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6-03-27 06:55吴学文
茶业通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产现状潜山茶叶

吴学文

(安徽潜山县种植业局,安徽潜山 246300)



潜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吴学文

(安徽潜山县种植业局,安徽潜山 246300)

摘要:阐述了潜山县茶叶生产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潜山;茶叶;生产现状;问题;对策

潜山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春秋时属皖国,山称皖山,水称皖水,城称皖城,素有“皖国古都、安徽之源、黄梅之乡”的美誉,潜山人文荟萃、风光秀美、物产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其中天柱山主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绿化程度达96%,空气质量连续多年检测均为国家一级标准。县域总面积1686km2,地貌特征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分布,全县人口58.4万,其中茶农10.45万,茶叶是潜山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扩基地,壮龙头,树品牌,使茶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力上都大幅提升,茶业已成为潜山山区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

1产业现状

潜山县产茶历史悠久,始于秦汉,兴于唐宋,据史料记载,早在唐宋时代潜山茶叶即享有盛名,并被列为贡品。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载:“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王安石、苏东坡等名家均在此留有品茗颂茶的摩岩石刻。境内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天柱山雄奇灵秀,孕育着茶叶独特的品质,环天柱山周围10个山区乡镇是我县茶叶主产区,平均海拔400~800m,自然条件优越,有丰富的光照和水资源,土壤肥沃,植被丰富,气候温和,云雾多,种茶的条件非常优越,境内茶园良种率达93.5%,品种有舒茶早、石佛翠、黄山大叶种、天柱山群体种系列等,近几年又引进种植白茶和黄金茶近80hm2,全县茶园达7380hm2,年产茶叶超过3300t,产值达40500万元。多年来,按照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名优茶生产为重点,打造品牌为核心”的工作思路,潜山县茶叶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主打名茶“天柱剑毫”于1985年在南京获评“中国名茶”,又先后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章、安徽十大品牌名茶、安徽名牌、安徽省著名商标等称号,因此潜山县也相应获得安徽省茶产业十强县称号。

2主要做法

2.1政府重视促发展

多年来,潜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紧抓茶产业发展不动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依托著名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旅游影响力,以名山促名茶,大力发展茶产业,使天柱山茶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200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2009年以来,潜山县政府又连续7年出台《关于成立六大农业特色产业指挥部的通知》等文件,按照“一个产业,一名县政府领导牵头,一个主抓部门,一套班子,一块资金”的“五个一”捆绑推进机制,成立了茶叶发展指挥部,每年安排茶叶专项资金和整合退耕还林、连片开发等涉茶资金,规模达1200余万元;2011年又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茶业)发展项目,连续三年实施,围绕标准化基地建设、清洁化生产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和优势品牌打造等方面扶持茶产业,取得显著效果,有力促进了茶产业发展。2013年开始,对接省政府文件和安庆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文件精神,又出台了《潜山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明确奖补范围和内容,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保障。2.2良种繁育强基础

为从根本上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夯实茶叶生产的基础,发展现代茶产业,实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从2003年开始,我县就着手建设恢复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应用先进的薄膜遮阳网双覆盖短穗扦插技术,大力繁育推广舒茶早、石佛翠、石佛香、安吉白茶、黄金茶等优良品种,我县目前已建立良种茶苗繁育场四家,基地规模33.3hm2,年均繁育出圃茶苗2600余万株,通过自繁自育自植,既满足了本县发展需要,有力推动了潜山县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水平,又有效带动周边县市良种茶叶发展。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已达3087hm2,占总面积的41.75%,处于省内先进行列。

2.3生态发展壮基地

为提高茶叶生产发展水平,改变茶园基础差、产量低的现状,潜山县一方面鼓励土地依法合理流转,引导扶持茶叶合作社、茶场、茶农在重点茶区建立规模基地。另一方面以无性系良种推广为着力点,大力推广生态茶园建设。2003年,县委、县政府在绿色食品茶主产区原彭河乡召开彭河万亩生态茶园建设现场会,以良种为重点,推广优质高效栽培、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绿色食品茶生产等技术,安装杀虫灯,增施有机肥,启动了我县茶叶发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序幕。在茶叶良好效益的刺激促进下,广大茶农纷纷将原来效益低的山塝田、塝地种上茶叶,并且全部采用无性系良种。在多种因素促进下,潜山县年均发展茶园333hm2,茶园面积由2009年的5107hm2,增加到7380hm2,无公害认证茶园6847hm2,绿色食品茶园1000hm2,有机食品认证茶园741hm2,塔畈乡倪河村由于茶叶生产成绩突出,于2009年获评为安徽省“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塔畈乡也因此获评省级茶叶专业示范乡,潜山县茶叶基地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2.4清洁化加工保质量

为提高茶叶加工水平,潜山县多年来积极鼓励支持加工厂改造升级,扩建厂房,更新设备。通过兼并重组,全县现有规模茶叶加工厂140余家,拥有蒸汽杀青生产线5条,微波生产线1条,其中清洁化标准加工厂22家,厂房宽敞整洁,机械设备配套,加工技术稳定。通过大力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以“茶叶合作社+茶农”等模式,将零散的茶叶种植户联合起来,广大茶农按标准生产出售鲜草,加工厂负责统一收购、加工、销售,严格按省级标准及行业标准生产,既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全县茶叶加工机械化水平。全县茶厂年加工量50吨以上的4家,30吨以上12家,10吨以上38家,基本实现了茶叶加工机械化。彭河、西峰等茶叶合作社带动能力突出,多次受省市表彰,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安庆试验站支持下,我县2011年以来,多方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了幸福茶场、妙山公司、石桥茶场等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加工生产线3条,其中卷曲型名茶生产线二条,扁型茶生产线一条,有效提升加工能力。

2.5品牌建设拓市场

潜山县盛产高山绿茶,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天柱剑毫”、“天柱弦月”系列茶叶已成为潜山茶叶的主导品牌。“天柱剑毫”为恢复历史名茶,属高档特种绿茶,由中国著名茶学家陈椽教授亲自指导创制,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于一九八五年在南京茶叶评比会上,以“品质优异,风格独特”成为全国十大新名茶之一。“天柱弦月”属卷曲形茶,是高级炒青绿茶,省优质茶,市名茶,是潜山茶叶的“拳头”产品。为稳步扩大我县茶叶影响,多年来狠抓品牌宣传推介不放松:积极组织茶企参加上海、北京、合肥等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会、茶博会、农交会;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开展茶事宣传活动;聘请国家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为天柱山茶品牌形象代言人;在合安高速设立天柱山茶广告牌;和《徽茶》杂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传潜山茶事系列活动。通过大力宣传推介,有力提升了茶叶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天柱剑毫”为主的系列茶先后荣获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省“名牌农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等称号,并获得绿色食品茶、有机茶认证。并积极发展连锁、专卖经营:天柱山茶入驻近百家“天方茶苑”;组织骨干茶企在合肥华厦国际茶博城设立系列潜山茶叶专卖店,确保了我县茶叶不但在本省享有盛誉,还远销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3存在主要问题

3.1茶园投入不足,基础差,低产茶园仍占有较大比重

全县低产茶园近2000hm2,许多发展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品种主要是天柱山群体种,丛栽种植,坡度陡,没有修建水平梯带,建园基础差,水土流失严重,茶叶产量低,管理不便,综合改造投入大。

3.2茶叶企业规模偏小,茶叶清洁化加工能力不足

许多茶场规模小,属小作坊式的茶叶生产,加工厂房陈旧简陋,机械设备不配套,加工质量不稳定,与清洁化加工要求不符,加工水平有待提升。

3.3茶叶品牌知名度不高,开拓销售市场成效不明显

全县茶叶品牌20多个,品牌多、乱、散、杂,企业各自为阵,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措施,并且茶叶销售主要限于省内及安庆周边,在省会合肥及以上地区市场占有率低,茶叶缺乏市场竞争力,附加值不高。

4发展对策与建议

潜山县茶园面积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相比较在品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未来要在巩固提高基地建设规模和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在打造品牌、培育龙头和开拓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实现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4.1加强标准茶园建设,提升基地发展水平

按照标准茶园建设要求,生态优先,山、水、园、林、路综合规划,稳步推进优质新茶园发展和低产老茶园综合改造工作,大力推广以绿色防控为核心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积极发展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稳定发展,提高基地建设整体水平;依托本县现有繁育基地,大力繁育推广舒茶早、石佛翠等无性系良种,稳定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园所占比例;在此基础上重点推广机采、机剪、机耕,全面提升茶产业机械化水平。支持规模化发展,鼓励、引导、支持土地流转和连片规模开发,推进茶园向能人大户集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创建省级和国家标准园、示范园,提升茶叶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

4.2大力扶持清洁化茶厂建设,增强企业实力

加强现有茶厂清洁化改造,加快新设备、新工艺引进推广;依托安农大、国家茶叶体系试验站等,产学研有机结合,通过试验示范,加快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扶持发展竞争力强、带动能力突出、与茶农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生产管理、质量安全、市场销售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茶叶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培育发展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营销主体,通过招商引资、引智等,以联合、股份合作、并购等方式,组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型龙头企业,进行茶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挖掘增产潜力,提升效益。

4.3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

品牌是潜山县茶叶发展的软肋,加强品牌建设,要继续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工作,实行“三个统一”: 统一品牌,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选择的方式,将全县茶叶品牌整合为“天柱剑毫”、“天柱弦月”两个主打品牌;统一质量标准和工艺流程,建立健全天柱剑毫等名优茶叶标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确保名优茶质量;统一包装宣传,突出特色,加大市场营销推介力度,提高主打品牌市场占有率。要发挥新成立的安徽省天柱剑毫茶叶联合社的主导带动作用,增强企业实力,成为品牌建设主体;实施茶叶公共品牌政策,“天柱剑毫”等品牌由县政府协调作为公共品牌,由联合社管理,全县共享,共同使用维护;加强源头控管,严格市场监管,市监、公安、农委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强茶叶生产源头控制和市场监管,规范茶叶品牌使用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营造良好的生产、消费环境。条件具备时积极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提升品牌市场认知度。

4.4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开拓销售市场

继续加强宣传,多媒体、多形式、多渠道综合运用,注重实效,明确消费群体,通过广告、展会、评比等,加强天柱剑毫等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增强茶叶影响力;实施走出去策略,鼓励在合肥等大中省会城市设立潜山茶叶专卖、专营店,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广网上商城销售,努力开拓销售渠道;加强茶文化建设宣传,充分挖掘底蕴深厚的天柱山茶文化历史,让天柱山旅游、茶文化和茶叶品牌建设有机结合,以名山带名茶,相互促进,提升茶叶品牌名知度和市场竞争力。

4.5 政府支持,全力保障茶产业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分工负责,协作配合,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全社会支持的茶产业发展氛围;二是出台完善政策,制定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措施决定,明确奖补事项和范围,严格检查验收,注重实效;三是整合资源,加大茶产业扶持力度,将涉茶资金统筹使用,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资茶叶生产开发;四是建议将茶产业发展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政府工作任务年度目标综合考核范围,确保茶业发展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章传政)

〔收稿日期〕2015-10-17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5768(2016)01- 007- 004

猜你喜欢
生产现状潜山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香喷喷的茶叶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东营凹陷广饶潜山周缘油气聚集规律研究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