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丽 杨邦贵 曾宪玉 魏国 周波
番茄属茄科番茄属,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其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VC和VB等,既可以作水果又能够作蔬菜食用,风味特殊,性凉味甘酸,有清热解毒、养阴凉血、抗衰老和生津止渴等功效。
长阳县位于海拔600~2 000 m的高山和半高山地带,年平均气温7~16℃,年降雨量1 300 mm左右,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高山蔬菜产区,温凉丰光,昼夜温差大,素有“天然冷库”之称。县内5家企业已申报通过番茄绿色食品生产,其年产量5万多t,产品远销上海、南京和北京等大中城市。多年来,当地番茄种子依赖外调,成熟果实85%外销,番茄溃疡病一旦流入,将损失巨大。探讨番茄溃疡病发病原因和防治,有利于指导菜农生产。
番茄溃疡病为细菌性病害,病菌寄主范围较窄,在自然情况下主要侵染番茄。高湿、低温(18~24℃)适于病害发展,高温(≥35℃)时病害会停止发展。番茄溃疡病病原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存活能力强,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并随种子、种苗及病果进行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发病,病毒通过移栽苗传入大田,并通过伤口、气孔、叶片毛状体或果实表面直接侵入植株或果实而造成病害流行。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2~3年。病田内进行整枝打杈可加速传播蔓延。夏季温暖潮湿,阴雨天多、湿度大、雾气大、结露时间长和连作都有利于番茄溃疡病发病。
幼苗期发生,初期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萎蔫,叶片卷缩,似缺水状,后表现为植株一侧或部分小叶出现萎蔫,严重时茎部溃疡,幼苗枯死;花及果柄染病形成溃疡斑,果实上出现大量泡泡,果面上形成隆起的圆形外白、中褐病斑,以单个病斑居多,单个病斑直径3 mm左右,大小基本均匀一致,中间有1个针尖大小的褐色小点,形似“鸟眼”,俗称鸟眼斑,病情严重时病斑连片。茎秆受害时,长有许多不定根,初期茎内维管束变褐,由1节开始逐渐增多,后期茎秆变空、变褐色、下陷或沿着茎、果柄、叶柄处开裂,造成全株枯死,枯死植株顶部叶片呈青枯状;剥开病株时可发现中间呈褐色腐烂,雨大雾多的天气,茎秆中还会溢出白色菌脓,污染茎部。
我国番茄溃疡病自1985年在北京市发现后,已相继在内蒙古、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区发生为害,严重发病的地块番茄减产达20%~75%。我国已将其列为检疫对象以防止和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防治番茄溃疡病,必须加强植物检疫,从源头控制病区种子、种苗和病果流出,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绿色防控。
①加强田间管理 选冷尾暖头的晴暖天定植,开花结果期及时松土除草,适时通风透光,避免露水未干时整枝打杈。发现可疑或有问题植株要后行整枝和抹芽,及时去除老叶、病叶、无效叶[1],暴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否则土壤不透气,不利发棵,容易染病和落花。
②平衡施肥 底肥中氮肥用量不宜过多,以腐熟的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或测土配方肥为主;追肥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叶面肥以磷钾肥为主,配合适量速效性氮肥。合理密植,667 m2栽2 200株左右,要求通风透光,提高番茄植株抗病性。
③优选田块 番茄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植物,长阳县海拔800~1 400 m均可种植,以1 200~1 400 m为佳。种植田块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以pH值6~7的肥沃砂土或壤土为宜。
④套作或轮作 在长阳番茄种植区,老百姓多选择将番茄和白菜、荷兰豆套作。首作番茄3月上中旬播,4月中旬定植,6月下旬至9月收获;2作畦上番茄,沟内白菜,白菜4月下旬定植,6月收完,7月下旬开始收番茄;3~4作9月播荷兰豆,11~12月上市,12月罢园。只种1季的番茄产区,必须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购买番茄种子不能贪便宜,要认真甄别销售商经营资质。从外地调入番茄种子必须到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备案并进行严格的检疫,严防来源不清、不合法的带菌种子流入。长阳县高山蔬菜面积大,有农资投入品经销户200多家,蔬菜种子经销商20多家,蔬菜合作社、家庭农场及蔬菜协会等100多家,这些经营主体多统一购买种子,有时甚至出现几户、几十户集中抱团私自采购,并不主动到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备案,调入种子是否有产地检疫不得而知,因而农业执法部门应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强调植物检疫的重要性,不能让未经检验检疫的种子流入市场。
采用温汤浸种。选择抗病品种,并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10 min,捞出后放入55℃温水中浸泡30 min,不断搅拌,并随时补充热水,捞出晾至室温后再放入凉水中浸泡4~5 h。
①种子处理 用温汤浸种后,再用中保阿泰灵(寡糖·链蛋白)600倍液浸种1 h,阴干后播种或用5%稀盐酸溶液浸种5~10 h、0.05%次氯酸钠溶液浸种 20~40 min,阴干后播种[2]。
②苗床消毒 在播种前20天左右,将床土耙松,每667 m2用40%福尔马林20 L,对水30~40 kg浇到苗床上,随后用塑料膜覆盖5天后揭膜,半月后再播种。
坚持“绿色植保”原则,采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定植时用农用链霉素水浇灌定苗,每支农用链霉素(1 mL)加水15 kg;花期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叶面肥,可提高授粉质量,增加坐果率;初期发病喷施1∶1∶200的波尔多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 (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DT(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药间隔期7~10天,连喷3~4次。用30%硝基腐殖酸铜可湿性粉剂 200~350 g/667 m2对水40~50 kg喷雾效果较佳。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带出田外深埋烧毁,病穴内撒石灰,再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喷洒防治。必要时在病区停种番茄3~4年。对严重病株及病株周围2~3 m内区域植株用80%乙蒜素水剂1 500倍液进行小区域灌根,连灌2次,间隔1天[3]。注意轮换用药。
[1]曹玉兰,周长华.番茄整枝抹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J].长江蔬菜,2016(11):44-45.
[2]张庆萍,李玉民,席先梅,等.番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6):71-72.
[3]李焕玲,石延霞,谢学文,等.番茄溃疡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11(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