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蕾 廖金桃
夏洛克行为动机的需要层次分析
何冬蕾 廖金桃
[摘 要]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喜剧,千百年来,人们对剧中的犹太人夏洛克的评价褒贬不一。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通过对剧中的夏洛克这一人物各层次需要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其心理和行为动机,最后得出结论为夏洛克的言语行为在心理学领域都是可以理解的。
[关键词]夏洛克;马斯洛;需要层次
[作 者] 何冬蕾、廖金桃,广西财经学院。
194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提出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又叫“基本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为行为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进阶。这一理论通常被描述为一个五层的金字塔。生理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个体在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后,就会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人总是怀抱着希望,不断需求,一个需要满足后,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来,成为驱使个体索求的最大动力。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国内外学者应用于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然而,极少有学者将其应用于文学领域的研究。国内外对犹太人的研究多集中于民族、种族和宗教等方面,极少学者将文学和心理学领域联系起来,对文学中的犹太人形象进行分析。而除了民族、宗教等外因的影响,犹太人的心理等内因对其行为的产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夏洛克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的经典人物之一,来自喜剧《威尼斯商人》。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之一,他吝啬到了极点。他是高利贷者、犹太富商,为人刻毒、贪婪。历史上人们对其褒贬不一、颇具争议。又由于他是犹太人,到处遭人排挤,是个可怜可悲之人。莎士比亚通过对这个既让人痛恨又让人悲哀的人物的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同时也使得夏洛克成为“世界文学作品四大吝啬鬼”中塑造形象最成功、最生动形象的人物。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本文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入手,分析夏洛克在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系列受世人唾骂的行为。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许多行为都可以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得到解释。
(一)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包括对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和性等事物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最基本的需要(除性外)得到满足后,其他的需要才会出现。这些需要一旦未能得到满足,人就会穷尽一切去追求,此时活下去成为推动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按理说,夏洛克是个富商、高利贷者,家里堆满金山银山,他完全可以满足自己在这一层次的需要,只要能用钱买到的一切生活必需他都不缺。马斯洛认为,当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时,首要的只是食物;也就是当他的生理需要和其他层次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时,首要的只是生理需要。夏洛克身为一个犹太人,在16世纪的威尼斯处处遭人唾弃和侮辱,除了生理需要,其他需要能得到满足的希望微乎其微。于是,他只能通过拼命赚钱和守财来保证自己的生理需要不会像其他需要一样被剥夺掉。
(二)安全需要
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安全需要就会出现,并取代生理需要成为个体追逐的目标,像生理需要一样支配着人的整个机体,成为行为的最高司令官,从而取代生理需要成为新的激励因素。马斯洛认为,安全需要是指个体对以下几大安全类型的需要: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要、对秩序的需要、对法律的需要、对界限的需要等。我们甚至能把人的整个机体看成是一个寻求安全的感觉效应器,人的智力及其他能力都是为了这个感觉效应器的正常运转。当个体长期缺乏安全感,其所追求的便是安全需要的满足。
其实,根据上文所分析的内容,夏洛克不断地赚钱和守财是害怕失去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这种害怕就是他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当他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便通过积攒财富来努力满足自己小部分的安全需要。对于常人来说,钱财是身外之物;然而对于他来说,钱财就是他的命。有没有钱直接导致了他的安全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得到爱和爱他人,以及被社会团体接纳,有归属感。对爱和归属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强烈地希望得到他人的友谊、爱情、亲情等亲密关系,希望在社会团体或家庭中得到稳固的地位,胜过希望获得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东西。
对于夏洛克来说,毫无疑问,他是极度缺乏这两种情感的。也许他的部分归属感存在于犹太人的群体中,他与犹太富翁杜伯尔之间是利益关系还是朋友关系,他们的友谊有多深?莎士比亚没有透露很多的信息。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威尼斯这个大环境中是没有一点归属感的。马斯洛认为:“训练小组、个人成长组织、专门性社群的大规模和迅速的增加,也许部分是由于受到了这种没有得到满足的对接触、亲密、归属的需要的推动。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可能是为了抵消广泛存在的疏离感、陌生感、孤独感等。”也就是说,威尼斯里的基督徒处处瞧不起犹太人,以夏洛克为例的犹太族群为了消除他们这种被隔离的疏离感、陌生感、孤独感,才愈发地团结,满足自己在这方面的情感需要。其实,不仅仅是夏洛克和威尼斯中的其他犹太人,全世界各时期的犹太人在种族歧视面前都比别的民族团结。这起因于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他们对群体感、对接触、对真实的归属感的深刻渴望。
爱,在夏洛克看来,是个奢侈品。爱的需要既包括给予别人的爱,也包括接受别人的爱。世界上没有人爱夏洛克。仆人背叛他,宁愿侍奉家道没落的巴萨尼奥;女儿跟罗兰佐私奔,改信基督教,还卖掉了他的妻子结婚前送他的绿玉指环。女儿的背叛宣告了他失去他最后的一丝被爱的权利,这对他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一个没有爱的世界里,仇恨和复仇就变成他生活的主题。于是,他才不顾一切地去报复曾欺辱过他的安东尼奥。
(四)尊重需要
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稳定的、牢固不变的、较高评价的需要或欲望,即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他人的尊重是个体自信的源泉,让人感觉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被尊重、被需要、有价值和有存在感。如果尊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个体会容易丧失自信,心灵受挫,自卑和无能的感觉随之而来,严重者可产生神经质的倾向。
全世界都没有对夏洛克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尤其是安东尼奥。“他憎恶我们神圣的民族,甚至在商人会集的地方当众辱骂我,辱骂我的交易,辱骂我辛辛苦苦赚下来的钱。”“骂我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长期忍受这种欺辱,人会产生愤怒情绪,而愤怒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攻击行为。这是夏洛克报复安东尼奥的最明显、最直接的原因。我们还可以从夏洛克的声讨言语中感受到他得不到尊重的愤怒之情:“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吗?你们要是挠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去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
(五)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指个体通过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发挥和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让个体成为独特的区别于普通人的人,有所作为并因此获得成就感。马斯洛给出了他对“自我实现”的定义,即“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自我实现需要与其他需要相比,共同点在于,自我实现需要的出现,通常也要依赖上文提到的生理、安全、爱和尊重需要的满足。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其他低层次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清晰地显现出来,成为驱使人发展的动机。这一层次的需要对夏洛克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他依靠放高利贷赚钱,然而,全世界都在反对他这一行当,没有人尊重他和他的职业。在安全、归属和爱、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前,他的自我实现需要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
借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剖析夏洛克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所作所为的动机及其原因。在当时反犹的社会大背景下,他的各层次的需要(除生理需要)都得不到满足,由此导致了他的各种偏激的言语和复仇行为。从这一角度看,夏洛克的所作所为理应得到我们的同情和理解,而不应把他看成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通过分析,我们对莎士比亚刻画的夏洛克这个丰满的角色及其心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另外,本文还验证了马斯洛动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中犹太人形象研究的可行性,让读者对这几个文学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在跨学科研究成为学术研究新动向的今天,应有更多的学者对文学作品进行更新更全面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史上的经典,向后世传播文学经典的魅力。
【参考文献】
[1]Xuan,Peng.Speech Communication—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M].Guangxi University.
[2]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喜剧集[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4]罗道友.需要——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D].湘潭大学,2007.
[5]何冬蕾.马斯洛动机理论视阙下的犹太形象研究[D].广西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