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27 20:18:13胡月
保健文汇 2016年12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疼痛

●胡月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胡月

目的:对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附加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采用焦虑抑郁评分分数来对2组患者产生焦虑及抑郁的分数以及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具备良好护理效果,应用价值相对明显,对患者治疗提供有效帮助,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胆囊炎患者;护理;应用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发病率较高的特点。据临床资料[1]显示,胆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发病时,往往会伴随剧烈疼痛或绞痛的现象,多见于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有突发性且十分剧烈。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腹部右上方疼痛一般不强烈,但有持续性胀痛,随着炎症加重,病情和疼痛感会持续增加,并呈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2]。在进行治疗时,护理工作则占据多数比重。笔者为进一步研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在我院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6.1±4.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4-60岁、平均年龄(46.3±5.5)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信息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针对药物护理,由于患者会产生剧痛及绞痛,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药物干预,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性质采用非药物或药物的方式进行消除。如:卧床休息,协助病人来取舒适体位,指导其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以便于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效果。药物止痛则需要针对诊断明确的剧烈疼痛者,可谨遵医嘱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式缓解疼痛;饮食护理则需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控制其之脂肪和水的摄入量,每日脂肪供给量应控制在40以下或者禁食,水则保持在1500毫升以上,减少腹胀及腹痛的现象。注意其维生素供给,为患者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或B;胆囊炎伴随并发症则需要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对其进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疼痛程度,若生命体征减弱或者疼痛程度增强,则证明病情加重或者胆囊出现传统,需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开展紧急手术),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附加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需要护理人员围绕胆囊炎病症本身进行开展,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开导使其负面及不良情绪进行消除,积极配合治疗,以便于提升治疗效果)。

1.3 研究指标

采用焦虑抑郁评分分数来对2组患者产生焦虑及抑郁的分数以及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对比。

1.4 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为(25.46±5.24)分,对照组则为(26.12±5.51)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为(3.56±1.64)分,对照组则为(9.82±2.23)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十分满意为34例、一般满意为5例、不满意为1例、总满意率为97.50%(39/40);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为24例、一般满意为3例、不满意为13例、总满意率为67.50%(27/40);观察组患者满意成功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胆囊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型囊袋构造,有存储和浓缩胆汁之用,正常胆囊大小长约8-12cm,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据相关临床资料[3]显示,胆囊炎的发生大多由于胆囊内存在结石,阻塞胆囊管使胆汁排出不畅,继而诱发细菌感染,直至形成胆囊炎,并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慢性胆囊炎是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患者大多同时患有胆结石,由于胆囊长期处于发炎状态,导致其增厚、疤痕收缩使其出现萎缩现象,使其功能性减退并完全丧失。急性胆囊炎则多见女性,由急性化脓性炎性病变,多为胆石症长期存在引起的继发性病变。但是毫无例外,在治疗时皆需要进行护理干预,为患者营造出良好的治疗环境,使其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附加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具有良好护理效果,可有效化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及不良心理,有助于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具备良好护理效果,应用价值相对明显,对患者治疗提供有效帮助,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1]陈艳. 对胆囊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4):43-44.

[2]余宏虹. 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 2016, 29(22):142-143.

[3]张艳芬, 苏军玲.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24(7):4003-4004.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疼痛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疼在疼痛之外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0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海峡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3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