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秉军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赵千户林场,宁夏固原756000)
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马秉军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赵千户林场,宁夏固原75600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要求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确定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在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林业建设的丰富内涵,加快林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林业;农村;发展与作用
1.1发展林业是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
农村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发展林业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林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是林业的主战场,农民是林业的主力军,通过发展林业,可以扩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二是发展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稳定高产。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功能,在改善农村生产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据实地观测,平均1hm2防护林能保护农田10.80hm2,增产粮食9360kg。三是发展林业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通过实施以山补田战略,开辟大粮食生产的新途径,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果品、菌类、山野菜等各种替代木本粮食,丰富人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减轻基本农产品的生产压力。
1.2发展林业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
农民增收,是农村生活宽裕的前提条件,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是资源充裕。发展林业,有着广阔的林地、巨大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物种等资源条件。二是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果品、木本粮油、桑蚕业、竹产业等传统林业产业,森林旅游、森林食品、花卉、生物质能源、药材等新兴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三是林业重点工程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范围涉及我国97%的县,基本覆盖了我国农村地区,农民通过参加退耕还林、风沙源治理等工程获得的钱粮补助,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发展林业是促进乡风文明、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措施
乡村文明整洁,是农村社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一种显著标志。发展林业,一是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意识。通过乡村绿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有助于农民改变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二是绿化美化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通过构筑农田林网、增加村庄和农户院落的林草覆盖,发展庭院林业,能使农民的家居、自然环境和谐优美。
1.4发展林业是推动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
管理民主是通过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是农民获得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广大集体林区发展林业的重要途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林地和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是广大农民群众在从事林业生产过程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体林地占全国林地的一半以上,由农民自己管理好和经营好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仅能落实农民各项合法权益,还能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是推进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是集体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变革,随着这项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势必极大地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和林区的民主管理进程。
党中央一直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林业建设成效显著,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亿万农村群众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兴农富民,潜力在林。林业的多种功能和效益,使得发展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内在潜力。
2.1林地资源优势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尤为珍贵。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的发展主要靠林业,部分重点林区农民收入的一半来自林业。我国可利用的林业用地2.87亿hm2,是耕地的2倍多,其中相当部分林地的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667m2森林的蓄积量仅为5.6m3,与世界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发展空间大。在耕地潜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先分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林业,能拓展农村经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2物种资源优势
我国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植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0000多种、林业还有1000多个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许多物种都能开发出一个大产业,这些物种绝大部分分布在山区林区,为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培育养殖和加工业、增加农村就业收入,提供了丰富的物种条件。
2.3市场需求优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社会对林业和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每年我国木材供给缺口达1亿m3以上,2010年进口额达386.48亿美元。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形成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4产业特色优势
我国农村大约有1.2亿剩余劳动力和1/2的剩余劳动时间,经济林业、竹藤花卉业、种苗业、沙产业等林业产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农民关联程度高,可以吸纳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直接增收。林业产业已经成为农民新的增收渠道和许多农村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
2.5资源增量优势
随着近几年来国家的巨额投资和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林业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增量。清查表明,我国森林面积比上次清查增加1600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18.21%,森里蓄积增加8.9亿m3,为成林面积净增28万hm2,中幼林面积净增33.3万hm2,2项后备资源的递增趋势十分明显,为发展林业的二三产业,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物质潜力的前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资源基础。以商品材销售为例,“十一五”期间,每年人工商品林采伐量为1.57亿m3,生产木材9900万m3,仅原木销售每年可达495亿元,是山区林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的确定,为林业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赋予了林业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继续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以改革为动力,突破体制障碍,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即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决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继续实施和完善林业重点工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带动作用;启动乡村绿化网络体系建设,创造农村美化大环境;建立参与式集体林资源管理体制,促进农村管理民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强化林业管理部门对“三农”服务职能;把兴林与富民、兴林与文明结合起来,形成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实现“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绿化促致富”的目标。在林业工作中不断提高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转农村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庄莉.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2耿玉德.林业产业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
(责任编辑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