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萌
今年的2月2日是第20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这意味着湿地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这片连接在水域和陆地之间的湿地区域曾经长时间被人忽视,湿地生态面临严峻威胁。
享有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之称的洞庭湖,建国初期的水域面积为4350平方公里,至2006年剧减为2625平方公里,缩小了40%,蓄水量减少了34%。当年浑然一体的湖面,也因为泥沙的淤积,被一裂为三,分成东南西三个小水域。
作为敦煌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66万公顷的区域中目前仅存11.35万公顷湿地,且因水资源匮乏还在逐年萎缩,就在另一边,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这块湿地逼近。位于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的高寒沼泽湿地,是黄河的天然蓄水池,目前玛曲县沙化面积已达80万亩,并以每年3.1%的速度递增,黄河沿岸已形成220公里的沙化带。
这只是目前中国湿地危机的缩影。
2014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与第一次调查同口径比较,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率为8.8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4667.47万公顷,与第一次调查同口径比较,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等实施的“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发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国已经损失了53%的温带滨海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2000年之后的10年间,为满足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建设对工业区、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沿海地级市共围垦滨海湿地32万公顷。围填海所导致的候鸟栖息地丧失,对勺嘴鹬、小青脚鹬、卷羽鹈鹕、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等濒危迁徙水鸟构成了直接威胁。
与此同时,我国淡水湖泊也遭受了严重破坏。科技部组织的“中国湖泊水质、水量与生物资源调查”显示,我国近50年来消失的湖泊共计243个。除此之外,湖泊萎缩干涸也是个大问题。1950-1985年,太湖湖滩湿地围垦161平方公里,68%分布在东湖周围。
种种事实表明,湿地的失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作为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湿地既可以调节区域水分,又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向湖泊里的排放。因此,也有人将湿地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是淡水安全的生态保障。我国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库塘湿地之中,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湿地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我国湿地有植物4220种、植被483个群系,脊椎动物2312种,隶属于5纲51目266科,其中湿地鸟类231种。湿地净化水质功能十分显著,每公顷湿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为降解污染发挥了巨大的生态功能。同时,湿地是碳封存的容器,固封了三分之一陆地的碳,我国储存的泥炭对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若尔盖湿地面积80万公顷,储存的泥炭高达19亿吨。
大量的围垦、环境污染、引水灌溉,使得湿地正大片大片地从我们眼前消失。而湿地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原貌,并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湿地面积缩小、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候鸟将失去暂居地,多种鱼类将濒临灭绝,一些内陆湿地丧失了淡水存蓄、调洪蓄洪的功能,加剧了水资源危机并增加了洪水灾害风险。温室气体大量释放,地球变暖的速度将加快,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毫无疑问,在湿地退化和破坏的进程中,人类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在生态方面的功能和价值认识不足,单一追求经济利益,因此湿地被当作“荒地”占用或开垦的案例屡见不鲜。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三江平原的“北大荒”开发、长江中下游的“蓄洪垦殖”和围海造田,大量的优质湿地变成了芦苇、油菜等经济作物的“良田”。同时,大范围的围垦和填海也造成了滨海湿地面积锐减,从2006年至2010年,平均每年有近4万公顷的滨海湿地被围填。
湿地围垦、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粗放式地开发湿地,虽然立竿见影收获了经济效益,解决了温饱问题,却重创了原本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环境破坏。
洞庭湖泊湿地多年来遭受着各种各样的掠夺式开发。
首先是养殖捕捞业,湖面上布满纵横百里的矮围、星罗棋布的滚钩,一些暴力捕捞行为直接威胁天然野生鱼类的生存。东洞庭湖内的采桑湖,被出租成为种藕、养蟹的池塘,大大减少了采桑湖的底栖生物,而高密度的荷叶也使候鸟难以觅食。湖区周边一批造纸企业推行“林纸一体化”模式,成为洞庭湖区杨树盲目扩张的直接诱因,大面积种植杨树使原有的群落生态系统完全被改变,湖水流速降低,湖洲泥沙淤积速度加快。长此以往,若干年后,洞庭湖湿地生态景观将荡然无存。
从管理角度看,湿地保护缺乏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科技支撑十分薄弱,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更值得重视的是,开发湿地的企业,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在湿地开发方式上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如违法采沙、无序养殖、排放污染、过度放牧等破坏湖泊湿地资源的生产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带来巨大污染的传统产业也亟待改造升级。
我们呼吁,企业要转变观念,提高生态意识,树立绿色长远的开发规划,要走出高污染低效益的困局,要走绿色发展之路,打造生态养殖模式。
值得庆幸的是,湿地保护已经提上日程,一场湿地“保卫战”大幕已经拉开。
2015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确保我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扩大湿地等生态空间和湿地面积等。随后9月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将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征用占用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
科学有限制地开发湿地旅游业正在成为多个城市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湿地保护涉及林业、海洋、渔业、国土和环保等10多个部门,涉及省、市、县等各级行政区,政府部门应积极落实保护湿地的主体责任,理顺湿地管理体系,协调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
湿地保护也不能只由政府“买单”,占用湿地的企业也应为湿地恢复买单,依托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等企业应“保护优先”。湿地周边社区群众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计,应真正践行“可持续”的原则,避免酷渔滥捕和竭泽而渔,各类环保组织也应该在湿地宣传和环境教育、提高公众保护和参与意识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