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药套种,如何和谐共赢?

2016-03-26 07:13
中国林业产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套种中药材药材

生产模式

由于中药材具有很强的资源特性,贵稀药材多是短缺资源,而且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药材资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填补中药原材料市场的巨大空缺,许多地方林农纷纷利用林下资源,发展起了林药产业。那么,林业和药材究竟以何种形式和谐共生?

森林素有“药用宝库”之称

森林药用植物是指生长在森林中,具有特殊化学成分及生理作用,并有医疗用途的植物,即中草药中的植物性药材,是极其宝贵的天然药物种质资源库。

我国森林药物资源异常丰富,价值无比,素有“药用宝库”之美称。据资料介绍,我国药用植物达 5000 余种,其中木本药用植物有300余种,野生药用动物 500 多种。

野生药用植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物质基础,含有能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活性物质。

按药用功效可将其分为清热解表、祛风除湿、祛痰、理气活血、补益安神、泻下消导、驱虫杀虫、祛寒、收敛固涩、治疮肠肿瘤及其他共l1类;还可分为道地名贵药材(指适合于特定区域生长,各种性能优于其他产区的药材)、大宗药材(指市场上需求量很大,并能进行生产、供销的药材)、民间草药(指在民间常用或较常用,没有进入市场流通的药材)和栽培药材(指在一定地区大规模栽培的药材)等。森林药材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加工是医药的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产业化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由于中药材具有很强的资源特性,贵稀药材多是短缺资源,在制药企业“大健康”战略和消费者养生理念的共同推动下,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需求快速扩容,野生药材资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填补中药原材料市场的巨大空缺,许多地方林农纷纷利用林下资源,发展起了林药产业。

林药间作是林业立体种植的产物,也是林药复合经营的目的之所在,这一种植形式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林地的产出率。由于单一林果生长周期较长、见效慢,这极大地挫伤了急于致富的广大林果农的积极性,发展林药产业恰恰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随着林药间作模式迅速在全国推广,林药产业已成为林农增收致富的又一法宝。

林药复合经营是大势所趋

林下经济是一种人工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投入小、见效快。

近年来,我国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其中林药模式是最具林业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之一。这种模式不但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而且能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林药模式适宜在自然条件优越地区的商品林、生态公益林发展。它是以维护森林的生态系统稳定为前提进行开发利用,其产品都来自于自然生态系统条件下的仿野生环境栽培,具有鲜明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品质优势。

林药所得产品中药材多数源于林荫环境,因为林内自然条件较之大田和空旷地更加适宜它们生长,森林已成为这些产品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按照生态系统原理,林药的发展模仿自然群落,形成植物复层结构。这些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彼此生长和谐,各自分处不同空间高度,利用适合自身的不同环境条件,构成复杂的食物链,并产生相生相克的调控原理。

林药复合经营是农林复合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生产形式是林药间作。它是林业发展与中药材生产相结合的产物,是实现生态林业和绿色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各地适生的树种、药材种类不同,因此林药复合经营的类型极为丰富。适宜不同地域的林药复合经营模式见表1。

表1:不同地域的林药复合经营模式

林药套种须注意五大问题

(1)品种适应性:选定的中药材必须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在退耕还林地生长。由于退耕还林地一般为山区坡地,此类耕地多数土层薄、肥力差,易受旱。因此应选耐瘠薄、耐干旱、耐草荒的粗生易长中药材品种,如柴胡、留兰香、金银花等。

此外,还须考虑海拔、朝向、土壤湿度、树龄大小等因素。如高山阴坡地可种耐寒喜阳的白芍、川芎;低山阴坡地宜种耐阴耐湿的鱼腥草、绞股蓝等。树龄小时,可种植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的丹参、留兰香等阳生中药材;树龄较大时,则必须种植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的黄连、黄精等阴生中药材。注意大多数中药材种植后3-5年均不宜重茬。

(2)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有的中药材虽能在退耕还林地套种,产量也高,但有效成分含量却很低,商品性状差,这样的中药材就不能盲目发展。

例如许多高山中药材,就不宜在低山种植。保证中药材质量的简单方法,就是优先发展当地有野生资源且过去化验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品种。对引进的外地新品种,一定要先试验,确认其产量与含量后,再在类似生态区域内推广种植。

(3)符合退耕还林政策:林药套种,目的是为了稳住退耕成果,更好地退耕还林,不可舍本求末或本末倒置。在选择套种的中药材品种时,首先应选择以收获茎、叶、花、果等地上部分为主、一年种植可多年受益的中药材,如金银花、玫瑰花、木瓜等。

其次,可选择种植后需多年才能收获或种后不必连年翻耕、地面绿色植被保持时间较长的中药材,如牡丹、芍药、留兰香、薄荷等。总之,在退耕还林地不能套种与政策有冲突的当年生地下根茎类中药材。

(4)突出重点,统一技术标准:现代中药材生产,必须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道路,林药套种也不例外。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与环境条件,通过认真分析、比较,因地制宜确定发展重点,并按照统一的种植管理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只有这样,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理想效益。

(5)必须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林药套种目的是为了在还林的前提下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讲究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林药套种在药材种类选择、种植布局、栽培技术、收获加工等方面,尽量按市场要求运作,既要发挥地方优势,又要注重市场变化;既要防止不问市场的盲目发展,又要防止脱离实际的赶价跟风。

生态与民生同频共振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大力推进林药开发一体发展,以短养长,以林促药,以药养林,林药双增,实现了生态与民生的同频共振。

(1)生态效益:林药复合经营能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三峡库区在实行林药复合经营后,土壤侵蚀得到有效地控制,生态系统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在以薪材为主要燃料的山区,实行林药复合经营还能够减轻保护森林植被的压力。

(2)经济效益:林药复合经营以短养长,弥补了林木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缺点,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如落叶松与细辛间作,试验区的经济效益为人工落叶松纯林的129. 1%;在低产次生阔叶林中种植细辛,两个试验区所创利润分别是对照区的1,264. 5% 和1,156. 9%。采用盐肤木-黄连-侧枝匐灯藓复合模式(培育黄连和五倍子两种药材)较单纯种植黄连纯收入可增加4 倍左右。

(3)社会效益:林药复合经营的集约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和技术的集中投入,能够吸纳更多社会剩余劳动力,为致富找到新途径。实行复合经营还明显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生产出量多质优的林产品和绿色中药材,能进一步满足人们高质量生活的要求。

猜你喜欢
套种中药材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