域,如“试管婴儿”、“人工体外受精”、“克隆技术”等都面临许多伦理道德问题[7].医学科学技术的无限制发展势必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文化、伦理道德、生命科学产生对立、冲突甚至于排斥,而且在不断地违背生命自身的自然规律寻求发展,这种尖锐的矛盾得不到合理解决,如不能加以限制与制约,或者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任其发展对人类自身发展究竟是喜还是忧,是超越还是毁灭,值得商酌!马克思曾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8].医学科学的发展应不以人类付出惨痛代价为己任,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为研究学科发展的第一要务,要借鉴中医学成熟而科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从人的整体入手发展医学.钱学森先生于1988年在《中医通讯》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我们真正理解了,总结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现代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这段话放在今天,仍然不为过时.医学科学是人类自身发展和繁荣的有力保障,但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与日俱增.目前在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和基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存在涉及生物安全、生态环境和对人类传统伦理、道理方面的争论,并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9].医学之目的是使人类得到健康、快乐和幸福.在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日益减少,还未找到足够满足每一个人(包括后代)需要的资源途经之前,我们应强调通过减少痛苦来达到幸福和快乐[10].那么,如何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资源枯竭、环境破坏、能源消耗、传统伦理被颠覆、人类人文道德恶化等等问题,使医学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和谐统一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道路,需要我们突破陈旧观念,寻找一条医学与人类能够实现双赢的科学发展路径,路漫漫其修远兮!
参考文献:
〔1〕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36):682-683.
〔2〕姚春鹏.中国传统哲学的气论自然观与中医理论体系——兼论中西医学差异的自然观基础[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6〕龙启才.常见药物滥用及其诊断和治疗(一)[J].中国社区医师,2008,1(24):19-20.
〔5〕庄福国,孟庆成.感染性疾病滥用糖皮质激素致死4例报告[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6):557.
〔7〕沙莎,魏常友.生殖医学技术与科技伦理问题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27-28.
〔8〕徐宗良.论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的困窘与解蔽[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37-42.
〔9〕杨国柱、段涛、李浩明,新形势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B06):180-181.
〔10〕朱文仓,非医学目的基因增强:赞成与反对[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29-32.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067-03
收稿日期:2016-03-23
基金项目:来源:延安大学统战部 题目《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公民体质》(2014002)
通讯作者:贺清明:男(1965-),本科,学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护理学临床教学、医学人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