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洋药物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

2016-03-28 11:53李黄庭
渔业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海洋生物厦门

李黄庭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361005)



厦门海洋药物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

李黄庭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361005)

厦门是我国最早开展海洋药物研发与生产的城市之一。21世纪以来,厦门海洋药物产业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厦门海洋药物产业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并从打造海洋药物产业人才高地、构建更加实惠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培植海洋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发挥厦门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等6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厦门海洋药物产业发展的对策。

厦门;海洋药物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海洋是药物的宝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海洋药物的国家。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用乌贼骨和鲍鱼汁治病的记载。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库,具有许多结构新颖、活性奇特的化合物[1]。现代大规模的海洋药物开发始于20世纪中叶。1967年,美国提出了“向海洋要药物”的口号,并于同年首次召开海洋药物国际研讨会,开启了海洋药物研究的国际大合作。1979年,我国首次召开了海洋药物开发座谈会,标志着我国海洋药物开发研究得到了国家重视;1996年,海洋药物开发纳入国家863计划,这表明了以海洋活性物质和海洋药物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未来一个阶段国际海洋产业发展的潮流[2]。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和现代海洋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海洋生物中发现天然活性产物,并将其开发成新型药物,受到了科技界的普遍重视[3]。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累计发现约2 000种新颖结构小分子活性化合物和近500种多糖与寡糖化合物。从2001年至2010年,平均每年从海洋生物中发现新结构化合物200多种,并且有一大批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分别处于先导化合物、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阶段[4]。海洋微生物由于存在于高盐、高压、低温、低或无光照等特殊海洋环境中,其丰富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显示了巨大的药用开发潜力,将是未来海洋药物研究的新资源领域,更是海洋药物的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5]。

1 厦门海洋生物药物产业现状

1.1发展成就

1.1.1起步早,基础好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km。厦门海域内海洋生物资源种类近2 000种,初级生产力高、生物量大、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厦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6]。厦门海洋药物的研发生产历史悠久。创建于1952年的厦门鱼肝油厂(后重组为厦门星鲨药业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鱼肝油制剂生产厂家。1983年成立的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最早生产鲎试剂的厂家。

1.1.2发展快,势头猛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厦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河鲀毒素作为一类戒毒新药获得国家临床批准,已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年产200g高纯度河鲀毒素原料药供给基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也已基本完成。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硫酸氨基葡萄糖纯度达到99%,遥遥领先全球其他同类产品,获得国家四部委联合授予的“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并获国家体育总局授权,作为中国国家排球队运动员骨关节保护指定品牌产品,现已达到年产20t以上的产能规模[6]。从2004年开始涉足海洋生物产业的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对接,取得全球领先的微生物发酵等核心技术,该公司研发生产的辅酶Q10、微藻DHA、植物性ARA、维生素A及维生素D3等五大系列产品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著名的营养强化剂生产企业。厦门百美特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海藻提取物制造的可替代普通医疗纱布的新型纱布,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厦门东海洋水产品有限公司的章鱼天然牛磺酸提取工艺、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的虾青素规模生产等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海洋生物特异功能基因药物研发、鱼类下脚料胶原蛋白研制等一批科研项目都取得了较大突破,一大批海洋生物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项目也进入了国家科技兴海战略体系,目前已经形成10余项具有亿元产值前景的技术储备,并逐步推向市场[6]。厦门致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自动化核酸提取仪器和配套核酸提取试剂、系列分子诊断试剂盒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医院、疾控、科研、商检等多个领域。厦门星鲨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2条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的现代化生产线,是国内著名的几大鱼肝油维生素制剂生产经营企业之一。近年来,厦门的海洋生物制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朝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汇盛生物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新增厂房11.2×104m2、生产线36条。

1.1.3目标明,前景好

厦门生物医药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将显著提升厦门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布局中的地位。据报道,厦门市到2020年并力争提前到2018年,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实现“1111”总体发展目标:建成1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1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培植100家上亿元企业,实现1 000亿元的产业总产值,将厦门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先导区、海峡两岸海洋生物产业合作示范区。这些展现了厦门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1.2存在问题

1.2.1创新能力不强

从企业来看,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厦门海洋生物制药方面缺少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与骨干企业,规模小而且分散,部分中小型企业以短期利益为目的,选择“缩短周期、减少投入”的仿制捷径,严重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从厦门海洋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来看,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从事海洋药物研发的人员偏少,特别是缺少创新型领军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生物医药工程技术人才资源匮乏。

1.2.2融资渠道不畅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是“三高一长”,即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处于高风险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资金缺乏的问题。随着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的不断深入,资金的需求也成倍增加。风险资本已成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风险投入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1.2.3成果与市场需求错位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产、学、研相结合,是集研发、中试、临床、生产、质检、流通产业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依托相关高校与研究所的研发创新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在高校和研究所,科技人员更愿意承担一些易出成果的技术服务类“短平快”项目。海洋药物开发时间周期长、出成果慢,出于商业保密等原因发表论文也少。海洋药物在实验室研发成功后,科研人员可以申请相关专利,但真正要成为一种药品走向市场,需要与企业进行对接,并经过中试、临床试验、建立生产线、最后投产等程序,整个过程往往需要10~15年的时间,风险大,并且需要大量经费源源不断地投入,令许多企业望而却步,使得一些成果束之高阁。

2 厦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

2.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海洋药物产业,已经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9月16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专门用一个章节对培育壮大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做出规划。“十二五”期间,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都加大了对海洋生物医药研发与产业化的投入力度。《福建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把优先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摆在了首要位置。此外,还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厦门市“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依托我市海洋科技力量领先的优势,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培育海洋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不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提高厦门在海洋药源生物和海洋生物功能性物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将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纳入十大千亿产业链(群);不仅成立 “厦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促进领导小组”,出台《厦门市加快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专门制订优惠政策,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税收优惠政策等,还设立 “海洋经济发展引导资金”,扶持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2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构建一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良好的环境是关键。近年来,厦门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出台操作性强的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产业聚集,持续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新药创制能力。根据2015年4月7日印发的《厦门市加快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自主研发及在本市转移的生物制品药物和1~6类中药等重大项目,每个项目给予2 000×104元的资助;申请国际认证、开展生物产品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或国外注册的生物与新医药企业,可获得600×104元补助;组织实施“倍增计划”,遴选具有优势的潜力企业,予以重点培育支持,为企业量身定制《企业倍增发展计划书》,帮助企业经过2~3年的努力实现产值翻番。

2.3创新平台加快完善

位于海沧、规划建设面积10km2的厦门生物医药港,目前已形成了“一十百千”的跨越发展格局,即1×104m2生物医药孵化器;10×104m2中试产业化基地;100×104m2生物医药园区;1 000×104m2生物医药港。厦门海洋生物产业示范基地,是迄今国家海洋局批准设立的7个国家级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之一。该基地以厦门生物医药港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成果转化、园区建设、示范辐射为主线,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先导区、海峡两岸海洋生物产业合作示范区。目前,厦门市已拥有四大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五大国家级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平台),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被评定为2014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已建、在建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中试基地等26个科技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了较完善的“创新研发-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体系。

2.4科技力量得天独厚

早在20世纪20年代,厦门就在全国率先开展海洋生物学研究,成为中国海洋科学的摇篮。目前,厦门市拥有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海洋研究所、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等10余家海洋科研教学单位,拥有2位生物技术领域的院士,海洋科技力量名列全国前茅。近20多年来,随着大批博士、海归高层次人才进入高校、研究所和企业,极大地改善了海洋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近10来年,随着国家大修大购经费和单位自筹经费的投入,研究所与高校海洋药物研发的仪器设备日益先进,增强了研发实力。一批合资、民营生物医药企业异军突起,最接地气,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

2.5 “海丝”建设机遇难得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厦门海洋药物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福建自古就是“海丝”的发祥地,泉州和厦门等沿海城市历来与“海丝”国家来往密切。2015年厦门国际海洋周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海洋合作”为主题,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这必将促进厦门加强与东盟及发展中国家的互联互通、深度交流,推进在海洋生物医药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享“海丝”沿线国家特有的药源生物资源,实现互利共赢。吸引外资,共同开发、共谋发展,把厦门的海洋药物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都为厦门海洋药物产业的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 加快厦门海洋生物药物产业发展的对策

3.1打造海洋药物产业人才高地

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是关键。构建更加灵活、务实、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机制,以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构筑人才高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积极引进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高级海洋生物医药人才参与科研合作、投资兴办企业或短期工作。以良好的创业环境,优惠的引进人才措施,吸引国内外海洋生物领域的高端人才和“海归”人员加盟。落实好厦门市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解决好住房、项目启动经费、优秀拔尖人才配偶与子女的工作和上学等问题,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新的团队。依托厦门大学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加大海洋药物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依托海洋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海洋技术平台的建设,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海洋制药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创新型领军人才,占领海洋药物研发人才高地。

3.2构建更加实惠的人才激励机制

加快厦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让创新的智慧与热情竞相迸发。《建议》指出,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对于海洋药物研发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并成功转化、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科技人员给予重奖;鼓励高层次人才以技术、管理、市场资源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对科技人员进行激励,提高他们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化的热情和积极性。改善海洋药物研发人员、科技成果转化人员技术水平与学术水平的评估方式,解决好他们评职称难的问题。

3.3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推进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只有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拳头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厦门海洋教学、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数量众多,由于隶属关系不同,造成条块分割,海洋药物研发的科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的成立,为组织协调厦门海洋科研教学力量、海洋制药企业以及省内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做好厦门海洋药物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平台共享,实施项目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为促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尽快把创新优势、科技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

3.4培植海洋生物医药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必须拥有若干龙头企业和一批骨干企业。海洋生物医药企业的集聚,具有“羊群效应”,大型龙头企业可以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向,促进产业聚集,改变目前产业内基本为中小企业的局面。支持国内外大型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和厦门海洋生物医药企业的特色,通过联合、兼并、改制、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实施战略性并购重组,在厦门迅速扩张规模并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积极培育新的龙头企业,对研发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应当从科技三项经费、市场准入、土地使用、出口退税、税收优惠、财政支持、人才流动、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扶持,提供配套支撑,形成产业链,促使一批潜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本地企业与各种民间资本和产业资本对接,推动优势项目投产或扩大生产。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向厦门海洋生物产业基地集聚,以形成技术、人才和资金快速集聚的“药谷”效应,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引入行业国际巨头,发挥龙头示范作用。聚集一批国内外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使厦门成为海峡西岸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3.5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处于起步阶段的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要加快发展,资金是重要保障。《建议》指出,要“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海洋药物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通过国家863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兴海战略等多渠道积极地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对于获国家财政支持的项目,厦门市人民政府要加大经费配套力度,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投入多元化、管理市场化的投融资保障机制;充分运用政府投入、社会融资、风险投资、金融信贷及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设立厦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充分利用创业投资机制等市场化手段,拓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融资渠道;采用股份制等灵活方式,建立海洋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基金,为项目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支持有条件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或者到境外上市融资。

3.6发挥厦门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是厦门最大的区位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落户厦门,所有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海峡两岸海洋医药业界的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促进两岸在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形成闽台两岸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海洋医药业发展格局。发挥国家级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厦门海洋生物产业基地的作用,加强对台产业合作交流,大力引进台湾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积极吸引台湾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来厦门发展,使厦门成为承接台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转移的中心。

[1]相建海.跨越新世纪的海洋生物高技术前沿[J].高技术通讯,2000,10(7):1-4.

[2]刘康.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与发展路径设计[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5):73-79.

[3]关美君,林文翰,丁源.海洋药物——二十一世纪中国药学研究的新热点[J].中国海洋药物,2001,20(1):1-5.

[4]孙继鹏,易瑞灶.福建省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生物药源高值开发新兴产业的思考[J].福建水产,2011,33(3):10-15.

[5]孙继鹏,易瑞灶,吴皓,等.海洋药物的研发现状及发展思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3):7-13.

[6]吴欣,魏博,陈力,等.厦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及建议[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31(10):48-53.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of marine biological medicine industry of Xiamen City

LI Huangting

(ThirdInstituteofOceanography,StateOceanicAdministration,Xiamen361005,China)

Xiamenisoneoftheearliestcitiesforthebaseofresearch,developmentandproductionofmarinebiologicalmedicineinChina.Sincethe21thcentury,themarinebiologicalmedicalindustryhasbeenrapidlydevelopedinXiamen.Thispaperreviewedtheachievementsthatobtainedinthelocalmarinemedicalindustry,aswellastheproblemsandopportunitiesforthedevelopmentinXiamen,bybuildingupaspecialdistrictforthetalentinmarinedrugindustry,buildingmoreflexiblesystemtopromotethetalent’smotivation,enhancingthepolicyfornewproductresearchanddevelopment,cultivatingleadingenterprisesinthemarinebiologicalmedicalindustry,raisingamultipleeconomicsystemforthefinanceandinvestment,andutilizationoftheuniquegeographicaladvantagesofXiamen.These6solutionsweresupposedtofurtheracceleratethedevelopmentofmarinedrugsindustryinXiamen.

Xiamen;marinebiologicalmedicalindustry;status;developmentalsolution

2016-01-08

李黄庭(1980-),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药物开发研究.E-mail:htli@tio.org.cn

R-1

A

1006-5601(2016)02-0147-06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海洋生物厦门
神奇的海洋生物
厦门正新
海洋生物动起来
什么样的海洋生物会发光
海洋生物
“偶”遇厦门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于康震要求努力推动中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
浅谈羌医药产业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