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粮间作造林模式
围场县有很多乡镇存在沙害严重的地带,如半截塔镇、下伙房乡、御道口乡、老窝铺乡等等,这些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笔者认为这些沙害地带可采取林粮间作造林模式,现将模式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林农参考。
选择那些沙化严重地但尚有耕作价值的耕地作为造林小班,将小班用GPS圈定好后将资料放到电脑上,便于进行下一步方案的设计。
选择适应围场县气候及地理条件的北京杨作为首选树种,其它备选树种有油松、樟子松、落叶松、柠条等等,但最好的树种是北京杨,因为它生长迅速,成林后高大挡风,能够有效地阻挡风沙;但缺点是对水的要求很高,不可以缺水,所以较干旱的地方要栽植樟子松、油松等树种作为防风林带,防风林带的方向要垂直于主风带。
如果是杨树,可以采用栽植5排杨树作为林带,林带的密度为74株/亩,也就是株行距为3m ×3m;然后距林带5m处开始作为耕作区,耕作区宽度为100m以上,最远不能超300m,然后再开始栽植5排杨树作为林带,然后再距林带5m处开始作为耕作区,以此类推。如果林带选择的是油松、樟子松、云杉等树种,这些树种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不太严重,可以在田间栽植。方法是在耕地中栽植一排排油松、樟子松、云杉后,在排与排中间间作农作物,排与排的距离是10m,这样栽树与耕作两不耽误,林带给农田防网固沙,耕作农田也能够给树的生长环境带来改善,能够使树木迅速生长。
小班需要单块的农田较大,特别是栽植北京杨的小班,要求小班面积一般在500亩以上,太小了不适合用这种方式,一般适于国营农场;当北京杨生长到一定程度以后,与农田的矛盾会进一步加深,一般林带附近的农作物会相应减产,因此要及时砍伐及时更新造林;栽植油松、樟子松、云杉的小班,也要及时的采取挖取大苗作业,防止树木生长高大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068450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
李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