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瑛 郭东伟
(1陕西省渭南市种子管理站,714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凌,712100)
关于对渭南市种业创新现状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张爱瑛1郭东伟2
(1陕西省渭南市种子管理站,714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凌,712100)
摘要:以提升渭南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增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进本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构建全面小康社会为目的,借助开展“科技创新,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机会,特对本市种业创新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目前种业创新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详尽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种业发展建议,即构建育、繁、推、管的种业创新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种业;创新;现状;发展
种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据统计,品种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高达43%,标志着以良种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已成为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为提升渭南市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水平,增强本市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最近我们通过实际走访、座谈讨论、听取汇报、发放问卷、电话调查等形式对本市10个县(市、区)的管理站、种子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1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 一是自然条件好。渭南市地处关中腹地,农业人口430万。这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素有“陕西大粮仓”、“陕西棉库”、“瓜果之乡”的美誉。二是农业生产基础好。20世纪70年代本市农科所成功选育的渭麦系列旱地小麦品种,推广面积显著;在白水、蒲城、合阳大面积的玉米和油菜制种基地,种子生产活跃。三是粮食生产持续增产。随着一些优良外来新品种的大量引入,常年粮食播种面积63万hm2;加之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小麦产量逐年提高,2014年夏粮总产达293.89万t,粮食生产实现13连增,有力地促进了本市粮食的安全生产和农业发展。
1.2 从业人员结构多样,专技水平良莠不齐 一是管理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全市从事种子管理人员27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5人,大学本科学历27人。从事农作物科研和种业技术推广的人也较少;总体表现为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小。二是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低。种子企业主要以种子销售为主,对从业人员学历、知识层次、专业技能要求不高。表现在大专院校毕业生比较少,高中小学毕业生较多,大多以谋生为主,流动性较大。三是普遍表现专业技术水平低,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新老更替脱节。种子管理机构经过体制改革后,职工人数增多,平均年龄47岁,知识老化,加之工人多,科技干部少,对口专业人员占比小,导致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技能有待提高。
1.3 种业机构覆盖全面,育繁推管格局未形成 一是种业发展机构齐全,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本市现有1个国有旱地小麦育种单位(农科所)、1个科研院所支持的华山新麦草种质资源保护区、5个种业私营大企业、4个商业化育种单位、1个小麦专业选育机构、1个企业小麦制种基地、11个种子管理部门。二是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基本建成。全市现有省级A证(注册资本3000万)的企业5家,其中4家涉及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商业化育种,另外有1家个体小麦选育机构,1家小麦制种基地企业。三是育繁推管格局未形成。全市共有11个市县两级种子管理机构,包括1个市级种子管理站,10个县(区)级种子站,4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育、繁、推、管的种业创新发展格局有待形成。
2.1 种业人才短缺,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表现在种业人才严重短缺。科研育种机构、商业化企业和种子管理部门普遍表现专业技术人员少、高层次人才留不住,该现象比较突出。农业是迟效性和高投入行业,从事作物品种选育时间长、见效慢、投资大且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使得追求短平快效果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愿从事,现有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种子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低成本运行,对人才引进、再培养的投入少。二是种子管理机构职工编制、岗位和工资还未完全到位。种子体制改革刚完成,与之相配套的编制、岗位设置和职工的工资还未完全到位,甚至职工正常的职称晋升也无着落,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等都影响着职工的工作热情,严重地制约着职工的积极性。三是地方政府对种业的专项资金投入不足,职工再培训的机会严重缺乏。种业是农业的核心产业,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但是国家的专项投入和职工再培训资金严重不足。近年来,国家对于种业企业的投入相对较多,但对于事业性质的种业专项资金投入少,尤其是公益性的投入更少。职工接受再培训的机会少,知识更新慢,实践技能缺乏,加之新老更替脱节,人才替补不上等都严重的影响着种业工作的进展。
2.2 种业科研力量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 表现在一是品种研发机构少,科研力量薄弱。本市仅有1家公益性的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旱地小麦品种的选育,玉米品种几乎没有涉足。商业化育种企业也只有1家从事小麦和玉米2个品种。其他3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基本都是购买品种,主要靠良繁小麦、大豆等常规种为主,以买断销售杂交玉米种获利的企业。几乎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普遍没有科研机构和专业人员搞育种。二是选育的品种普遍没有竞争力。目前本市培育出的小麦品种仅3个,玉米品种1个。选育的小麦常规品种多,杂交玉米品种少。普遍表现为选育品种少、种类单一、突破性的品种几乎没有;投放市场后整体缺乏竞争力。因此品种在本土市场上的存量很少,市场占有率极低。据调查本市现目前推广的品种绝大多数都是外来品种。
2.3 品种试验建设基础差,种业市场运行不规范 选择适宜的品种、优良的种子是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但是本市在这方面存在不足:一是缺少种子试验示范专门用地。近年来,国家和省两级试验站建设项目纷纷在各地实施,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建设,主要承担国家、省两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地方新品种的展示和田间种植鉴定工作。由于试验用地是项目建设中租赁农民的土地,农民一旦不愿意租赁,或者说有重大的建设用途,那么试验就无法开展,前期的基础建设将毁于一旦,形成大量资金浪费,严重影响品种的引进试验与推广工作。二是同水平品种数量众多。目前本市销售的小麦品种几十个,玉米品种上百个,而本市的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才刚刚起步,试验达不到全覆盖,对外来品种的适应性等方面还不了解,所以对农民的咨询和推介无法达到准确,导致农民对品种不了解,选择难。三是种子执法工作存在多头管理,手段落后现象。目前本市的种子执法,有的是种子管理站接受农业局委托对种子市场进行监管,有的县市执法权在综合执法大队,有的还是独立的种子执法机构来行使执法权,执法部门多,衔接不便。加之执法所用车辆、摄影机、录音笔等设施不全,执法经费短缺等造成执法取证困难、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执法能力不强。
3.1 政府应加大对种业公益专项的支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加强政府对种业项目的扶持政策和种业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种业科研、技术服务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建议政府设立种业专项资金,专款专用,鼓励育种和种业服务工作,支持种业创新。二是加强种业科技人员在实践中的再培养,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锻炼,提高创新意识。鼓励提高科技人员参加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和继续深入实践的再学习,以及技能再提高的培训机会。三是建立新常态下的人才激励创新机制促进种业创新。建议本市人事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落实好国家对科技人员的有关激励政策,制定适合本市人才发挥作用的新政策。鼓励人才创新,既要提供人才创新的平台,还要有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劳有所得,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观念植入到农技人员的思想深处。改革“干与不干,工资一个样”的事业管理机制,激发种业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
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综合发展模式 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发挥育种优势,参与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建设。一是加强种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种业主体是企业,核心是品种,关键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潜力所在,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育种机构,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制种基地,着力提高企业育种创新及种子生产的基础水平。二是整合种业资源,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培育新品种。在企业成为种业创新主体之前的过渡期内,联合、合作是保障种业总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本市现代种业新格局的必由之路。三是建立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大型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政府可提供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扶持企业做好商业化育种。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繁育和市场的优势,采用定点培育、专业繁育、定向销售的特色育繁推发展模式。
3.3 规范种子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完善种业相关政策 进一步明确种业监管主体,规范种业市场监管,重点是加强品种试验示范和种业市场整治,促进种业发展。一是种子管理机构要建立品种档案,完善品种档案管理。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后,要开展引入地的新品种试验示范,进一步了解品种的特性、适应地和抗逆性以及生产情况。同时要把田间试验结果纳入档案的管理,为生产用种安全提供依据。二是落实国家和省种业相关政策,明确各级种子管理站执法主体地位。陕西省《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5)33号)明确农业部门所属种子管理机构是种子市场日常监管的主体单位,各级政府应搞好政策落实促进种业管理规范化。三是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法。每个售种季节对进入本市种子市场的主要品种进行多批次抽查检验,确认合格后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销售市场上发现的无授权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制止和封存处理。对于假冒伪劣种子,要严格依照《种子法》实施处理。
3.4 建立种业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育繁推管新模式 加强种业资源整合,构建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育繁推管新模式,促进本市种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加强种业的服务和监管职能,促进种业现代化建设。种业是围绕着以种子为要素的一系列科研、生产、推广、监管等部门之间紧密协作而形成的产业链,不仅涉及育繁推一体化,更需要种业技术的服务和市场监督的公益管理,缺一不可,不可替代。加强和重视种子育繁推管,是种业的创新发展,促进种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是建立种业创新体系,形成育繁推管新模式。要完善各方面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全程监管的一体化,实行产、学、研、用、管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科研、管理为辅的现代种业创新模式,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育繁推管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模式,为种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现代种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柴玮.加快科技创新 促进种业发展.中国种业,2013(1):1-3
收稿日期:(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