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复杂的亲虾市场,谁能成为无冕之王?
随着国内晚造虾养殖接近尾声,除了部分地区继续搭冬棚养冬虾,2016年的对虾养殖也将告一段落。相比前两年,今年对虾养殖稍有所回暖,但仍然处于挣扎阶段,苗种依然是养殖户所争议的对象。
在虾苗种源方面,今年出现了诸多调整。SIS亲虾虽无前两年般高调,但其身后根基还在,市场依然稳固;泰国正大在年初宣布停止对外销售亲虾,继而转向苗企销售幼体和虾苗,这一举动也为其他亲虾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良好的机遇。
科拿湾、塞班、OI等亲虾品牌在今年的国内市场略显低调,开拓中国市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是普利茂品系通过与海茂合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第1年,其在市场中的沉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今年,笔者又接触到了一些新品种,他们都纷纷打进了国内市场,欲与原有的其他品牌逐鹿。福虾隆水产,号称保持了野生虾基因70%的多样性,打算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泰国日夜快亲虾,在中国找到了卓海,通过“私人订制”的方式满足养殖户的个性化需求,欲在国内市场分一杯羹;10月,海茂再度与国外亲虾公司宣布确立战略发展合作伙伴,将蓝色基因亲虾带到中国,重点放在高密度养殖、棚虾以及工厂化养殖当中。
至于本土亲虾,目前“桂海1号”、“中科1号”、“中兴1号”、“科海1号”等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时还难以与传统国内亲虾霸主抗衡。此外,不少苗企也将自主选育亲虾提上议程,本土选育亲虾能否突破重障,顺利发展?这或许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总而言之,今年亲虾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原有品系继续发力,新品牌涌入力求生存,正因为近年各家种虾表现参差不齐,这也为其他亲虾公司进入中国提供机遇,当然这也是挑战。
尽管养殖户可选择的品系增多,但他们也更加迷茫。一般来说,大多数养殖户还是倾向于习惯用的品牌,如SIS和正大等。同样的亲虾,在育苗阶段,存在着苗企、育苗理念、育苗手法的差异;在塘头,存在着硬件设施、池塘管理和养殖技术差异,效果自然存在差异,也正因为种种因素,很难保证某种亲虾品牌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养殖户不得不感叹,“拿好苗,养好虾,有的时候真的是看运气!”
诚然,各家亲虾公司都对其产品信心满满,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要真正让苗企和养殖户接受,还需要塘头的一线验证。或许不能保证每批次的虾苗都能优质,若能保持大概率的优质,在市场容量巨大的国内市场,仍能占有一席之地。随着亲虾品牌的增多,亲虾公司之间的“鲶鱼效应”也更为明显,为生存,为行业,回归本质,乃为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