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系,重庆 400065)
陶渊明诗文中的矛盾心结解析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系,重庆 400065)
陶渊明并不是一位浑身静穆、超凡脱俗的隐士,他也有内心深处的不平静。面对人生的种种矛盾,在一次次的抉择过程中,他逐渐过滤掉自己的焦躁情绪,坚定了崇尚自然的本性。他以哲人冷静的眼光对待生活中的困难,用高深的文化修养平息内心深处的层层波澜,以乐观放达的生活态度使生命中的各种矛盾达到高度和谐,成就了超然旷达的生命情怀。
矛盾心结;归隐;出仕;安贫乐道
陶渊明的诗文流传甚广,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这般静谧温馨的诗境,不知抚慰了多少人事上受挫的心灵。钟嵘《诗品》称陶渊明为“古代隐逸诗人之宗”,今人朱光潜认为陶渊明诗文“浑身静穆”,这是其伟大人格力量所最终达到的和谐。而鲁迅先生认为陶渊明的诗文除“浑身静穆”外,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正因为他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1]陶渊明是一个崇尚自然、本性恬静、豪放达观的人,他的诗文给人的感觉是“浑身静穆”的,但他毕竟也像封建时代的许多士大夫一样,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如“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等,就是他少年时期志向的体现。在晋末政治动荡时期,他也曾亲自投身于政治漩涡中,为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而奋斗。经过多次尝试,陶渊明对其置身的黑暗无道的社会深感失望,无奈之下毅然辞官,走上了躬耕田园的归隐之路,但其内心深处的矛盾仍不时体现在他的诗文中。
是做官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归隐拙守自己自由的空间,这个问题几乎困扰了陶渊明的一生。受祖辈的影响,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深植于陶渊明心中,于是他青年时代积极入世想有一番作为。可是,在晋末这个注重门第出身的时代,陶渊明虽然做了官,但只是祭酒、参军、彭泽令一类的小官,而且还要为此四面逢迎,扭曲自己的本性,这一切使陶渊明深感压抑,于是在出仕的过程中常常梦系田园,寻求精神上的自由。如《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陶渊明在羁役途中,往往是“一心处两端”(《杂诗》其九)。也许是仕途的不畅,他常常想起田园和家中的亲人。在做桓玄僚佐时,他深感行役的辛苦,体力和精神上倍感疲惫,尤其是在“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这样动荡的时代,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陪葬品。于是,苦闷的陶渊明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家这个温暖的港湾,还是辞官归田吧!壮年能有几回,为什么要压抑自己,不让自己高兴地度过呢?既然“不为好爵萦”,何不“养真茅庐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做一个自由人呢?不久,他便辞官了。
在之后的几次出仕中,他的心里也是矛盾重重。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两诗所述: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虽然诗中一开始便说自己年少时就有寄身事外,倾心于琴书之中,安贫乐道的志向,当时机到来时,那颗大济苍生的雄心又澎湃起来。既然时机到来为何不准备行装,暂离田园,驾车游憩于仕途之中呢?然而当他所乘的孤舟还未到达目的地时,归思却萦绕于心中而难以断绝。看到天空中的飞鸟和湖泊中的游鱼,又不免感到惭愧,鱼鸟都能各得其乐,人为何要违背自己的本性呢?他勉励自己:既然“时来苟冥会”,那就顺随时运自然的变化而行吧!身仕刘裕不到一年,陶渊明又一次辞官,但这次他并没有回家,而是做了离家不远的建威参军。出仕是离自己的理想近了,但却使自己的身心更加压抑。“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其中道出了多少人生的无奈,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人往往会遇到许多不得已的事情,做与不做时时困扰着自己,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委屈自己,要获得自由不被形役,就必须与理想失之交臂。既要得到完全的自由又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是难以实现的,人与蜗牛何其相似乃尔,背着重重的壳,为拥有自己的天空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欲望和自我之间备受煎熬。
在这样三番五次的仕途颠簸之后,陶渊明最终辞去了彭泽令,为他的仕宦生涯划了一个句号。其中的心情是复杂的,他自认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归去来兮辞序》),自己的脾性品格与世俗多有矛盾。为了自己的尊严、人格、志向,他毅然辞官。这是多么潇洒,但辞官后的现实使他陷入无奈的境界。“僶俯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与子俨等疏》)。自己作为父亲,却无法使自己的孩子远离饥寒的威胁,自己的选择却使家人蒙受这么大的不幸,吃饭、穿衣本是人类最初级的物质需求,而自己作为一家之主却无能为力。这种赤贫使陶渊明深感愧疚,这种愧疚又使得他在仕与隐之间矛盾徘徊。美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左右着他的人生选择,使他的内心矛盾重重,由此可见,陶渊明归隐后的心境也是难以平静的。
选择归隐,坚守高洁的人格,这是陶渊明在精神上的崇高追求,但物质生活的匮乏难免不使这位“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的隐士感到尴尬。上京住宅的失火,给本来不很宽裕的家庭就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加之接连不断的天灾,饥寒的程度愈来愈威胁着自己。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所言: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作者以屈原、司马迁式的悲愤心情倾诉了他五十四年来立志行善、艰苦自励,反而遭受种种困难和灾难的人生历程。乱世、丧偶、火灾、水灾、虫灾相继而来,尤其是饥饿和寒冷更是折磨得他苦不堪言。夏天挨饥,冬天受冷,黑夜来临时渴望黎明,黎明来临时又期盼黑夜的降临,内心的矛盾、忧伤、痛苦可想而知。吃饭、穿衣本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但自己也得不到满足,无法排解内心的痛苦,只能呼天抢地,寻求无奈中的一点点慰藉。
陶渊明继承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2]的儒家精神,为了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而安贫守贱。虽然饥寒常常伴随他的生活,但“宁固穷以济志,不委屈而累己”(《感士不遇赋》)的陶渊明还是能忍受的,只是当全家人面临饥寒的威胁时,作为人子、贤夫、慈父的陶渊明能忍心吗?于是他便以歌颂古代著名贫士的行迹来勉励自己,振奋自己的斗志,使自己内心平静下来,超越生命中的矛盾,平复生命中的情绪。如《咏贫士七首》其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这首诗是此组诗的引子,叙述了贫士的高洁与孤独。陶渊明将自己喻为将要逝去的孤云,又比喻为一只离群索居的孤鸟,独来独往怎能不挨饥受寒。但他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即使没有知己,也要尽力固穷守志,坚持个人的节操,这又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其余六首诗,作者借古代的贤人志士来鼓舞自己,如其三中春秋时的隐士荣启期、孔子的穷学生原宪,虽然衣衫褴褛,有时连野菜汤都喝不到,但他们仍然弹琴唱歌各得其乐,难道他们不懂得锦衣富贵,只是对此不屑而已。其四中的黔娄也是位安贫守拙的人物。据《高士传》载:“黔娄先生者,齐人也。修身清节,不求进于诸侯。鲁恭公闻其贤,遣使致礼赐粟三千钟,欲以为相,辞不受。齐王又礼之,以黄金百斤聘为卿,又不就。”[3]他为了坚守自己的道,对高官厚禄毫不动心,虽然“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死后衣衫破烂,盖着一块连手足都盖不住的布被,但他的精神却使人振奋。五、六、七这三首诗陶渊明分别列举袁安、阮公、张仲蔚、黄子廉这些清贫的廉洁之士,他们的归隐也面临了许多生活困难,但他们以自己的毅力战胜了种种困难,最终超越了自己。当自己意志薄弱时,陶渊明就通过颂咏这些隐士、贫士、廉士来给自己一些勇气和鼓励,使自己能坚定固贫守志的决心,希望自己那颗骚动的心冷静下来。
从《咏贫士七首》这组诗中可以看出,作为社会一员的陶渊明,在饥寒的威逼下,虽有守节的意志,却也难一直心如止水般的生活。一些问题反复缠绕着他,使他不得安宁,所以只能借吟咏古代的著名贫士来化解内心深处的矛盾,希望从他们身上得到精神的慰藉,摆脱世俗对自己的束缚,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归隐以后,陶渊明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虽然生活得悠哉悠哉,但他对有限的生命,无为的人生却深感遗憾。看着飞逝的岁月,陶渊明往往“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浊酒且自陶”(《己酉岁九月九日》),不得不用酒来排遣内心的矛盾,殊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叔叔云》),美酒也往往不能消解胸中的郁结。
《形影神》是陶渊明诗文中最富有哲理的组诗,也是其冷静思考后,使内心矛盾最终达到和谐的组诗。立名与短暂生命之间的矛盾、物质享乐与精神自由的矛盾恐怕也折磨了他好久,不然怎么会有如此理智的答复。魏晋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求个性自由的时代。这一时代的文人有很强的生命意识,他们不仅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作出贡献,而且也积极地追求个性自由;既想改变生命的长度,又想改变生命的密度。陶渊明也持有这样的人生态度,他积极入世,但不被统治者重用;追求个性自由,却面临种种物质方面的威胁,想飞翔却拖着沉重的翅膀。是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立名万世的荣耀,还是与自然泯一?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他。当他无法驾驭这些矛盾时,酒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借酒化解内心深处的矛盾,诠释生命的意义。《形影神》组诗中,酒已经使陶渊明达到一种新的人生境界。酒帮助他摆脱世俗烦恼,冷眼观看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教会他应该以一种放达的人生态度面对生命中的事情,这样便不会被外物羁绊。
同时,这组诗也是反映陶渊明人生哲学的重要篇章,是其对自己人生境界的最终定位。钱志熙认为:“ 在《形影神》诗中,陶渊明提出了他的生命哲学。他将生命分为形、影、神三要素。‘形’指物质生命及其情感欲望,‘影’指生命行为所发出的社会影响,‘神’指生命对自身存在本体的反思能力,通过这种反思使生命达到自足而又自觉的境界。这三个概念包括生命的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陶渊明所说的形、影、神又是三种人生境界,他们各有一套价值认识。实际上是总结了魏晋生命思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三种生命观。”[4]如果生命达到自足而又自觉的境界,那么什么东西都不能牵绊自己,也就没有痛苦和矛盾了。读者也许会认为陶渊明此时已经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完全是一种颓废、无争的自我放弃,而且有种委运任化的思想倾向。这的确有些宿命色彩,但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这是思想极度压抑后的一种超脱、旷达,是许多矛盾心结最终得到疏解所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借酒来麻醉自己,但酒又是催人短命的工具,无奈只能使自己与自然泯一,用一颗平常心,冷静对待生命中的一切。这是陶渊明对生活的一种懦弱的逃避,更是他对苦难最彻底的鄙视,对自我生命矛盾的超越。
陶渊明如同包蕴万千的大海,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深处却波涛汹涌,虽然不时汹涌澎湃,但最终还是归于平静。他用高深的人格涵养和独特的人生哲学,使自己从矛盾中解脱出来,走出了一条为后人所仰慕的隐逸之路。“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之如何”(《自祭文》)、“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其三)等对待生死、名誉有着如此豁达的态度,生活上的饥寒又算得了什么呢?何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酬刘柴桑》),把握现在拥有的一切,享受其中的快乐。陶渊明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正如这段话所体现的人生境界:“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5]在经历种种挫折和磨难后,生活中的苦难,内心的矛盾再也激不起生命的波澜,追求本真人性的陶渊明从欲望中醒悟过来,终于超越了生命矛盾,淡释了生命情绪,如同一个笑面佛,始终微笑着面对生活。陶渊明的这种淡泊,是在长期的矛盾徘徊和痛苦的人生经历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正如胡仔对陶渊明《止酒诗》的评论所言:“坐止于树阴之下,则广厦华居,吾何羡焉?步止于荜门之里,则朝市声利,吾何趋焉?好味止于啖园葵,则五鼎方丈吾何欲焉。大欢之于戏稚子,则燕歌赵舞,吾何乐焉。”[6]这种心境古今恐怕没有几人可以企及。陶渊明这种对待人生的乐观态度,不仅使他的诗文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光辉,而且他这种乐观豪放的气质,也为历代官场失意的士大夫筑了间温暖的精神之“巢”,抚慰着一代又一代士子的心灵。
[1]鲁迅.“题未定”草(七)[G]//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4.
[2]李白.李太白全集[M].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1125.
[3]皇甫谧.高士传[M]//四部备要:第4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13.
[4]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314.
[5]金缨.觉觉录:金玉良言大全[M].唐汉,译注.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44-45.
[6]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M].廖德明,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9.
[责任编辑于湘]
2016-04-12
毋燕燕(1985— ),女,陕西铜川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I206.2
A
1008-6390(2016)05-0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