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鱼种池塘培育试验

2016-03-28 12:59张建吴德才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期
关键词:清塘夏花生石灰

○张建吴德才



赤眼鳟鱼种池塘培育试验

○张建吴德才

赤眼鳟又名红眼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是长江优质野生经济鱼类。2015年7月15日至12月20日我们在泰兴市天邦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赤眼鳟鱼种池塘培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育成的赤眼鳟鱼种体长一般在13~16cm,平均体长14.4cm/尾,平均尾重28.6g,成活率97.5%。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使用0#池进行赤眼鳟鱼种培育,面积4.5亩,池深2.5m,已清淤,池塘进排水方便,水源清洁无污染。

2.池塘消毒采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法,留池水30cm左右,每亩施生石灰180kg,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包括池埂、池边,以杀灭池塘内的病原体及敌害生物。

3.夏花放养

⑴池塘消毒10天以后,用密眼网布1.5~2m的网袖过滤进水,以防止野杂鱼卵苗和敌害生物进入池塘。

⑵在赤眼鳟夏花入池前3天,每亩施入经充分发酵的畜禽粪180kg,同时泼洒适量豆浆,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⑶放养密度设计为赤眼鳟夏花10000尾/亩。7月15日清晨放养3~5cm/尾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赤眼鳟夏花45000尾,并搭配放养花白鲢夏花9000尾。

4.喂养管理采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与青绿饲料组合投喂技术进行喂养。

⑴人工配合饲料采用了嘉吉5171#浮性料,使用投饵机进行投喂,在投喂前先敲打再投喂,使鱼形成摄食条件反射,以培养赤眼鳟集群上浮抢食的习惯。人工驯食成功以后,按照“四定”投饵要求,日投喂二次,上午8:30-9:30,下午3:30-4:30。投喂量以赤眼鳟30分钟之内吃完为宜,同时要结合天气、水质、鱼体活动情况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⑵青绿饲料采用在池塘一角栏养芜萍,供赤眼鳟摄食,以均衡营养,促进生长。

5.水质调节试验前期,由于气温较高,夏花放养时水深1.2m,水质调节主要采取加注新水调节水质,每周加注新水一次,每次20cm左右,7月底池水深度达1.5~1.8m,每月定期使用水爽灵调节水质,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0cm。

6.鱼病防治认真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试验期间,坚持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密切关注鱼的吃食、活动情况。每隔半个月用溴氯海因0.15g/m3和生石灰20g/m3交替全池泼洒1次。

二、试验结果

1.产量12月20日拉网起捕,共收获赤眼鳟鱼种43875尾,1253.1kg,平均体长14.4cm,平均尾重28.6g,成活率97.5%;花白鲢鱼种8550尾,598.5kg,平均规格70g/尾,成活率95%。

2.效益试验总投资18576元,其中夏花种苗费9135元;饲料费6516元;塘租1350元;水、电、药费675元;其它费用900元。总收入33278元,其中赤眼鳟鱼种产值30713元;花白鲢鱼种产值2565元。纯利14702元,平均亩利润3267元,投入产出比1∶1.79。

三、小结与讨论

1.坚持使用生石灰清塘。由于7月份气温较高,大多数病原体数量处于峰值状态,在留水30cm左右后,使用生石灰的量上调至150~200kg/亩,清塘效果较好。

2.试验中使用投饵机投喂。一方面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由剩饵、残饵对水质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了最低,有利于水质的改善。

3.根据赤眼鳟杂食性偏植物性的生物学特性,在饵料投喂上我们应用了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与青绿饲料(芜萍)组合投喂技术,达到营养均衡的作用,节约了饵料成本,促进了赤眼鳟的快速生长。

4.水质培肥创造性地应用了施放充分发酵的畜禽粪与适量泼洒豆浆相结合的技术,当水质过浓时,停止泼洒豆浆,并加注新水和泼洒生物制剂的方法;水质过清时,适当增加豆浆泼洒量,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0cm,为夏花入池后生长提供较好的水体环境。

5.本次试验由于种苗质量较高、水质条件较好,加之对鱼病的综合预防措施到位,整个鱼种培育过程中尚未出现病害现象,为试验的最终成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通联:225400,江苏省泰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清塘夏花生石灰
王玉林作品
油茶粕制备复合茶皂素清塘剂产品对鱼和虾毒杀效能的研究
夏花物语
春山闲话
3种药物清塘效果对比试验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妙用
生石灰调理土壤需慎重
咿呀
端庄与夏花的沦陷
消毒巧用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