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标准化栽培技术

2016-03-27 05:40:16王守龙苗爱清
果农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行距主枝山楂

王守龙,付 筱,苗爱清

(河南省济源市林业工作站 河南济源 459000)

山楂是我国原产和特有的栽培果树。其果实营养丰富、食用与药用价值都很高,已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药食两用食品,发展前景广阔。按照技术规程,实行安全的标准化生产,对于促进山楂的产业化建设与发展,增强山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育苗

1.1 种子采集与处理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上充分成熟的果实,人工或机械取核,洗净,阴干贮存。

1.2 沙藏

选朝阳处,挖深80厘米,宽60厘米的地沟,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底部铺10厘米湿沙,以1份种子5份湿沙(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混拌均匀后,放入沟内摊平,上面加盖10厘米的湿沙,然后覆土,土堆高于地面,每隔1米插一把秸秆至沟底,上露出土堆20厘米。

1.3 整地作床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圃地,每亩施1000~2000千克腐熟的农家肥,作宽100~110厘米的苗床,灌透水,2天后即可播种。

1.4 播种

沙藏至第2年秋季上冻前或第3年春季解冻后即可播种。每亩播种量约15千克。每床播4行,宽窄行播种。窄行距20厘米+宽行距40~50厘米+窄行距20厘米,边行距床埂10厘米。开沟播种,沟深1.5~2厘米,条播将种沙均匀撒播于沟内;点播按株距10厘米,每穴点播3粒种子,覆土0.5~1厘米。最后覆盖地膜。

1.5 砧木苗管理

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苗周围覆土,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揭去地膜,3~4片真叶时,按10厘米的株距间苗,疏密补稀。及时松土除草。幼苗长到20厘米时进行摘心,并抹去苗木基部10厘米以下萌生枝,同时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千克。此后每月追肥1次,并浇透水。在嫁接前5天可灌1次大水。

1.6 嫁接

(1)接芽选择。选取良种母树上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中上部的饱满芽。

(2)嫁接时间。在8月上旬至9月初。

(3)嫁接方法。带木质芽接法,在接芽上方1.5厘米处向下切削,直到芽下方1厘米处,然后在芽下方0.8~1.0厘米处向下约30°斜切一刀,取下带木质的接芽;在砧木距地面20厘米处,选一光滑部位,由上向下切宽、深与已削取的接芽相近似的切口,将接芽嵌入砧木切口内,下端切口对齐,左右两侧形成层对齐(至少要一侧对齐),然后用塑料条扎紧即可。

(4)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将接芽10厘米以上部位剪除,10~15天检查成活后在接芽上方1厘米处2次剪砧。及时抹除砧木基部萌芽。接芽长到10~15厘米时,解除塑料绑条。

2 建园

2.1 园地选择

在坡度小于20°的丘陵、山地建园,要修筑梯田或挖鱼鳞坑,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土质贫瘠的沙滩平地建园,要进行客土改土,挖大穴栽植。

2.2 苗木选择

栽植前,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苗木。一年生苗要求苗高50厘米以上,地径1.2厘米以上,主根保留长度25厘米以上。随起苗随栽植。栽植时,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 4∶1。

2.3 栽植密度

平地、滩地和6°以下的缓坡地为长方形栽植,株行距3米×4米;6°~20°的坡地,沿等高线栽植,株行距为2米×4米。

2.4 栽植时间

分为春栽和秋栽。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3月中下旬),秋栽在落叶后封冻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5 栽植方法

穴栽,穴长×宽×深为0.8米×0.8米×0.6米;沟栽,沟深、宽各 0.8米。栽植前,用腐熟的有机肥与表土混合后填入坑或沟内,填到穴深1/3~1/2时,用脚踏实,再填部分表土至距地面30厘米时,将苗木放入穴内,对准株行距,填土踩实,灌足水后封土,并围绕树干盖上1米2的地膜。

2.6 定干

秋栽,翌春定干;春栽,栽后定干,定干高度70~80厘米。

3 土壤管理

3.1 深翻改土

每年或隔年采果前后,沿大量须根分布区的边缘,即树冠垂直投影边缘内外,进行开沟,深翻改土。沟宽 50厘米左右,沟深 30~50厘米。将表层土混合基肥和绿肥或秸秆填入沟的底层,心土盖在上面,最后大水浇灌。

3.2 中耕除草

每年生长季节进行3~5次,中耕深度8~10厘米。

3.3 覆盖保墒

早春或秋季在树盘内覆盖地膜保墒;覆草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应避开早春气温回升期,在距根颈20厘米左右覆草,覆草厚度为10~15厘米。

3.4 施肥

3.4.1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在果实采收前20天内禁止施用叶面肥。

3.4.2 基肥 施肥时期在9—11月份,以早施为好。主要施农家肥、磷肥和适量氮肥。可以采用环状沟施肥、放射状施肥或条状沟施肥等方法,但以行间或株间条状开沟50厘米左右深施,或结合秋季深翻改土施入最好。施肥量,1~3年生幼树15~40 千克/株,4~8 年生初果期树40 ~80 千克/株,9~50 年生盛果期树100~150千克/株为宜。

3.4.3 追肥 第1次于花前10天左右,追施花前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株追施尿素0.5~1千克;第2次于7月中下旬追施果实膨大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每株追施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草木灰5千克;第3次于8月中旬追施果实增重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每株追施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草木灰5千克。

3.4.4 叶面喷肥 盛花前后15~20天,喷施0.3%~0.5%的尿素;花蕾膨大期、盛花期和盛花后15天各喷施1次0.3%硼肥,可与尿素混喷;7—9月份,喷施1次0.3%的磷酸二氢钾;盛花后1个月和采收前2个月各喷施1次0.5%钙肥。

3.5 水分管理

清明前灌足1次发芽水,花后幼果膨大期灌1次果实膨大水,立冬前灌足1次封冻水。雨季及时挖排水沟排水。

4 整形修剪

4.1 整形

4.1.1 自然开心形 定干高度70~80厘米。定干第2年在整形带内选分布均匀、长势平衡、生长健壮、基部角度合适的3~4枝短截1/4或1/5为主枝,其余枝条剪除或拉平。第3年对主枝延长枝适度短截,并在各主枝的中部选留2~3个向外生长的分枝作侧枝,进行中度短截,剪去1/3,侧枝间距60厘米左右。其余枝条甩放不剪,留作辅养枝。

4.1.2 疏散分层形 定干高度70~80厘米。定干第2年选留第一层三大主枝,层内距20~30厘米,主枝和中心领导干轻度短截,剪去枝长的1/4~1/3。第3年中心领导干延长枝继续短剪,并选留二、三层主枝适度短截。整形过程可在4~5年内完成。

4.1.3 细长纺锤形 该树形是一种适合密植栽培的树形。定干高度为80厘米左右。主干延长枝每年按40~50厘米剪留,在达到预定高度后不再短剪。主枝拉枝至70°~90°,其延长枝轻剪或不剪。完成整形任务后,全树高3米左右。

4.2 修剪

修剪分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冬剪在落叶后至发芽前进行,夏剪在生长季节进行。

4.2.1 幼树修剪 1~3年生树,以整形为主,在整形的基础上,轻短截各级骨干枝的延长枝,疏除竞争枝和背上旺枝,其他枝条缓放不剪。4~5年生树,各级骨干枝除了长势弱和未达到树形结构标准者进行短截外,其他骨干枝缓放不剪。疏除过密枝、竞争枝、背上旺枝,回缩冗长枝,培养结果枝组。

4.2.2 初果树修剪 采取冬夏结合的修剪方法,调整和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保持结果和树体均衡生长。应用先放后缩和先截后放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健壮结果枝组。充分利用辅养枝结果,及时疏除无利用价值的辅养枝。

4.2.3 盛果树修剪 继续调整骨干枝的从属关系,保持良好的树体结构。修剪手法上,以疏为主,疏缩结合,对结果枝组采取去弱留强,去中心留两侧,回缩更新衰弱枝组,疏密疏弱促健壮,疏外围促内膛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及时疏除重叠、交叉、密挤枝;对外围结果母枝,可采取“三叉枝”截中间、“燕尾枝”截一留一的原则,疏剪强枝,保留中庸枝。对球体结果枝组,去上留下,去弱留强,去中心留左右;对扁平枝组见弱回缩。保持枝组有高有低,波浪延伸。

4.2.4 衰老树修剪 对于外围枝生长势减弱、小枝干枯严重、外围枝条下垂、出现自然更新现象、产量显著下降的衰老树,及时疏除病虫枯枝、密集无效枝,回缩外围枯梢枝(回缩至有生长能力的部位),促其萌发新枝。其次,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徒长枝,尽快恢复树势。

5 病虫害防治

5.1 植物检疫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禁止调运感染有检疫对象的苗木。

5.2 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促进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合理间作,科学修剪,及时中耕除草,保持树上树下良好的环境条件。

5.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利用性诱剂集中诱杀或阻碍成虫交配。

5.4 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或光、热、电等办法捕杀、诱杀害虫;利用糖醋液、防虫网或树上缠草把诱杀害虫;在树干上涂粘虫胶阻止害虫上树;清除病虫果枝和翘皮,人工刮卵块,摇树振虫捕杀等。

5.5 化学防治

山楂虫害主要有山楂叶螨、桃小食心虫,病害有轮纹病、白粉病。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洒灭扫利2500倍液可防治山楂叶螨。防治桃小食心虫可于幼虫出土期(6上中旬)树下撒50%辛硫磷粉剂 1.5~2.5千克/亩,或用 50%辛硫磷乳剂200倍液喷洒地面,7月初到8月上旬,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3000倍液树上喷药。防治轮纹病可在谢花后1周喷80%多菌灵800倍液,以后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各喷1次杀菌剂。防治白粉病于发芽前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盛期喷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40%醚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

6 采收

山楂早熟、中熟品种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成熟,晚熟品种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熟。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适期。药用、鲜食、贮藏和用来加工山楂汁、山楂酱、山楂酒、山楂晶、山楂糕和山楂糖片等不需要保持果形的制品,应在果实充分成熟,果皮完全转红、果点明显、果面有果粉和蜡质、果柄易摘取时采收。用作加工罐头、果脯和蜜饯等需要保持果形,并需要较大硬度的产品,可提前15天左右采收。

7 贮藏

7.1 沟贮法

选择阴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挖东西向沟,沟深50~60厘米,宽70~80厘米,长度视贮藏量的多少而定。将沟底铲平,铺10~15厘米厚的干净细湿沙,推平并压实。其上堆放40~50厘米厚的山楂果实,顶部高出地面,略呈屋脊形,沟两侧挖30厘米宽,20厘米深的排水沟。白天遮盖草帘,晚上揭帘放露。小雪节气后,顺草帘两侧压土封帘。大雪节气后,覆盖秸秆等材料保温、保湿。此法可将山楂果实贮至翌年清明节前后。

7.2 袋藏法

将果实装入聚乙烯保鲜袋内,封好口,单层放于阴凉处。气温降至0℃以下时,将袋移到室温为1~6℃的屋内。装袋后1个月内,每5天左右敞开袋口1次。温度降到0℃以下后,每月敞袋口1次,并拣出烂果。然后再装袋封口。此法可贮至翌年4月份。

猜你喜欢
行距主枝山楂
红富士苹果疏层形的修剪技术
河北果树(2024年1期)2024-04-24 12:35:21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新农民(2021年15期)2021-09-16 09:47:57
山楂花
青年歌声(2021年1期)2021-01-30 09:56:32
山楂花开白如雪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22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山楂更可化瘀滞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4
山楂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果树冬剪论平衡
今日农业(2018年1期)2018-01-16 14:25:58
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甘薯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