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大豆育种防控技术

2016-03-28 02:49张瑞军卫一超白志元雷梦林张海平卫保国
中国种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育种防控技术

张瑞军卫一超白志元雷梦林张海平卫保国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遗传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太原030006)



杂交大豆育种防控技术

张瑞军1卫一超2白志元1雷梦林1张海平1卫保国1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遗传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太原030006)

摘要:大豆杂交种种子繁育程序与常规大豆种子繁育程序有很大差异,与育种程序相关的防控技术也有较多、较高的要求。差异表现在杂交大豆不育系的繁种与杂交种制种要求隔离防控;借助昆虫传粉的杂交种育种,要求做好昆虫传粉防控,防止不育系、杂交种混杂;父、母本要单收单脱,防治混杂;授粉期间病虫害防控等诸多方面。本文总结大豆杂交种育种全生育期的防控技术以指导育种。

关键词:杂交大豆;育种;防控技术

我国杂交种大豆研究取得较好的成绩,随着研究的深入,各个育种单位积累了一定的与育种紧密联系的防控技术,本所一直注重育种防控技术的研究,将积累的各个环节的防控技术归纳总结,对规范化育种防控,提高制种产量和制种纯度具有指导意义。

1 播前防控

1.1 防控大豆胞囊线虫 大豆胞囊线虫是大豆育种和大豆生产中常见病害,它主要危害大豆根部,造成植株矮化、生长迟缓、根系萎缩、结瘤数量减少、叶片褪绿变黄、结荚率低、豆粒干瘪,从而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且感染后的大豆植株很容易被土壤中病原菌侵害,引发或加重其他病害[1]。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可通过大力推广抗线虫品种控制[2]、改进耕作方式等。药剂防治通过药剂拌种或沟施,抑制胞囊线虫的侵染危害,较方便的是用含有杀虫剂的种衣剂种子包衣,可用LY种衣剂和ST(美国FMC公司生产,简称ST)种衣剂处理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3],也可用菌线克、阿维菌素、菌克毒克等种子包衣防治[4]大豆孢囊线虫。

1.2 大豆霜霉病 用35.6%的阿维·多·福悬浮种衣剂,按355~445g/kg种子播前拌种;或用13%的甲霜·多菌灵悬浮种衣剂,按2.17~2.6g/kg种子播前种子包衣;或选用28%多·福·克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为1:40~1:50的方法播前拌种[5]。

1.3 大豆灰斑病 选用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药种的重量比1:97的方法拌种使用,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5]。

1.4 选种 遵循大豆种子病害的外部症状识别特征,选择无病斑等健康种子,从源头有效预防大豆花叶病等病害的发生。种子挑拣与晒种时,挑选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害和杂质的种子作种。通过机械精选和人工选粒,剔除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及杂质。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播种前最好晒种1~2d,提高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注意拌种后不要晒种,以免种皮破裂,影响种子发芽[6]。

1.5 种子包衣、拌种 大豆种衣剂可含有多种药、肥,用药集中、隐蔽、持效期长,能防治土壤传播病害、种子传播病害等大豆根系侵染性病害,也能防治大豆蓟马、蚜虫、潜根蝇、二条叶甲等虫害,特别是对重迎茬引起的各种病虫害防治效果更好[7]。通过种子包衣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药剂拌种能有效地防治大豆霜霉病、灰斑病等。

1.6 基地选择及隔离防控 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不育系繁种,利用蜜蜂或天然昆虫传粉,要进行严格空间隔离防控,防止不育系的纯度不纯。蜜蜂传粉条件下,不育系繁殖田与相邻大豆种植田水平隔离距离不得小于3000m[8];天然昆虫传粉条件下,不育系繁殖田与大豆种植田水平隔离距离不得小于1000m。

依靠自然间野生昆虫传粉制种田与相邻大豆种植田的距离严格把控在500m以上。依靠驯养蜜蜂传粉制种田与相邻大豆种植田的距离严格控制在3000m以上[9]。

1.7 播种防杂 播种前彻底清理播种机,防止播种机械混杂。播种过程中,标清种子名称,各个环节反复核对防止发生种子混杂。

2 苗期防控

2.1 防治野兔为害 野兔是大豆苗期主要危害之一,主要危害时期在大豆苗期和鼓粒期。苗期的危害度大,发生在子叶出土到第1个3出复叶展开时期。生产实践中针对野兔的防治有根据其嗅觉灵敏,对异味刺激反应强烈这一特性,用恶臭味浓烈的农药等驱避野兔的方法[10];为了确保防御野兔有效,育种基地常采用围网的方法,用100cm高的围网将四周围严,待苗期防治完成后及时收网,十分有效,围网可重复利用。

2.2 防治鸟类为害 鸟类主要包括鸽子、喜鹊、野鸡等[10],主要危害时期在杂交大豆苗期。危害度大,发生在子叶出土到真叶形成时期,为害方式主要是将幼苗连根拔起,然后采食。采用纱网覆盖是最可靠方法之一,用网眼规格为2cm×2cm的10m×40m的纱网,在子叶出土时用纱网覆盖于田块之上,待防治完成后及时轻轻取掉纱网,注意不要伤苗,纱网一次投资可重复利用。

2.3 苗期去杂 去杂是杂交大豆育种的关键环节之一,各个生产环节必须保证纯度达要求,否则会影响优势组合的筛选、制种产量和种子纯度,甚至影响杂交种的推广[11]。苗期根据母、父本胚轴颜色去杂,胚轴颜色包括绿色、浅紫色、深紫色,逐株去除胚轴颜色有别的植株。

2.4 花期网室病虫害防控 网室用的时间 杂交大豆进行组合组培时,一定要把握好搭网罩和卸网罩的时间,保证母本不会接受非网室父本花粉的影响,搭网罩在母本花开前2~3d搭好,卸网罩在撤掉传粉蜜蜂后,母本接受不到周围异株植株花粉时卸网罩。网室的温度 杂交大豆组合组培,正值高温时节,网室内温度会比网室外高3~5℃,应根据植株的萎蔫程度适时浇水降温。网室的病害 网室内极易发生花期病虫害,在搭网罩前要调查存在的和潜在的病虫害,在搭网罩1~2d前完成病虫害防治;在繁种、制种花期禁止喷施农药,防止杀死传粉昆虫或降低昆虫传粉功效。

3 苗期-花期亲本去杂防控

父、母本去杂,根据纯合亲本性状一致原则去杂,一是根据叶片的形状,包括针叶、卵圆叶、圆叶、椭圆叶等叶形去除不一致的杂株;二是根据复叶数目去杂,大豆有3出复叶、4出复叶、5出复叶等,去除与亲本复叶数目不同的杂株。

5 花荚期病虫害防治

针对花期发生的病害,卸网后及时防治发生的病虫害,开放环境下花荚期与鼓粒期病虫防治。大豆蚜虫做好虫情测报,当田间发现蚜虫点发生、卷叶株率达3%或百株蚜虫量达1500头时,进行防治。用20%的氰戊菊酯乳油,每hm2按30~60g喷雾,或用50%的抗蚜威水分散粒剂乳油,按75~120g喷雾[12]。大豆食心虫 用45%的马拉硫磷乳油,每hm2按540~742.5g;或用2.5%的高效氯氰菊酯水乳油,按6~7.5g;或用40%的毒死蜱乳油,按480~600g在结荚期和鼓粒初期各喷1次。

6 收获

6.1 防止混杂 对于杂交大豆繁种、制种,母本是不育系与父本(恢复系、保持系)完全不一样,收获时特别要注意单收、单打、单放、单运。运输前要清理运输车,装车、卸车注意防止装混、卸混。人工收割要防止割混、放混。实行机械收获时,或变换收获品种时,在收前彻底清理收获机械;脱粒时按不同亲本、不同品种分类脱粒,防止混杂。收获后进行晾晒,晾晒前要清场,要单晒单收,不同品种不要同场晾晒。

6.2 种子去杂 收获后根据种子脐色、粒型进行辨别,去除不一致的种子,混杂严重的种子不可作为生产与科研用种子。选择大豆种子筛选机械进行专业筛选,去除杂质、小粒、半粒、霉粒,使种子的净度达到99%以上。

6.3 种子标记与保存 种子包装前要反复核对,注明品种名称、产地、重量及种子质量等内容。种子入库后,定期检查库房的温度、水分、发芽率及虫害,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种子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漫红,刘杏,缪作清.大豆胞囊线虫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中国生物防治,2000,16(3):136-141

[2]孙玉秋,许艳丽,潘凤娟,等.大豆胞囊线虫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大豆通报,2007 (2):21-22

[3]吴建明,梁和,陈怀珠,等.种衣剂在大豆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物杂志,2005(4):29-32

[4]李克梅,日孜旺古丽,董艳秋.新疆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初步研究.植物保护,2014,40(2):132-134

[5]王大刚,智海剑,黄志平,等.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控措施.大豆科技,2011,5:24-26

[6]赵双进,张孟臣,刘兵强.高油大豆种子生产操作规范.河北农业科技,2007(1):50

[7]赵彦杰,崔景利,孙彦秋,等.GKM系列-大豆药肥型种衣剂应用效果.现代化农业,2000(1):9-10

[8]张连发,张伟龙,李洪来,等.杂交大豆种子繁育程序的探讨.吉林农业科学,2011,36(2):4-6

[9]赵丽梅,彭宝,张伟龙,等.杂交大豆制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大豆科学,2010,29(4):708-711

[10]李峰.动物危害大豆的特点及防治方法.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24):21

[11] 彭宝,张伟龙,赵晓明,等.杂交大豆育种方法和制种技术的实践与研究.大豆科技,2010(4):4-6

[12] 李锦钰,肖达,曲焱焱,等.马拉硫磷亚致死浓度对大豆蚜虫实验种群生理特征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农药学学报,2014,16(2):119-124

[13] 秦昊东,高宇,徐伟,等.土壤湿度对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行为的影响.大豆科学,2015,34(6):1024-1028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10A105);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40311005-1)

通信作者:卫保国

收稿日期:(2016-03-04)

猜你喜欢
育种防控技术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迷你南瓜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