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马铃薯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2016-03-28 15:00:40孙海军
吉林农业 2016年15期
关键词:病株块茎种薯

马铃薯是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在我国东北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马铃薯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营养丰富、粮菜兼用、综合加工用途广泛等特点,是产业链条最长的大宗农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东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之一。为发挥黑龙江省马铃薯资源优势,提升马铃薯产业化水平,本文对马铃薯在主要生长过程的一些病虫害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1 马铃薯早疫病

1.1 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马铃薯的叶片,块茎偶发生。病害发病初期,马铃薯叶片的表面有黑褐色小斑点出现,病斑随着病情的加重不断扩大形成同心轮纹,直至叶片干枯。当马铃薯块茎染病时,其表面呈现褐黑色,有凹陷的病斑,薯肉呈褐色且逐渐干腐,不能继续生长。

1.2 防治方法

应选择土质沙性,渗水快,肥力好的地块作为种植地;种植品种应选择早熟抗病优良品种;种植前向土壤中增施有机肥,提高马铃薯的抗病性;马铃薯的种植应选择为轮作;后期收获应提早进行,防治成熟的块茎在地下侵染病害;马铃薯的种植应选择高垄栽培,合理施肥、浇水;结果期要随时观察病害发生状况,发现病株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病害的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可以选择 70%代森锰锌可湿粉 500倍液,或 64%杀毒矾可湿粉 500倍液连续喷施防治2~3次,间隔期为 7~10天。

2 马铃薯晚疫病

2.1 发病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给生产带来的危害也比较大。病害是从叶片的中下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出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然后迅速扩展,颜色也变为褐色,病斑边缘产生一圈白霉。如果天气比较干燥,病斑会逐渐干枯或破裂。茎部或叶柄等部位染病病斑呈现褐色且为条状,发病严重时叶片萎蔫、下垂。随着病斑的蔓延整个病株会被全部侵染,黑腐坏死。块茎染病表面出现紫褐色病斑,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并最终腐烂。

2.2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优良品种,播种前对种薯进行严格筛选,选择健康无病害种薯并进行药物处理,生产上一般用 72.2%普力克水剂 600倍液,或 72%克露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浸种 10~15分钟,等种薯晾干后待播。种植地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同时注意要合理密植,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 72%克露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喷雾防治。若病害在发病初期不能控制可以用 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 150~200克 /亩,对水进行叶面喷施 2~3次,间隔期为 7~10天。

3 马铃薯疮痂病

3.1 发病症状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为害马铃薯的块茎,发病初期,马铃薯块茎的表面有褐色小点产生,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扩大并形成褐色大斑块,质感粗糙。染病的马铃薯不能长期贮藏,且外观不好,商品品级下降。

3.2 防治方法

选择无病菌携带的种薯,切忌从病害发生区域调种。播种前用 40%的福尔马林 120倍液对种薯进行浸种 4~15分钟,然后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50倍液喷雾,同时对土壤进行消毒;种植过程中施肥以有机肥或绿肥为主,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未经腐熟的农家肥尽量不要施用,避免携带的病菌感染作物。作物生长期发生病害可使用青枯立克500倍液加沃丰素600倍喷雾,发病严重时可以适当减低稀释倍数或进行灌根;深冬季节对土壤进行深翻破坏病菌的滋生环境,深翻后整个冬季可以使土壤裸露冻晒,这样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4 马铃薯黄萎病

4.1 发病症状

该病属真菌病害,早期发病的时候一般是在叶片上表现出来,表现为叶片衰弱变黄,最终导致植株的提前枯死,在马铃薯各个生育期均可产生危害。病害从叶片逐渐蔓延到块茎侵染其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组织,病害发生严重时茎的髓部都会被侵染。病害的发生往往使整个植株凋萎死亡。

4.2 防治办法

选择对马铃薯黄萎病具有较强抗性的优良品种,种植过程建议实行轮作;播前用可用 50%多菌灵 500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对种薯进行浸种消毒1小时,发生病害的地块在播种前要用石灰氮或棉隆等进行土壤消毒;种植过程中水分管理要重视,建议选择晴天浇水,一定不能浇水过量。浇水时间最好是在傍晚或早晨,灌水后对地块进行适当中耕;生长季节一定要关注病害的发生,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避免病害的二次传染。

[1]王险峰,辛明远,张忠敏.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新进展[J].现代化农业,2011,(01).

[2]王庆云.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0,30(05).

[3]董永辉,周墨,李拔颖.马铃薯病虫害防治[J].陕西农业科学,2011,(05).

[4]张家根.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9,26 (12).

东北地区马铃薯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孙海军
(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0)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由于近几年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也在逐年加重,导致马铃薯产量的降低,给生产者带来很大损失,本文就东北地区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进行分析。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S435.32

A

10.14025/j.cnki.jlny.2016.15.038

孙海军,本科学历,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药化肥。

猜你喜欢
病株块茎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新农民(2020年22期)2020-08-31 01:32:08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科学咨询(2020年10期)2020-04-01 03:43:16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乡村科技(2019年25期)2019-02-21 07:40:48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01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蔬菜(2016年8期)2016-10-10 06:49:06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块茎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