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消费品流通体系总体框架构建

2016-03-28 00:30徐殿哲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商品流通流通消费

■ 徐殿哲(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基于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消费品流通体系总体框架构建

■ 徐殿哲(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00)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构建扩大消费长效体系的层面,在剖析构建扩大消费长效体系对消费品交易机制的要求前提下,构建扩大消费长效体系的消费品流通机制整体架构,为国内消费品流通机制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消费品流通体系

构建扩大消费长效体系对商品流通机制的要求

(一)消费需求多元化需要流通形式多样化

伴随生活质量的提升,居民的消费需求体现出差别化与多元化趋势。因为居民的消费层级与消费喜好有一定差异,便要求多个形式的流通业态共存的科学格局。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体系,每一种流通方式均要对居民需求实施深层次的探究且精准的实施市场细分与定位,找寻到适宜自身的生存空间且协同地、均衡地发展。居民消费需求的改变引发了流通企业在地址选择、产品组合、经营时间、技术服务与营销形式上的改变,造成了流通形式的变化。流通形式多样化发展,才可以顺应居民消费需要,扩大内需。全新模式的诞生并不代表着传统模式的淘汰,多种类型的流通模式共同存在、协同发展,体现了商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扩大内需长效体系的构建需要流通企业转变过去的运营思念,持续革新。

(二)便利消费要求流通服务便捷化

伴随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居民期望消费能够更为便捷,生活所需商品期望在家周边便可以购买,乃至不出门便可以买到所需产品,此种消费需求也期望信用消费可以更为便利。以上种种给商品流通计划的规划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为流通效能改革指引方向。

农民期望在村子中便可以购买质量过关、价格低廉的商品,这就要求将类型多样、品质有保障的连锁店铺开到各个村庄去;城镇消费者期望在住宅区或周边便可以购买生活所需品,享受到便利的饮食、修理、出租等多样化服务,这就要求对菜市场、超市等进行科学布局;居民期望不出家门随时能够购置生活所需产品,比如蔬菜、粮食、生鲜等,在线购物就应当提供海量的产品信息,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当居民打算实施信用消费的时候,流通机制便应当与银行等资本组织进行深层次协作,优化信贷流程,出台优惠的信用消费制度,减少信用消费费用。构建扩大内需长效体系,应当在健全推动便捷消费的商品流通机制上花大力气,推动流通服务便捷化。

(三)实惠消费要求流通机制运行效率化

近些年,中国经济产生了通货膨胀的苗头,居民的价格理念逐渐深入,注重购物行为的自我管控,在我国的传统消费理念中,实惠与质优价廉是两个关键要素,这在价格较易产生变化的食物、生鲜、日常所用耐用商品方面体现的更为显著。国内商品流通机制效率低下的情况导致了消费品的消耗与不必要的浪费,提升了终端的销售价格,妨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高效率的商品流通机制能够缓解供应与需求的架构性冲突,平稳物价。利用流通机制的效率化来拉低商品售价,以低廉的价格机制保障居民利益,如此一方面能够减小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带动消费需求。

要达成流通机制内商品流、资本流等的高效协同运作,达成制造单位与流通组织的顺利协作,居民便利与实惠消费,社会总体上处于高效率运作的态势,流通机制效率化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商品流通机制要想提升速率,就一定要实施信息化变革,推动流通机制的当代化发展。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网络技术应当运用到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城镇一同运送与农产品高效流通也应大范围推广。

(四)发掘乡村消费潜力要求城乡流通整合化

乡村人民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带动乡村消费必须加快乡村商品流通机制构建,推动城乡流通机制的整合、协同发展。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消费有明显差别,当前中国乡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要比城镇居民滞后十到十五年,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是乡村居民的三倍还多。在乡村居民收益水平提升与消费架构更新的态势下,乡村居民的消费习惯会不断向城镇居民消费习惯发展,尤其是在穿衣、住宅与出行等凸显地位的特点的消费支出方面,乡村居民有较大的发掘潜力。因此拉动内需的关键应当放在乡村,构建扩大消费长效体系应当整体规划城乡商品流通机制,推动城乡双向流通机制协同、均衡发展。

图1 具有扩大内需长效体系的商品流通机制整体架构

乡村商品流通机制不健全已变成妨碍乡村经济增长与改进乡村消费环境的主要因素。城乡一体化的流通机制是城市和乡村协同发展的基础与要求。目前中国乡村商品流通机制发展十分落后,乡村流通经济环境不理想,流通设施匮乏,流通企业水平较低,流通管控体系不健全,以致城市和乡村间商品流通不顺畅,农产品流通到城市和工业商品流通到农村的费用很高,妨碍了乡村百姓收益的提升与消费的增长。因此构建乡村先进的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协同发展的商品流通机制是拉动内需,特别是乡村消费需求的抓手。

(五)安全消费要求流通标准化和规章化

消费安全要求商品流通机制中的市场运营者遵照流通法制规章,也要求市场流通监督管理人员照章行事,而这所有的行为均以一个齐备的流通法制机制为基础。流通法制规章的编制应该以维持流通平等竞争的良好秩序为准则,以保护消费者正当利益为宗旨,另外构建高效的消费品流通市场监督管理机制。此外,新经济体制同时是信誉经济,立足于实质层面,流通秩序不良是流通主体买卖信誉丢失所造成的,所以增大失信代价,重新建立交易信用,构建诚信机制是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本质举措。

(六)绿色消费要求流通机制循环化

伴随环境污染的加重与消费者理念的改变,绿色消费变成新的领衔者。在资源有限的状况下,人们对于节约能源有了深层次的认知,居民对节能产品更为喜爱。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需要流通机制实现循环化,推动循环消费的流通机制有待于深入健全。譬如二手产品缺少优良的流通途径,便难以实现功能的再一次被使用,会对新产品的出售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二手产品流通市场是达成流通机制循环化的渠道之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机制的构建是顺应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的主要环节;物流过程是耗费诸多能源的环节,在该环节减少空乘概率,运用清洁能源、提升能源运用效率是低碳物流的大势所趋;应当在流通机制中培养低碳市场,推广低碳购买,指引低碳消费。

扩大消费长效体系的商品流通机制整体架构

消费者对便捷消费、安全消费、信用消费、实惠消费、低碳消费等方面的全新需要均对商品流通机制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要,流通机制一定要展现出全新的特征。下文依照构建扩大内需长效体系的要求,建立商品流通机制的整体架构。在笔者看来,具有扩大内需长效体系的商品流通机制(见图1)包括:

(一)适度集中、结构优化的流通组织体系

流通企业是商品流通机制的基础单元,包含直接与间接两个类型。详细来说,包括持久商品流通企业、快速消费品流通企业、工业商品流通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等。立足于所有制层面,不仅包含所有权属于国家的流通单位,并且包含私营、民营流通企业等组织。适度集中便是要培育与帮助一些经营成绩卓越、关键竞争优势突出的大规模流通单位,适当提升流通市场集中程度,让其发展成商品流通机制的重要力量;结构优化便是要构成主次清晰、大中小流通单位协同前进的流通企业架构。和工业商品流通相差别,商品流通的特征决定了仅可以专门流通单位为主体的流通企业模式。扩大内需的首个要求便是流通单位是流通市场占据主体位置。

(二)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流通市场体系

流通市场体系包含城镇商品市场、国际商品市场、乡村商品市场、工业产品市场、生活日用品市场等。形式方面不仅包含集市,还包含菜市场与批发市场。竞争有序是对流通市场体系的基础要求,全面科学的平等竞争能够让市场长期充满活力。城乡一体是拉动乡村消费需求的重要措施。商品市场机制构建的目标是规划科学、效能齐全、机制健全的现代商品市场机制。

(三)权威规范、健全的流通法律体系

法制规章的出台是流通机制拉动内需的长效体系之一,同时是不可缺少的法制保障。以《会计法》、《烟草专卖法》、《反垄断法》、《价格法》等代表的法制规章是中国流通法制机制的基本框架。在未来,应当进一步完善流通市场参与者、市场秩序、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制规章。

(四)执法严格、部门协调的流通监管体系

流通监管体系是改善流通环境、维护良好消费秩序的管理体系。其包含监督管理实践者、监督管理对象、监管活动规则。监督管理实践者指的是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等;监督管理对象包含有关主体活动与产品流通市场的全部环节;监管活动规则由流通法制与买卖信用组成。要想构建推动安全消费的流通监察机制便要完善监管组织与管理团队,且全面依照法制规章实施监督管理。

(五)规划先行、政策配合的流通调控体系

政府对流通机制加以宏观调节重点是采用法制、行政与经济措施等,而实际的调节政策包含货币、消费、财政等几方面。中国商品流通区域封闭、部门不集中、不均衡的状况决定了流通调节一定要整体谋划、整体统筹、各方面政策大力协助。

(六)低碳、循环的绿色流通体系

低碳流通指的是以节能为方向,环保为指引,正面或者侧面推动污染降低的绿色趋向型产品流通流程和行为。绿色流通体系包含低碳采买、低碳餐厅、低碳消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低碳流通是为了顺应居民逐渐形成的环保观念而出现的。

(七)信息引导的消费热点促进体系

在线消费、服务消费、热点产品消费等是全新的消费形态,是拉动内需的关键方面。消费热点促进体系在制度方面体现为支持与培养消费热点的售价制度、产业制度、资本制度、消费制度、言论指引制度等。

(八)吸收创新、层次丰富的流通业态体系

流通业态的多样与协同是满足居民差别化、多元化消费需要不可缺少的。在借鉴境外领先流通业态方式的前提下,具有我国独特性的业态革新特别关键。流通业态体系重点包含三个方面,其一是以专业为特点的业态,其二是以综合为特点的业态,其三是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导的业态。

参考文献:

1.洪涛.中国特色创新流通体系构建及完善[J].商业时代,2013(24)

2.丁俊发.促进消费与流通渠道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2(2)

3.郝爱民.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基于有序p robit模型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陈建贤,罗凤金.广东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变化及开拓思路[J].统计与预测,1999(1)

5.师连枝.启动农村消费品市场之我见[J].许昌师专学报,2001(6)

6.赵丽红.吉林省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7.冯中越,穆慧敏.我国供热产业价格规制改革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8.张华芹.农村商品流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6)

9.原梅生,弓志刚.论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构建[J].财贸经济,2005(3)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吉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猜你喜欢
商品流通流通消费
国内消费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新消费ABC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2011商品流通国际论坛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