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振宇
128例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隋振宇
目的:分析128例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急诊科室接受呼吸困难治疗的128例患者,并进行回顾分析。判断患者正确诊断率、误诊率和心肺疾病误诊率、心肺疾病外误诊率。结果:128例呼吸困难患者的正确诊断率、误诊率以及心肺疾病误诊率、心肺疾病外误诊率分别为93.75%(120/128)、6.25%(8/128)、5.56%(6/108)、10%(2/20)。结论: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的诊治水平同急诊科医师专业诊断技术的全面性以及临床经验密切相关。
呼吸困难;急诊内科;诊治水平
呼吸困难疾病不仅发病急、恶化快,而且病因复杂,往往发病后便为严重的急症。尤其是在呼吸困难患者早期诊断时期,若不能及时有效确诊该症状的发病原因,则极易出现因误诊而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该文就2014年3月—2016年3月阶段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探究,以期提升急诊内科对呼吸困难疾病的诊治水平。
1.1 一般资料
128例患者均整群选取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急诊内科收治的呼吸困难患者。其男女各有75例、53例,年龄21~78岁不等,平均(56.2±6.4)岁。纳入标准以患者既往病史、病理学检查、MRI检查或CT检查以及全面体检、胸片检查为依据,并确诊发现128例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中共计56例为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各有11例、33例、9例、3例。同时,128例研究对象中共发现5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其中支气管哮喘、自发性气胸、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肺栓塞患者各有16例、5例、5例、23例、3例。而除去心肺疾病剩余20例患者为脑出血、胰腺炎、宫外孕肠梗阻、糖尿病中毒、非器质性疾病以及上消化道呼吸困难等心肺外疾病。
1.2 诊断及治疗方法
1.2.1 诊断方法
对128例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统一进行诊断。首先,由急诊内科主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专业技术对每位患者进行初步诊断。而后对每位呼吸困难患者进行病理检查、螺旋CT检查或MRI检查以及全面体检、胸片检查等对患者进行确诊。
1.2.2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则对每位患者均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处理,鼻导管吸氧速度以2~3L/min为宜。同时,由急诊主治医师对每位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急诊主治医师还应及时将患者治疗进展告知其家属,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所患疾病为非大躯体器质性疾病,而是由精神紧张而诱发的呼吸困难病症。让其放松心态,多进行深慢呼吸等。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要保留其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补钾、补液并诱导其睡眠。对于效果不佳患者可辅以地西洋针剂(8~10mg)进行治疗。
1.3 统计方法
对128例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诊治过程中各诊断指标及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计数资料对临床诊断率及误诊率等进行统计分析。
2.1 急诊内科呼吸困难患者确诊率
128例呼吸困难患者总体的正确诊断率为93.75%(120/128),总体误诊率为6.25%(8/128)。
2.2 心肺疾病及心肺疾病外误诊情况
108例心肺疾病呼吸困难患者中心肺疾病误诊率为5.56%(6/108),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误诊为肺栓塞3例,另有3例肺栓塞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而20例心肺疾病外呼吸困难患者的误诊率为10%,即肠梗阻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胰腺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1例。
在急诊内科,呼吸困难疾病患者不仅多发、常见,而且也是急诊内科中误诊率较高的疾病。除了肺源性呼吸困难外,根据诱发呼吸困难诱因的不同,还分为中毒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精神性呼吸困难等。
对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要充分掌握因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炎、慢阻肺经以及肺结核疾病等因素而诱发的呼吸困难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处置方法。其中,要对因肺栓塞而引发的急性呼吸困难疾病的情况格外重视。在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以及咳血等三联症状时要注意分辨是急性右心衰表现还是肺栓塞表现,避免造成误诊。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患者往往表现为高血液粘稠度、慢性缺氧等症状,患者易发生肺小动脉栓塞,而这一情况又往往会出现漏诊。而随着医疗技术及器械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医疗诊断器械大大提升了肺栓塞患者的确诊率,减少了漏诊情况的发生。
精神性呼吸困难患者则主要是因患者机体呼吸中枢供血减少及增高的颅内压而刺激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困难。常见病症有重症颅脑疾患患者、脑出血、脑膜炎、癔症等。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对其治疗多以治疗原发病为目的。而作为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精神性呼吸困难也会因心理和生理机制相互作用产生。其发作也往往会因外界精神刺激而导致患者呼吸调节功能紊乱,进而造成超生理代谢,而超生理代谢则会引发过度通气以及呼吸性碱中毒。这些症状尤其易见于女性患者。因此,对于精神性呼吸困难的诊治应重点研究患者的负面心理活动与其体征表现和生理呼吸三者间的关系,可通过镇静剂以及催眠药物等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佳。
血源性呼吸困难则主要是因患者机体血液中血红细胞异常减少,使得血液氧供给因携氧量减少而不足,导致患者机体相关组织、器官发生缺氧、缺血症状,严重者引发心绞痛。常见病症有重症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对于此类呼吸困难患者应在第一时间内给予患者输血进行治疗。而在临床上常常会将血液性呼吸困难同夏季中暑性呼吸困难混淆,因此,在诊治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以免误诊。
中毒性呼吸困难则包括药物中毒、糖尿病酸中毒等,主要是指因患者血液中酸性代谢物异常增多,进而刺激患者机体的呼吸中枢,使得其呼吸急促、困难。吗啡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等均会导致急性药物中毒的出现,抑制患者呼吸中枢,会出现呼吸缓慢或是潮式呼吸。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中毒性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极易同其他病症如急性胰腺炎等病症混淆,因此,在诊断时要格外注意。
总而言之,对于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以及中毒性呼吸困难等症状疾病,要充分掌握各类呼吸困难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表现以及治疗处置手段等。也应对易误诊疾病的差异性进行不断总结与探究,进而降低误诊、漏诊概率。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虎林市中医医院心内科)
[1]邵碧波,冯辉斌.血ANT-pinBNP水平检测在急诊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12(3):2286-2287.
[2]周静平.35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药物与人,2014;4(27):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