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路径探索

2016-03-28 18:20楼倩倩郧鹏
教师·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创新设计

楼倩倩 郧鹏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的步伐,目的是让高职院校在创新设计竞赛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以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转型提升研究”,为探索一条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指明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创新设计;技能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路径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057-02收稿日期:2015-08-07

课题项目:2014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路径探索”(GDJY-2014-B-b103)实践研究成果;2015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以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转型提升研究”实践研究成果;2015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基于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及培育教学成果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实践研究成果;2015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3+2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楼倩倩(1984—),女,浙江金华人,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郧鹏(1984—),男,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近年来,由于资本市场及社会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国家不得不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而广东省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急需一股技术过硬并富有创新意识的新生力量,广东高职院校作为此力量的主要输出来源,需要切实贯彻履行党中央对高职教育教学最新作出的指导方针,落实校企合作,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快探索适应市场及协同合作的新教育教学思路。

一、构建课题模型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根据研究内容创新建立了“东方明珠塔结构特征”,构造了与研究相适应的三维模型。我院以职业技能大赛办赛理念作为基础,企业、学校、学生三线协同支撑课程内容改革,逐步搭建了以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阶梯的课程体系,最终达到了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目的,探索了“依托大赛,协同三线,构建体系”的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路径。

二、“依托大赛”开展“协同三线”研究

我院基于机械设计类竞赛,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协同企业软件培训师,针对机械设计类人才进行了专项短期培训,根据大赛结果总结培训经验,通过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平台把比赛内容与培训方案归纳整合,并建立了3D打印实训室来拓展后续比赛项目及支撑构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最终将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集成为一种成功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创新设计、教学实践的长效机制,为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1)依托技能竞赛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为了进一步增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布局,建设一支理论基础过硬、具备较强应用实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按照职业技能比赛项目要求,协同校企合作单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基于学院基本工作量,采用新颖的“8+4”教学队伍建设思路,即校内完成8周课时的基础工作量以后,需要再参与社会服务或企业实践锻炼4周的课时,才能完成基本12周的课时量,而且学院同企业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及横向课题的使用资金,此项举措不仅提高了教师参与企业课题的积极性,也促使企业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加强与学院教师的合作与沟通,充分体现了校企双赢的良性形态。

我院以“产品设计创新大赛”“数控设备装调维修大赛”等行业较为认可的竞赛的项目和规则为依托,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构建现代化实训室与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德国慧鱼机器人对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展开学习与培训。

(2)依托技能竞赛创新实训设备。

慧鱼机器人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高职机械类课程,它的组装简单易学,可重复利用,总投入小,维修简单,并且可根据项目要求随意改变设计理念,对贯穿性强的项目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对慧鱼机器人产品的制作与思考,可以巩固与掌握机电一体化课程的精华,从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及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职业潜能,而且可为现在主流的机械类大赛提供非常好的技术支持,为教育教学实训资源的拓展开辟一条新思路。

(3)依托技能竞赛设计培训项目及方案。具体实施项目为“起重机机械臂的搭建”。实施目的:经过对慧鱼产

品的实物组装实验,使学生强化与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剖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实训成本,提高学习积极性,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职业潜能,为各类型比赛与课题提供实训支持。实施过程:①在基础板上安装主体支撑部件,注意走线孔与连接件开槽的方向,避免后续组件无法正确连接,导致机械臂回转行程发生错误,主要目的是初步对导线与吊臂整体结构进行布局。②在基础板上安装局部支撑部件,注意留出电机与齿轮安放空间,避免电机带动丝杠传动时与齿轮发生干涉,主要目的是设计电机与机械臂传动空间。③安装电机传动装置及电磁换向阀,注意电机齿轮与丝杠之间传动是否顺畅,避免出现卡齿现象,主要目的是调试电机带动丝杠的动力是否满足要求。④安装齿轮机械臂及编程控制器,注意简单节电状况下机械臂需上翘,避免机械臂回转时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主要目的是检查机械臂是否能够在通电状态下周期性运转。

(4)依托技能竞赛尝试学生鼓励政策。首先确立竞赛培养机制,激励有兴趣的学生创建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为骨干的学术性的学习机构。重点以机械设计软件为主要应用媒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自主创新意识。其次以机械系年轻教师为中心的辅导团队,对协会进行基础理论指导,让他们施展各自在CAD技术领域的优势、影响力和号召力,在CAD协会开展改进技法讲座和前沿CAD软件应用讲座,激励会员搜集共享创新成果,协同各专业及校企合作单位制作综合性的小型发明专利。最后根据竞赛成绩,推荐有需要的优秀同学,在完成正常的教学课程后,如果对相关专业较感兴趣,可在校办企业勤工俭学,试用1个月后,在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产品生产的前提下,可享受企业计件生产工资待遇与学校专项的鼓励基金作为回报,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巩固与拓展了知识面,对今后走向社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次职业技能竞赛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改善了学生基本技能操作平台、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和综合技能应用平台,积极探索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出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三、以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为阶梯,开展“构建体系”研究、

针对不同的特色课程,引入大赛先进、高效的培训方案,不仅有力推动了传统专业课程的内涵建设,而且根据市场与企业的实际需求,适时开设一些新技术新思路的课程,并且聘请校中厂的优秀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以讲座的形式把新技术新思路准确地传达给同学们。如我院的“工业产品设计训练”课程引入了大赛项目教学法,并成功申请了校内精品资源共享课,学生通过课后上网阅读及观看课程资料,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学生信息量的接收,部分学生成功申请了校内的“大学生就业创新项目”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为了更好地补充竞赛设备,经学院领导同意,我院机械工程系着手建设“3D打印实训室”,最终同实训机房构建起一个实训基地,由此可见“依托大赛,协同三线”的理念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职业潜能,同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创新设计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