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起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大旗—记章丘市盛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振泉
建起第一座冬暖式蔬菜大棚,第一个引种西蒲冬韭、黄秋葵、太空蔬菜,第一个创造“猪—沼—菜—果”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创新的动力是他无畏向前的“制胜法宝”。
“章丘市劳动模范”“章丘市农村实用人才”“济南市新型农民创业先锋”“齐鲁乡村之星”“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光环的背后是他勇于示范的创业情怀。
善吃“螃蟹”的他,叫宋振泉,章丘市圣井街道办事处宋李福庄村50岁的“年轻人”。思想超前、充满激情、敢做善成的宋振泉,是章丘市盛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
国家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出台,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利契机。由章丘市盛泉气体有限公司经理职位上卸任的宋振泉,从经营企业中得到经营管理的经验,2010年6月,他果断弃商从农,成立了章丘市首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本着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宋振泉先后投资1200万元,用于盛泉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新修园区4条4800平方米的“两纵两横”生产路,路旁栽植合欢、樱花、葡萄、海棠、柿子、枣树等绿化树种。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20000平方米、标准化猪舍3000平方米、加工车间400平方米、冷藏库200平方米、科技示范培训中心2890平方米。园区内按照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的管理技术实行规范管理,牛粪、猪粪、鸡粪等有机肥全部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每个大棚设置六盏沼气灯,既为棚内蔬菜增加光照,又可以提高棚温促进蔬菜生长。500倍氨基酸加50%的沼液喷洒叶背面,起到叶面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双重作用。基肥全部施用沼渣,由于厌氧发酵,杀灭了全部病菌和虫卵,使用安全可靠,肥效高,生产出来的蔬菜实现了零污染、纯天然,口感好。
结合“猪—沼—菜—果”的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宋振泉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园内建起年出栏1500头的莱芜黑猪养殖场,配套8个沼气池,同时在8个蔬菜大棚内还建起了小型沼气池作内循环,核桃和樱桃树作为补充,实现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园区生态大循环和棚内小循环的结合,探索出了新型生态种养新模式,被省农广校确定为教育培训基地,成为周边农民学习种地的样板。
在盛泉生态农业园区冬暖大棚内,三名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人员随机采集了西红柿、黄瓜、彩椒等蔬菜样品,现场在园区的实验室做起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一个小时后,十个结果均显示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宋振泉笑着说:“你们的测试结果让我放心了,‘李福’牌蔬菜,值得信赖”。除此,该合作社生产的土猪肉以“切着脆、吃着香,尝到了30年前的猪肉味道”而享誉市场。
好酒也怕巷子深。为提高经济效益,园区对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李福”牌商标,购置了履膜机、包装盒、包装膜、包装袋等设备和物品,定做了包装箱,蔬菜经过挑选、摘净、整理、覆膜、装箱,进行了无公害和有机蔬菜认证。纯天然、零污染、口感好的“李福”牌西瓜、黄瓜、西红柿等9种蔬菜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5公顷蔬菜基地通过了山东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生态猪场被评为科技示范场(户)。金字招牌打出去,游客团队纷纷来,现在来园区采摘的团队络绎不绝,年采摘人数达到3万余人。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宋振泉聘用了一大批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聘请果树专家李宪利、董兆昌,蔬菜专家王秀峰为园区技术顾问,聘任大学本科毕业生高珊负责生产技术工作。在引种黄秋葵、西蒲冬韭、黄金白菜、生吃芹菜的基础上,今年又引种了太空特大南瓜、太空丝瓜等11个太空蔬菜品种。
近年来,盛泉生态农业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创办了“金园园艺研发中心”。园区被确定为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育培训基地、济南市老科协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国航天太空蔬菜基地,宋振泉本人也被科技部门命名为“创业型科技特派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宋振泉团队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把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建立完善了济南市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培训中心的科技培训系统和科技信息系统,建设了学员食堂、学员宿舍、学员浴室,设立了展销大厅,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学员培训创造良好条件。去年以来,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28期,培训农民4700多人。
(明文安 山东省农业厅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