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和物流仍是农村电商发展瓶颈
如今在潍坊市,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业态。数据显示,这个市农村电子商务骨干企业目前约2000家,网络商铺2万家以上,开展电子商务的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批发市场超过1000个。而随着“互联网+”的越发普及,昔日不被重视的农村电商发展已经迎来春天。据了解,物流配套体系不完善、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等因素仍困扰着农村电商的做大做强。只有突破信息、物流瓶颈,才能真正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实现网货走进来、农产品卖出去。
阿里巴巴农村事业部运营经理刘建勋目前在青州市负责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千县万村”工程,已经在青州市开设了52家农村淘宝服务站,并力争年底增加到150家。“只要解决好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网货下乡才能真正普及起来。”刘建勋介绍,目前他们有两辆物流车负责往青州市52个农村淘宝服务站运送网购产品,物流成本仍处于倒挂经营状态。
北京村村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黄志明也认为,物流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尤其是农产品,具有季节性、易腐性、品种多、级差大、保鲜难等特点,物流配送成本较高,一般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占农产品本身价值的25%到40%。冷链物流缺乏,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5%至30%。
如何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临朐县进行了积极探索。依托县供销社、邮政公司等现有农资、日用品销售网点,加快推进农村物流投送服务网点建设,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电商物流配送体系。“潍坊市具备经营快递业务资格的法人企业及分支机构120家,服务于乡村、街道、社区的快递营业网点1500余个。EMS、顺丰、‘四通一达’等国内18个重要品牌以及德国敦豪、美国联邦快递等国际快递企业在我市落地,22个品牌快递企业设立分拨中心,直接面向农村开展业务,为发展农村电商打通了商品流通渠道。”潍坊市商务局副调研员袁国明说。
青州千卉盆景苗木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借助淘宝等网店平台销售多肉植物,目前一天能接单100多单,月销售额达到300多万元。记者在这家合作社看到,3个工人正在忙碌地将多肉植物包装到快递盒中。合作社负责人坦言,由于人手有限和缺乏高素质电商人才,网上销售渠道还未拓宽,多数产品被外地客商大批量买走后二次销售。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此,潍坊市建设了市级电子商务孵化器,引进了智炎孵化中心、雁阵实训基地,为全市电子商务营销企业、平台企业提供面对面、专业化的实战能力培训。为培养高素质农村电商人才,潍坊市在开展3年30万人次的电商人才大培训活动中,计划培训涉农电商人才15万人次。目前已培训农村电子商务高级职业经理人1100人次、各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13万人次。”袁国明说。
网货下乡,农产品更要借网进城。为此,潍坊市采取了体系建设、主体培育、政策扶持、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举措,不断优化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并且,随着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一号店、腾讯、村村乐等大型电商企业在潍坊市农村的发展,该市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通过开网店等形式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发展热潮中来。“下行渠道基本打通了,但农村电商的上行渠道仍在开发中。我们在潍坊70%以上的村发展了线下服务人员‘村长’,启动了‘小镇大集’电子商务进农村活动,借助我们的村村乐平台,将潍坊的优质农产品推广出去。”黄志明说。
潍坊农产品借网进城,虽多借助于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等国内大型第三方电商平台,但本地自建平台也开始日渐增多。目前,潍坊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地电商平台已达30多家。在临朐县九山镇府前街不到100米的街面上就有5家本土电商企业,以农产品进城和网货下乡为经营模式。在九山镇设有镇级服务中心的“村小二”电商平台负责人谭菊艳告诉记者,他们在临朐县创办电商平台,主要是将当地生产的板栗、小米、粉皮等农产品通过自有的电商平台往城里销售。
“去年10月1日上线运营,主要是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模式,在山东开设了特色地级馆11个、特色县级馆56个。主要是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目前网上日单量在500单左右。”位于青州市的地主网工作人员冯立彬说,企业之前为农业咨询公司,看重农村电商的发展潜力,希望将山东各地农村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地主网对外销售。
(都镇强 宋学宝 薛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