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2016-03-27 11:48云南省会泽县宝云街道畜牧兽医站范琼芬胡元兵沈继平
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 2016年8期
关键词:会泽县兽医站免疫抑制

文/云南省会泽县宝云街道畜牧兽医站 范琼芬 胡元兵 沈继平

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畜牧兽医站 彭正敏 李开升

云南省会泽县金钟街道畜牧兽医站 王 琼

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文/云南省会泽县宝云街道畜牧兽医站 范琼芬 胡元兵 沈继平

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畜牧兽医站 彭正敏 李开升

云南省会泽县金钟街道畜牧兽医站 王 琼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一种病毒免疫抑制性疾病,且容易造成混合或继发感染,病猪主要表现为抵抗力下降、渐进性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呼吸困难、贫血、黄疸、腹泻、母猪繁殖障碍等症状,潜在危害很大。文章就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流行特点、危害及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猪圆环病毒病(PCVD);危害;防控措施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圆环病毒病2型(PCV2)感染而导致猪的一种病毒免疫抑制性疾病。本病易与蓝耳病、猪瘟、猪链球菌病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化、多样化,给诊治带来困难且难以治疗,死亡率进一步提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圆环病毒病2型(PCV2)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胎盘等途径感染,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公猪通过精液带毒传播。本病以散发为主,在新疫区可呈暴发性流行,发展速度缓慢,可持续1年。急性型病猪1周后出现死亡。如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条件差和各种应激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使病情加重,增加死亡率。

2 危害及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猪只一旦感染圆环病毒病2型(PCV2),危害十分严重,易引发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CT)、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肉芽肿性肠炎、机体免疫抑制等多种疾病,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不一。

2.1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CT)

新生仔猪头和四肢出现颤抖,颤抖程度不一,不时发出尖叫。当突然声响、寒冷等外界因素刺激引发或增强颤抖,而躺卧或睡觉时颤抖停止,部分病仔猪被母猪压死或踩死,严重病仔猪因不能吮吸母乳而饥饿死亡。耐过7d的仔猪能存活,部分猪不会完全康复,当出现应激因素时,又表现出轻微震颤。

剖检病死仔猪,无明显眼观病变。对神经系统做组织学检查时,可见明显的髓鞘形成不全,脑血管周围充血、出血、小脑发育不全等病变。

2.2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主要发生于30~80日龄的仔猪,断奶前生长发育正常,断奶5d后开始发病,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少食、渐进性消瘦、皮肤苍白、被毛蓬乱、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的呼吸障碍,死亡率在20%左右。抵抗力强的育肥猪,一般是隐性感染,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并发或继发其他病毒感染,死亡率增加。

剖检可见淋巴结和脾肿大,肺肿胀,坚硬有弹性,橡皮样;肝肿大或萎缩,有时呈浅黄到桔黄;肾偶见白色散在斑点。

2.3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主要发生于初产的后备母猪,妊娠后期流产或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之后母猪受胎率低,甚至出现不孕。

剖检死亡仔猪,可见心肌变性,有时心肌肥大,以大面积非化脓性、坏死性心肌炎为特征。

2.4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一般发生于60~120日龄的猪,最常见皮肤出血及溃烂,多发生于腹部、后肢和会阴部,有的感染至耳、喉和体侧,易误诊为仔猪渗出性皮炎。病情不重的猪体温、行为正常,1周后自行康复,病情严重的猪表现出发热、厌食、跛行、弓腰,逐渐消瘦而死亡。

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和肾皮质有出血点,淋巴结肿大,有的体表淋巴结肿大不明显。

2.5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主要发生于8~10周龄保育后期及13~16周龄生长育成猪,由圆环病毒病2型(PCV2)与猪蓝耳病病毒或巴氏杆菌或猪肺炎支原体等疾病混合感染所致。病猪表现出发热、精神沉郁、嗜睡、少食、咳嗽、呼吸困难呈急促的腹式呼吸,有的犬坐姿势,逐渐消瘦而死亡。

剖检可见肺脏间质性水肿,出现不同程度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2.6肉芽肿性肠炎

病猪表现出腹泻、消瘦、生长缓慢,粪便由黄色转为灰色,抗生素治疗无效。

剖检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时可见结肠肠系膜水肿,回肠变粗,管壁增厚。

2.7机体免疫抑制

受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猪,易引起机体免疫抑制,甚至免疫缺陷,为感染其他病原提供了条件,是圆环病毒与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流行性腹泻、猪链球菌病等疾病混合感染的根本原因,表现出二重感染或三重感染,提高了死亡率。

3 防控措施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一种引起猪免疫抑制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规模化猪场要通过定期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强化生物安全和及早发现治疗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提高猪群整体健康水平。其中,定期免疫接种是最关键的防控措施。

3.1定期免疫接种,提高机体抵抗力

猪场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适时调整,做到有的放矢,取得理想的效果。目前使用的猪圆环病毒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一般的免疫接种程序,具体为仔猪在15d左右进行首免,间隔20d后再进行第二次免疫;后备母猪和公猪在配种前进行基础免疫2次,间隔时间为20d;经产母猪在配种前15d进行免疫,可提高母源抗体的保护水平,以保护仔猪;妊娠母猪分别在妊娠60d和80d免疫2次;成年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同时,尽量不使用含有矿物油佐剂的疫苗,因矿物油佐剂可激活圆环病毒2型(PCV2)的复制。

3.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猪群应激

要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根据猪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采取不同的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严把饲料原料关,严禁使用发霉、腐烂的原料,提供营养丰富的日粮,保证营养水平满足猪的生理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氨基酸、特殊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供给干净清洁的饮水,以促进猪的食欲,防止营养缺乏或过剩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或产生免疫抑制。不同批次之间的猪不进行混养,每栏舍实行全进全出。搞好猪舍环境调控,做到冬温夏凉,保持良好通风,降低氨气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饲养密度要根据猪的年龄和季节进行合理地调整,一般情况下,每头仔猪的饲养密度为0.3~0.5m2,成年猪在0.8~1.5m2,冬季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夏季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让仔猪吃好初乳,帮助仔猪顺利渡过断奶关,5~7日龄开始诱食,采取逐渐断奶法,即在仔猪断奶前1~5d,每天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实行赶母留仔,仔猪断奶后,把母猪赶出栏,仔猪仍留在原圈内继续饲养3~5d,以减少仔猪断奶时的心理应激、环境应激和营养应激。

3.3强化生物安全,降低发病机率

建立并完善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可降低病原感染的机会。在做好猪圆环病毒病(PCVD)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做好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等已知共同感染源和伪狂犬病、肺炎支原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免疫接种,以降低发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实行卫生清洁消毒制度,切断传播途径;做好灭蚊、灭蝇、灭鼠等工作,避免飞鸟及其他动物接近养猪场,场内严禁饲养狗、猫等动物。严格引种,要确保无疫情时,方可引进种猪,并隔离观察1个月;定期采血,监测猪群抗体水平,若发现患病的猪只,立即进行隔离、紧急预防、淘汰等措施;粪尿要及时清理,并堆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

3.4及早发现确诊,进行对症治疗

猪圆环病毒病(PCVD)要早发现、早确诊和早隔离,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进行抗病毒、抗菌药物对症治疗,可注射阿莫西林、头孢喹肟、氟苯尼考等药物,或使用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等新型的抗病毒剂配合中草药制剂进行控制。对于本场健康的淘汰母猪,分离其血清,对断奶后7d或35d的仔猪进行皮下注射15mL,可预防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发生;对发病猪进行治疗,注射血清20mL/头,隔3d再注射1次,可减少死亡。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强力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林可霉素等抗菌药物,连续使用15d,可预防或控制继发感染。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促进圆环病毒2型(PCV2)复制和排毒,应尽量避免使用。同时,要及早扑杀失去治疗价值及久治不愈的病猪,并做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会泽县兽医站免疫抑制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管理措施研究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会泽县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
会泽县娜姑镇母猪饲养常见问题及对策
会泽县迤车镇养殖小区控制疫病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