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梢叶甲和白蜡绵粉蚧的发生与防治

2016-03-28 15:00刘纪琴,马海燕,吴春喜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7期
关键词:白蜡树白蜡雌虫



白蜡梢叶甲和白蜡绵粉蚧的发生与防治

本文通过对白蜡梢叶甲、白蜡绵粉蚧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详细介绍,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形态特征;生态习性;防治措施

白蜡梢叶甲和白蜡绵粉蚧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其中,白蜡梢叶甲成虫、幼虫皆为害白蜡树幼苗嫩梢,但以成虫为害最严重,严重影响白蜡当年高度增长;白蜡绵粉蚧取食叶片,若虫吸食树液,严重危害白蜡树的正常生长。

1 形态特征

1.1白蜡梢叶甲。卵长形,中部稍弯曲,一端稍大,淡黄至黄色,孵化前两端呈白色透明状,弯度较大。蛹白色,裸蛹,表面有稀疏的毛,每根毛着生在一个小突起或瘤突上,末节的毛多位于端部两侧。末龄幼虫体长15mm左右,头、胸黄褐色,腹部乳黄色,前胸背板骨化较强,腹末有1对角状突,体表多皱,有瘤突。蛹白色,裸蛹,表面有稀疏的毛。成虫体长7~8.5mm,头、胸、触角及足黑色,鞘翅、后胸前侧片及腹部均为棕黄色,全体被棕黄色绒毛;前胸背板近方形,宽大于长,两侧稍膨大;鞘翅宽于前胸背板,肩胛突出,两侧近于平行,两翅在端部合成圆形,臀板外露;足发达。

1.2白蜡绵粉蚧。卵,卵圆形,橘黄色,长0.2~0.3mm,宽0.1~0.2mm。若虫椭圆形,淡黄色,各体节两侧有刺状突起。雌成虫体长4~6mm,宽2~5mm,紫褐色,椭圆形,腹面平,背面略隆起,分节明显,被白色蜡粉。雄成虫黑褐色,体长2mm左右,翅展4~5mm,前翅透明,后翅小棒状,腹末圆锥形,具2对白色蜡丝。

2 生态特性

2.1白蜡梢叶甲。河南省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下12cm左右深的土室中过冬。来年4月上旬,成虫大量出土并取食、交配,4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产卵于嫩梢内。幼虫孵化后蛀入梢内为害。6~7月份,幼虫老熟后向外咬孔钻出,坠入土中作土室化蛹,成虫羽化后即在土室中过冬。成虫在晴朗白天气温较高及闷热时较活跃,大量交尾并作短距离飞行。遇阴雨、气温较低时,一般爬伏在植株下部,很少活动。遇大风雨时,则隐蔽在白蜡树下部的缝隙及枯叶、土缝中。夜间成虫栖息于白蜡树上。成虫为害,喜食幼苗嫩茎,很少食叶。成虫寿命一般为10~15d。卵经10~15d孵化,幼虫即在嫩梢内向下蛀食,仅取食嫩梢内部一侧,其嚼啐物常塞满隧道。粪便一般自产卵孔及梢顶排出。老熟后咬破下端枝皮,直接坠入土中作室化蛹。成虫羽化后,即在原处不动过冬。

1.2白蜡绵粉蚧。河南省每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树皮缝、翘皮下越冬。来年3月上中旬若虫开始活动取食。4月初雌虫开始产卵,4月下旬为盛期,4月底至5月初产卵结束。4月下旬至5月底是若虫孵化期,5月中旬为盛期,若虫为害至9月以后开始越冬。越冬若虫于春季树液流动时开始吸食为害,雄若虫老熟后体表分泌蜡丝结白茧化踊,成虫羽化后破孔爬出,傍晚常成群围绕树冠盘旋飞翔,觅偶交尾,寿命1~3d。雌虫取食期,从腺孔分泌黏液,布满叶面和枝条,招致煤污病发生。雌虫交尾后在枝干或叶片上分泌白色蜡丝形成卵囊,发生多时树皮上似披上一层白色棉絮。雌虫产卵量大,常数百粒产在卵囊内,卵期20d左右。若虫孵化后从卵囊下口爬出,在叶背叶脉两侧固定取食并越夏,秋季落叶前转移到枝干皮缝等隐蔽处越冬。

3 防治方法

3.1白蜡梢叶甲。一是成虫发生期,发动群众早晚捕杀。剪除产卵枝梢及幼虫为害梢。老熟幼虫入土前赶放鸡群啄食坠下幼虫。二是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成虫和幼虫。幼虫为害期,喷洒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或喷25%蛾蚜净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三是保护和利用螨类、线虫、蚂蚁及鸟类等,降低白蜡梢叶甲的虫口密度。四是可通过地表撒施毒土深翻杀灭越冬虫源,降低虫口密度。

1.2白蜡绵粉蚧。①加强苗木检疫,以杜绝白蜡绵粉蚧蔓延。②改善土肥条件,增加植株抗虫力,同时,清除受害株,减少虫口密度。③人工刮除受害株上的白蜡绵粉蚧。④用90%敌百虫或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⑤保护圆斑弯叶瓢虫、长盾金小峰等天敌,降低虫口密度。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2]山东省林业学校.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461300扶沟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刘纪琴

马海燕

461300扶沟县林科所吴春喜

461300国营扶沟林场吴保红

猜你喜欢
白蜡树白蜡雌虫
普通大蓟马子代性比对同种成虫气味的响应
白蜡树与喜鹊
扶桑绵粉蚧交配行为及能力的研究
『德才兼备』『话』不多:默默奉献的白蜡树
白蜡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应用研究
白蜡外齿茎蜂防治试验研究
对节白蜡盆景欣赏(下)
不同寄主上南方根结线虫的ISSR—PCR鉴别
盐胁迫下白蜡根际微域的营养元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