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干预
●胡月
结肠造口的护理干预是帮助直肠癌术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首先,文章对直肠癌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分析直肠癌手术后腹壁上存在的结肠造口的护理现状。最后,从中重点阐述专业护理人员对结肠造口的护理干预,即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对日常生活和社交进行重点的护理、药物护理和注意事项的相关告知等,从而全面提高护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直肠癌;结肠造口;护理干预
前言:近几年,由于人们长期生活、饮食和作息习惯不规律等影响,导致患有直肠癌患者逐渐增多,目前,临床上对这种恶性肿瘤的根治办法通常是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无法避免的是患者手术后,肠道排泄需要通过腹壁另外打开的一个结肠造口。因此,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就此情况展开研究,从基础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对结肠造口的日常养护,从而让患者能够在治疗和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能够得以提高[1]。
直肠癌作为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癌症病变,目前尚未明确其主要形成的原因。不过根据相关临床患者资料分析,其病症与患者的生活环境、作息饮食、遗传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如今,治疗直肠癌的临床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继而通过放疗、中西医药物调理和相关护理干预等方式。但是,其手术无法避免的是需要在患者的腹壁上增加结肠造口以改变患者的排泄方式。因此,这种情况的产生使得患者往往心有余悸,一旦心理和生理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排泄方式,将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增加癌症复发的风险。
目前,针对直肠癌手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通常是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生理以及通过药物等护理干预,继而让患者在不断的学习和掌握中,适应这种排泄方式,注重对结肠造口的养护,以减轻病痛和心理阴影。但是由于护理工作中,但是由于此项护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病症的护理,因此,需要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干预,因而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还存在护理不到位、护理方式不全面、护士患者心理护理等问题存在。
3.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在手术前,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此时,护理人员要安抚患者激动的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全面了解手术和术后的康复过程,从而保证手术的正常进展,让患者接受并且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患者手术后,其排泄方式发生变化,腹壁结肠造口的出现,常常使其身上出现一味,再加上日常的养护个人无法完成,因而会导致患者产生巨大的悲观和负面情绪,此时,需要护理人员联合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且帮助患者进行巩固护理训练,使其恢复自信,接受现实,并正常的生活[2]。
3.2 生活护理
日常生活中,对结肠造口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三餐饮食进行告知和指导。避免患者食用辛辣、生冷、生硬的食物,同时,要保证营养的均衡、少食多餐。从而防止患者的结肠造口出现感染、堵塞等情况。其次,对造口袋的使用要格外注意,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并定期进行更换,防止因造口袋的异物引起造口感染或异物渗漏等情况。最后,由于患者的造口位于腹部,因此,患者的穿衣方面也要加强护理,需要选择宽松且棉质的衣物,且避免使用皮带、松紧度较小的裤子。不仅如此,患者的运动方面也需要进行护理干预,防止患者提拉重物,过度运动,造成造口撕拉,引发感染,甚至引起造口旁疝。
3.3 药物护理
直肠癌手术后,患者的结肠造口往往会因为处理不善,引起感染和结肠造口的皮肤病症。因此,用药方面也是护理的基础。首先,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结肠造口周围皮肤的变化,一旦出现出血、水肿、皮肤黏连等情况,要进行适当的消炎,可以选择专用的造口护肤粉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中药剂进行适当的清洗,且撕离底盘时一定避免用力过猛,造成局部伤口和感染。如出现肠管脱垂、造口旁疝等情况的产生,则需要患者及时的住院就诊,进行更进一步的药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直肠癌手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生理、生活护理指导、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从而让患者接受治疗结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并熟练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从而健康向上的生活。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1]左红群,黄静芳,潘海辉. 术后延伸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0):1-3.
[2]朱笑葳,张红,唐梦宇. 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8(05):409-4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