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提取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保护作用

2016-03-26 04:09:46于波孙英莲王英军
特产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肾炎皮质尿蛋白

于波,孙英莲,王英军

(1.吉林油田总医院药剂科,吉林?松原?138000;?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130012)

苜蓿(Medicago)隶属于豆科,分布于地中海区域,西南亚、中亚、非洲和我国也有广泛栽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南苜蓿在我国被作为药用。苜蓿全草、根在民间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肺热咳嗽、黄疸、膀胱结石等症。苜蓿属植物含有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为黄酮和皂苷类物质,还含有叶蛋白、多糖、香豆素等活性成分。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护肝、降血压、调血脂、降血糖、止痛镇痛、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改善记忆力等多种生物活性。本实验通过大鼠Heyman’n肾小球肾炎模型,探讨紫花苜蓿提取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健康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g~210g,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吉)2008-0005。

1.2 实验用药与试剂

紫花苜蓿提取物(黄色粉末,黄酮类成分含量约为10%,用时以水配成所需浓度。陕西瑞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1007,规格:10∶1);肾炎康胶囊(长春新宇制药有限公司);弗氏完全佐剂(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3 仪器

GF-D800生化分析仪(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4 数据处理

统计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实验方法

2.1 肾皮质弗氏完全佐剂混悬液的制备

取健康Wistar大鼠,脱椎处死,迅速摘取肾脏,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开肾脏,取肾皮质3g,加生理盐水,冰浴条件下匀浆,将匀浆液加生理盐水至60mL,按1∶1比例加入弗氏完全佐剂,制成肾皮质弗氏完全佐剂混悬液120mL备用。

2.2 Heyman’n肾小球肾炎模型的复制[1]

选取180g~210g健康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其中,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经腹腔注射肾皮质弗氏完全佐剂混悬液1.5mL/只。大鼠每间隔2周按同样方法、同剂量注射1次,共注射5次。末次注射后24h,将大鼠放入代谢笼中,收集尿液,双缩脲法测尿蛋白含量,尿蛋白含量升高(尿蛋白定量>0.25g/L)大鼠为模型成功指标。

2.3 给药方法及剂量

选成模大鼠40只,按尿蛋白含量和体重分组,分别为模型组、肾炎康胶囊0.46g/kg组、紫花苜蓿提取物高剂量4g/kg组和低剂量2g/kg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同体积水,受试动物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21d,给药体积均为20mL/kg。

2.4 观察指标及尿蛋白检测

分别于成模后(给药前)、末次给药后1h将大鼠放入代谢笼内收集尿液,双缩脲法测定尿蛋白含量;尿素氮(BUN)、肌酐(CRE)检测:末次给药后由大鼠腹主动脉取血6mL,2mL自然沉降后,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用于检测;摘取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紫花苜蓿提取物对尿蛋白、尿素氮、肌酐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肾小球肾炎模型形成。紫花苜蓿提取物连续给药21d后,高剂量组尿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表明紫花苜蓿提取物明显降低Heyman’n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含量;模型组大鼠尿素氮(BUN)、肌酐(CRE)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该指标在本次造模过程中对于血清生化学指标BUN、CRE无明显影响。结果见表1。

表1紫花苜蓿提取物对慢性肾炎大鼠尿蛋白和血清生化学的影响

Table 1Purple alfalfa extract of chronic nephritis in rats urine protein and the effects of serum biochemistry

注:同模型组比较,*.P<0.05;**.P<0.01。

Note: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P<0.05;**.P<0.01.

3.2 紫花苜蓿提取物对Heyman’n肾炎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肉眼观察可见,正常对照组大鼠肾脏呈暗红色,组织新鲜,无异常现象;模型组大鼠肾脏颜色为黄色,表面粗糙,无血色;紫花苜蓿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肾脏颜色呈黄色至暗红色之间,但颜色较模型组明显趋于好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正常组肾组织结构正常,肾小球在肾皮质区分布较均匀,肾小球囊清晰,基底膜厚度正常,内膜细胞排列整齐大小较一致,血管球正常形态,肾小管形态正常;模型组肾组织结构大体正常,肾小球在皮质区分布较均匀,部分略增大,肾小球囊内可见蛋白样物质红细胞,肾小球囊上皮细胞可见少数上皮增生凸起,部分血管球的血管呈扩张状态,血管内皮细胞略增大(3例较明显),肾小管形态基本正常,管腔内可见蛋白样物质,肾间质可见白细胞;紫花苜蓿提取物高剂量组肾组织结构大体正常,肾小球在皮质区分布较均匀,部分略增大,肾小球囊内可见蛋白样物质(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肾小球囊上皮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未见明显改变,血管球大部分较正常,部分(1例)可见血管扩张,血管内皮细胞略增大;紫花苜蓿提取物低剂量组肾组织结构大体正常,肾小球在皮质区分布较均匀,部分略增大,肾小球囊内可见蛋白样物质(较模型组减少),肾小球囊上皮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未见明显改变,血管球大部分较正常,其中有2例间质中白细胞较多。模型组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大鼠慢性肾炎模型基本成立;紫花苜蓿提取物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其病理组织学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地明显减轻。表明紫花苜蓿提取物对慢性肾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4 讨论

Heyman’n肾炎的临床过程和病理类型与人类膜性肾病十分接近,该动物模型分为主动型Heyman’n肾炎和被动型Heyman’n肾炎,该肾炎发病机制是由于多种细胞因子、补体激活、膜攻击复合物形成、炎症细胞以及炎性介质增加而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

本实验采用的是主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经腹腔注射肾皮质弗氏完全佐剂混悬液5次后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病理组织学可见肾小球囊内有蛋白样物质红细胞,肾小球囊上皮细胞可见少数上皮增生凸起,部分血管球的血管呈扩张状态,血管内皮细胞略增大,肾小管形态基本正常,管腔内可见蛋白样物质,肾间质可见白细胞,表明Heyman’n大鼠肾炎模型形成。紫花苜蓿提取物给药21d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尿蛋白含量,肾脏病理组织学亦可见肾小球囊内蛋白样物质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肾小球囊上皮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未见明显改变;血管球大部分较正常,部分可见血管扩张,血管内皮细胞略增大,提示紫花苜蓿提取物对慢性肾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看,同时明显降低尿蛋白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提取物对慢性肾炎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但慢性肾炎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其保护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徐淑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27.

猜你喜欢
肾炎皮质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
皮质褶皱
迎秋
睿士(2020年11期)2020-11-16 02:12:27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26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2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乳业(2016年4期)2016-11-07 09:50:20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